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發展中的瀘州物流

2011-3-3 23:3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8年2月,在市委六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上,市委、市政府站在新的起點上,勾畫出了瀘州市宏偉藍圖的新篇章——大力實施“四個四”戰略。四個四發展戰略中,商貿物流中心作為四大中心建設之首。歲月如歌,光陰荏苒。三年來,我們緊緊圍繞打造“川滇黔渝結合部現代商貿物流中心”這個目標,堅持把發展現代物流業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發展的重要舉措,大力推進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引進物流項目,強化政策引導支持力度,全市物流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區域中心逐步形成。2010年,瀘州市商貿物流增加值達到79.4億元,同比增加11.7%。其中物流業增加值32.3億元,同比增長8.7%。全市物流產業經濟效益顯著提高,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持續下降;物流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較大提高,社會化物流配送企業比重達到50%以上。與此同時,發展物流業的政策支撐保障體系基本建立,物流信息平臺打造正在積極籌備,城北物流中心、高壩集裝箱物流中心、合江物流中心、納溪物流中心、方山物流中心、神仙橋物流中心已經初具規模,泰黃物流中心和瀘州樞紐客運中心正抓緊建設,川滇黔渝結合部現代物流中心初步形成。 
  物流基礎不斷夯實。物流集聚區的打造初具成效。川南糧油物流中心、隆盛物流園區等物流園區正在加快實施;高壩集裝箱物流園區、城北物流園區、泰黃物流園區、方山物流園區、瀘縣神仙僑物流園區等一批重點物流園區的規劃建設工作正在抓緊推進中。項目引進為發展再添活力。2010年,全市共新引進物流項目82個,投資總額達28.5億元,協議引資28.3億元,共到位資金21.4億元。其中,投資額達2000萬元以上的重大物流項目有59個,占項目總數的72%。重點項目發展態勢良好。全年列入市委市政府重點推進計劃的17個重點商貿物流項目推進順利,累計完成投7.27億元,超年度任務5.42億元的34%。 
  企業競爭力顯著增強。隨著物流基礎設施和裝備的現代化、物流信息網絡的建設以及集中配送等新的生產組織方式的廣泛采用,第三方物流企業迅速發展,專業性和競爭力不斷凸顯。截止2010年底,全市第三方物流企業已達74家,占物流企業總數的13.4%;年實現營業額14.9億元,占全市物流企業營業總額的42.3%。A級物流企業6家,四川省50強物流企業10家,A級物流企業、50強物流企業的數量居全川二級城市之首。目前,全市還確立了君安集團、長江水運、平安運輸、三友物流、宏圖物流、速騰物流等12戶重點物流企業作為聯系企業,對其給予資金、項目、政策上的重點支持。2010年,12家重點物流企業累計完成營業額4.96億元,增長18%;實現稅收1718萬元,增長18.9%。同時,瀘州市與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的聯系與合作不斷加強。中國遠洋、中國海運、中國外運、四川民生、太平洋集裝箱、嘉士和、深圳萬港、馬士基、達飛、萬海、東方海外等國內外知名航運公司已開通瀘州至上海的集裝箱班輪或在瀘州港進行集裝箱中轉。豐田公司、神鋼集團、龍莽集團、中糧蘭田、銀鴿紙業、瀘州老窖等知名企業與瀘州港建立了緊密的業務關系。 
  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 
  制定產業政策,引領發展。為促進物流業的規范、良性發展,瀘州市明確了物流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定位、發展目標以及具體措施等。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瀘州市物流業將緊緊圍繞“一體系”(政策支撐保障體系)、“兩平臺”(物流運輸平臺和物流信息平臺)、“五中心”(城北物流中心、高壩集裝箱物流中心、合江物流中心、納溪物流中心和方山物流中心),著力把瀘州建設成為連接成渝經濟區和南貴昆經濟區的主要通道和四川省重要的水運物流通道和西南出海通道,形成公路、鐵路、水路運輸多種運輸方式結合的綜合交通樞紐。同時,把瀘州打造成為川滇黔渝結合部的區域物流中心城市。 
