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五成公司受累匯兌損失 出口增長加大損失
2011-3-29 11:1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人民幣的加快升值正在進一步壓縮國內出口企業的凈利潤。在已公布年報的900余家上市公司中,671家出現了匯兌損益,其中482家出現匯兌損失。這671家公司總體匯兌損失了13.93億元,相比2009年大增112.67%。 出口增長加大匯兌損失
3月18日,中石油年報出爐,一路高漲的業績讓中石油儼然成了A股市場的一面旗幟。然而,中石油近1400億元的凈利潤卻依然掩蓋不了其在人民幣升值中蒙受的巨大損失,2010年度其匯兌損失為11.72億元,比上年的7.83億元增加了近50%。中石油稱,外匯凈損失增加主要是2010年加元對美元升值,導致集團境外附屬公司外幣貸款發生匯兌損失。
如果說中石油是上市公司中匯兌損失最大的,那么中人壽則是匯兌損失增幅最大的。在凈利增長“失速”的同時,2010年中人壽匯兌損失3.92億元,同比增長1300%,將營業收入拉下了0.1%。對于匯兌損失大幅上升,中人壽解釋為人民幣升值導致公司持有外幣資產轉化為記賬本幣所產生的賬面損失。此外,美的電器[19.85 -0.30% 股吧]、中集集團[23.69 -1.82% 股吧]、中興通訊[30.30 0.00% 股吧]和中煤能源[10.93 -0.55% 股吧]的匯兌損失也相當龐大,均達到了上億元。
從公司對于匯兌損失大幅上升給出的解釋來看,出口量出現大幅度增長是其主要原因。以美的電器為例,公司2010年的匯兌損失為2.31億元,同比增長了1.4倍。而由于利息支出增加及匯率波動引致的匯兌損失增加,公司報告期財務費用同比增長了108.62%。匯兌損失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出口量大幅度增加,報告期內,美的電器實現海外市場營業收入205.78億元,同比增長50.95%。美的電器表示,人民幣升值使家電產品的低成本優勢和國際競爭力有所削弱,人民幣持續升值將使公司面臨匯兌損失風險。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中集集團、中興通訊等公司身上,其去年出口市場增長均遠遠高于國內市場,海外市場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六成左右,公司受到人民幣升值的沖擊也不小。
利用金融工具規避損失
雖然上億元損失相對于上述公司龐大的利潤來說并不多,但這樣的損失增速仍然讓人咂舌。對此,多家公司均表示已采取或將采用更多措施來減少匯兌損失,其中開展金融衍生品業務仍是上市公司應對的主要手段。
TCL集團[4.56 1.33% 股吧]近日就發布公告稱,公司將持續開展金融衍生品業務,在不超過人民幣10億元業務金額內循環操作。截至2010年末,TCL集團金融衍生品的業務金額約為3.73億元,約占公司年度已審計凈資產的3.63%。而魯泰A[10.85 -1.18% 股吧]也宣布,公司計劃2011年度主要針對進出口業務和外幣債務,投資不超過8.6億美元參與金融衍生品交易。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在管理匯率風險時,金融衍生品的操作應慎用,不管是套期保值還是投機,對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都應和主營業務聯系起來。做衍生品交易必須是服務于主營業務,并且是以使整個貿易過程更順暢為目的。“絕不能拋開主營業務,僅僅為了套利。這也是金融危機給我們帶來的深刻教訓。”
美的電器表示,除了金融手段之外,品牌建設、加快出口產品結構調整、提升產品附加值與國際競爭力,也是公司的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