  完善基礎設施,推進發展。近年來,瀘州市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進與物流運輸密切相關的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物流發展條件。公路方面,開工建設了川黔、宜瀘渝、成自瀘赤3條高速公路,投資改造了瀘永路、321國道納溪至川黔界段、省道308線瀘州至川黔界段。到2012年,3條高速公路將全部建成通車。屆時,瀘州將形成“一環六射”(由川黔、宜瀘渝和成自瀘赤高速公路在瀘州交叉形成“一環”后向周邊呈放射狀形成“六射”)的高速公路網絡。鐵路方面,正在積極推進“三縱四橫”鐵路網絡建設,即:隆昌敘永黃桶鐵路、內江瀘州城際鐵路、自貢瀘州城際鐵路形成三縱,瀘州港進港鐵路專用線、敘永古藺大村鐵路、重慶瀘州昆明鐵路客運專線、古藺太平遵義鐵路形成四橫。即將建成通車的瀘州港進港鐵路專用線,可實現瀘州國際集裝箱碼頭與成都青白江建設的亞洲最大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對接,屆時,瀘州港將成為長江沿線第一個鐵路直通碼頭的港口,鐵水聯運的優勢隨即凸顯。目前,正在加快推進隆黃鐵路敘永至織金段的前期工作,爭取今年內開工建設。隆黃鐵路全線貫通后,將成為連接成渝經濟區和云貴煤炭基地的資源大動脈。港口方面,瀘州港集裝箱碼頭現已形成50萬標箱、1500萬噸/年吞吐能力,主要承擔了四川省大宗物資出海港口的重任。目前,二期續建工程正加緊推進,到2012年建成后,將形成100萬標箱、2500萬噸/年吞吐能力。到2020年,整個瀘州港集裝箱碼頭的年吞吐能力有望達到400萬標箱。屆時,瀘州港將成為四川及云貴北部地區最重要的水上出海通道和實現江海聯運的主樞紐港。航空方面,瀘州蘭田機場為4C級標準的國家重點支線機場,現已開通瀘州至廣州、北京、貴陽、昆明、深圳等多條航線,年運送旅客量保持在10萬人次以上,去年突破20萬人次,躍上了一個新臺階。為改善機場飛行條件,瀘州市于2008年下半年啟動了瀘州機場遷建工作,目前進展十分順利,今年年底將動工建設。遷建后,瀘州機場的飛行條件將得到很大改善,吞吐能力也將大大提高。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的加快建設,瀘州市綜合運輸能力得到很大提升,進一步為物流產業的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突出園區建設,聚集發展。園區是物流產業發展的載體,是實現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經營的平臺。瀘州市按照產業和空間布局,規劃建設層次分明、功能清晰、各具特色的物流園區:一是產業物流園區,即將制造業和物流業結合,在產業園區配置物流體系,如在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建立的宏圖物流園區,在瀘州化工園區建立的納溪物流園區,在泰安機械工業園區建立的泰黃物流園區、合江臨港工業園區建立的合江臨港物流園區等,以促進制造業和物流業聯動發展;二是交通節點物流園區,即以主要港口、車站為依托,以貨物集散、倉儲、折裝、加工為主要功能的物流園區,如高壩集裝箱物流園區、安寧物流園區、方山物流園區等;三是配銷型商貿集聚區,即以商品存儲、展示、加工、配送為主要功能,輻射本市及周邊地區商貿市場的商貿集聚區,如西南商貿城、億鑫商貿城商貿等項目。 
  優化政策環境,保障發展。瀘州市商務局后推動出臺了《瀘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建設川滇黔渝結合部現代商貿物流中心的實施意見》(瀘市府發〔2009〕26號),《瀘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瀘市府發〔2010〕10號),制定了包括市場準入、財稅支持、規費減免、融資、用地等方面的優惠或扶持政策。比如在市場準入方面,工商部門在為物流企業辦理登記注冊時,除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外,其他前置審批事項一律取消;在財政促進方面,市級財政設立了450萬元的商貿物流業發展專項扶持引導資金,以貼息、技改、補助等形式給予支持;在用地保障方面,對符合《瀘州市現代物流發展規劃》的物流重點建設項目,市現代商貿物流中心領導協調小組根據發展需要,提出年度用地計劃,由市國土資源局列入年度計劃,對大型商貿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要預留土地指標,并對區縣符合規劃的商貿物流重點建設項目予以適當傾斜;對符合《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確定的重點扶持項目,積極向上爭取政策、資金支持。這些政策措施的制定,為物流產業的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回首來路花似錦,展望前程更輝煌 
  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還將堅定步伐,奮力向前,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重點做好七項工作,開創瀘州物流又好又快發展和和諧發展的新局面: 
  樹立現代物流觀念,增強物流產業意識。加快物流業的發展,應加大宣傳優勢,引導現有企業從根本上改變“大而全”、“萬事不求人”的觀念,樹立現代物流經營理念,明確物流業的重要地位,走出把運輸送貨認同為物流的誤區,增強現代物流產業意識。充分認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和流通日益社會化、專業化,物流已不再是生產、流通的派生部門和輔助手段,而是相對獨立分離出來的,是大有發展前景的新興產業部門。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的好經驗、好做法,發揮現有優勢,指導企業積極重組,整合社會存量資源,改變企業各自為政的局面,形成一個完整、統一的社會物流體系。 
  圍繞重點環節,完善物流體系。一是圍繞四大產業發展第三方物流。按照加快推進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的要求,加快建設配套產業發展的現代物流體系,并根據瀘州市酒業、能源、化工、機械四大產業布局特點,深化專業化分工與協作,強化配送能力建設,引導企業采用“零庫存”等生產運作模式,加快培育建設一批服務全市優勢產業和潛力產業發展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二是圍繞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物流。擴大內需、搞活消費必需依托于農村市場。便捷的物流將更好地促進農村產品、城市工業品的雙向流動。與此同時,努力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網絡。三是圍繞商貿流通發展物流。推進物流企業與商貿企業互動發展,促進供應鏈各環節有機結合。重點引導以匯通超市、萬福商業廣場等為代表的本地大型連鎖經營企業,支持以國美、蘇寧等為代表的國內大型連鎖經營企業發展物流配送服務,培育面向流通企業和消費者的“配送型”物流產業。 
  圍繞重點項目,夯實發展基礎。繼續發揮商貿物流發展推進工作組的作用,推出一批重點物流項目。對重點物流項目按照時限要求倒排工期、倒逼進度、掛圖作戰、強勢推進,做到目標任務、工作標準、時限要求、責任主體、獎懲措施“五明確”。對已經完成任務的指標,要做到能超則超、爭取多超;能夠完成的指標,要做到能快則快、盡快完成;需要通過努力才能完成的指標,要細化措施、加快推進、如期完成。 
  強化政府引導,打造發展高地。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制定的《四川省第三方物流體系建設規劃(2009-2012年)》和《關于加快第三方物流發展的意見》,編制支持物流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允許不同區域、不同所有制企業開展物流服務業務。進一步加大財政扶持力度,采取貼息、補助和獎勵等多種形式扶持重點物流企業實施的更新改造物流設施設備、物流信息化系統建設、推廣應用先進適用物流技術和標準等項目。堅決落實各項已有的稅收優惠政策,清理和完善收費政策。千方百計保障土地供應,將生產性設施用地列入工業、倉儲用地范疇。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引導金融機構對信用等級資質較高的物流企業給予重點支持,推動政策性擔保公司為中小物流企業提供短期資金貸款擔保,鼓勵外資和民間資本經營物流相關業務。大力扶持品牌發展,鼓勵物流企業申請認定四川省著名商標、中國馳名商標,積極培育和扶植A級物流企業,對首次通過國家2A以上級(含2A級)物流企業評估確認的企業給予鼓勵,鼓勵物流企業做強做大。 
  強化保障措施,優化發展環境。一是加強統籌協調。進一步發揮好市商貿物流重點推進工作組作用,深化物流發展戰略、方針、政策研究,協調解決物流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為加快物流發展提供組織保障。要求各區縣、各部門建立相應的領導協調機構及工作推進機制,切實履行重大物流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組織協調職能,大力完善重點物流企業和重點示范物流項目的認定機制,形成促進物流業發展的市縣(區)二級聯動工作機制,推動瀘州市物流體系建設。二是加強統計考核。目前瀘州市物流統計制度還不健全、不規范,不能準確反映物流發展的真實情況。瀘州市將擴大社會物流企業統計調查范圍,在現有物流統計制度的基礎上探索建立物流企業統計直報系統,完善物流調查統計制度和信息發布制度。要完善物流發展目標考核辦法,定期進行督促、檢查、通報,確保發展物流各項任務落到實處。三是發揮中介作用。充分發揮市物流協會橋梁紐帶和促進行業自律等方面的作用。要求物流行業協會協助政府及企業完善行業規劃、制定行業發展政策,開展物流各項指標的信息統計、市場監測工作。向政府相關部門反映企業的呼聲,向企業傳達物流的發展動向。要從行業誠信體系建設、有序競爭、行業標準化、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入手,推動物流服務市場健康發展。 
  發展電子商務,建立信息平臺。經濟全球化、世界網絡化,使信息化進程日新月異,物流業在瀘州市經濟的地位日益突出,發展現代物流業離不開信息化,因此把當前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產業結合起來的最佳途徑就是發展電子商務物流,培育第四方物流,建立瀘州市物流行業的公共平臺,通過因特網形式整合物流企業資源,使瀘州市物流業真正實現質的提高。 
  提升物流軟實力,培養引進人才。作為一個人才密集型的行業,物流業的發展需要一大批熟悉服務對象的生產、經營、銷售,熟悉物流服務、組織運輸、組織管理相關業務,熟悉市場營銷和計算機網絡、信息開發維護等方面的人才。要引進和培養一批高層次、高素質的物流人才,除利用高校資源外,還要加強瀘州市現有物流人員的職業培訓工作,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運作規律,并有開拓創新精神的人才隊伍,提高整個物流產業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作者單位:王洪波 瀘州市商務局局長 
       陶 杰 瀘州市商務局市場體系建設科干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