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荒”拷問我國食鹽物流
2011-3-26 14:03:00 來源:現代物流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本報記者 隋秀勇
“中國完全有能力保障食鹽供應。各地食鹽供應出現緊張,是由于短時間內大量搶購所致。事實上,中國的食鹽儲備非常充足,鹽業公司一般都會有3個月的庫存量。中國鹽的產能達到8000多萬噸,而食鹽一年銷量只有800多萬噸,完全有能力保障食鹽供應!3月17日,針對近日在全國多地發生的食鹽搶購現象,中鹽集團通過微博辟謠。
目前,在各級政府和相關企業的共同努力下,部分地區“鹽荒”得到緩解。但是我們不禁要問,在食鹽供應量充足的情況下,為何會出現如此大面積的“斷供”?除了信謠下的心理恐慌這個顯性因素外,是否也有流通服務體系集約化不夠等隱性因素?
謠言下的儲備體系
3月16日晚,兩條關于日本核輻射已經污染海水,以后3年內無法生產海鹽和碘鹽,可以有效防核輻射的謠“鹽”,在互聯網上迅速傳播。這引發了全國范圍內的食鹽搶購風潮。3月17日,中鹽集團表示,即使沒有海鹽供應,我們的食鹽儲備也完全可以供應市場需求。中鹽集團地方鹽業公司的食鹽庫存在3個月以上。
這次意外的“鹽荒”表面看來,是由于“短時間大量搶購”和部分不法商販囤積居奇而引發的。而不少業界人士則將矛頭指向“我國食鹽戰略儲備體系”,并認為構建科學的食鹽戰略儲備體系是徹底杜絕“鹽荒”的有效途徑之一。
事實上,在2004年,我國已勾畫出食鹽戰略儲備制度的整體框架,初步構建起由決策層、執行層和操作層三個層級組成的管理體制: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國資委三個部門組成決策層,中鹽總公司作為執行層,各地鹽業公司和國家食鹽儲備調撥配送中心構成操作層。目前,中鹽集團作為我國惟一獲得授權可進行食鹽儲備的企業,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9個省級國家食鹽儲備中心。
然而,從目前“鹽荒”事件的進展來看,我國現行的食鹽戰略儲備體系還有待完善。解決應急突發事件,關鍵在于“快”。我國食鹽戰略儲備體系在此次“鹽荒”事件中暴露出一個明顯的缺陷——在突發事件面前市場投放能力、效率與協調機制都嚴重落后。
因為按照現行的國家食鹽戰略儲備制度,由于沒有詳細、成熟的食鹽儲備管理辦法,國家和地方的食鹽儲備建設大都依靠行政命令。這就造成了中鹽集團幾年前就已經向政府申報爭取國家級儲備,由于需要包括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以及國家發改委的多方協調,計劃一再被擱置。
正如中國鹽業總公司辦公廳主任楊海燕所言:“若是具有國家級食用鹽儲備體系,像國家儲備糧體系一樣,面對如此嚴重的搶貨現象,處理效率將大大提高,時間上也會更短!
針對這種狀況,有專家建議,建立由中央統一管理,決策層、執行層和操作層相互分離的現代化三級食鹽儲備管理體制,并構建相互補充和相互聯動的縱橫協調的立體化運行機制!笆濉币巹澰俅翁岢鳆}業體制改革,希望此次的“鹽荒”事件能夠加快我國食鹽戰略儲備體系的改革。
食鹽配送體系之困
為了緩解市場上暫時出現的食鹽“斷供”,中鹽總公司一方面要求“各級鹽業公司每天中午12點前,會把目前前一天市場動態報告中鹽公司直到市場恢復平穩!,另一方面在加強生產組織管理的同時,搶購期間鹽業公司要實行24小時配送服務,保證市場供應。
3月17日,中鹽總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順利,最快3天內讓市場恢復供應。”然而,3月19日下午1點左右,在北京海淀區馬連洼地區的某大型超市,記者看到在擺放食鹽的貨架上,散落著十幾袋“腌制鹽”(又稱“大粒鹽”),仍然難覓精鹽的蹤影。在周邊幾家超市,食鹽的銷售也依然緊俏。
為何鹽業公司已經加緊生產,并實施24小時配送的情況下,北京地區的食鹽供應仍難得到滿足?“除了消費者搶購的原因外,由于物流配送跟不上,我們只好‘放長線’,不敢貿然將倉庫的全部‘存貨’擺上貨架。如果有限的‘庫存’也賣完了,以目前的狀況來看,多長時間才能補齊貨還不知道!痹摮械南嚓P負責人告訴記者。
目前,北京惟一的碘鹽配送中心是位于通州區的北京市華德碘鹽配送中心。北京市食鹽日消費量約為340噸,其中一部分是食品加工鹽。目前,華德8輛大中型配送車輛,年配送量為6萬噸。由此不難算計,6萬噸的配送量只能保障北京市民正常的用鹽需要,一旦遇到突發事件,華德的物流配送能力顯然是無法滿足的。
這種鹽業公司自建物流渠道的作法始于2003年11月,發改委發布《關于促進食物流現代化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分饕瞧谕ㄟ^“發展統一配送,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的方式,構建食鹽現代化的物流體系。
在地方具體實施時,各省市紛紛成立自己的專業配送隊伍。這一作法,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也確實保證了食鹽的優質、有序供應。但是這種物流配送模式之所以能保障食鹽的有序供應是在食鹽需求量穩定的前提下。突然而至的食鹽搶購事件,將自建物流體系運力不足的弊端暴露出來。
應該說該《意見》的方向是對的,但落實起來如何?食鹽物流市場被各級鹽業公司壟斷,食鹽物流的社會化程度不高,第三方物流公司難以介入到食鹽配送領域。在非常時期,很難在短時間內組織足夠的專業運力,加劇了全國大面積的“鹽荒”。
除了運力不足的問題,由于區域分割的管理體制,使食鹽配送中心的服務范圍受到限制,阻礙優質物流資源的有序、高效流動。
目前,中鹽集團和省級鹽業公司構建了食鹽調撥配送中心和區域食鹽配送中心,但中鹽集團與省級鹽業公司并不是隸屬關系,省一級鹽業公司大都由省政府直接管理。雖然發改委的委托,中鹽集團負責食鹽配送體系的規劃,但是沒有審批權,對地方鹽業公司的控制力不強。雖然中鹽一直希望通過資本重組的方式,實現對全國渠道的控制,但是對于有的“不差錢”的地方鹽業公司,后者并不買賬。
中鹽青島鹽業公司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目前的壁壘還沒有打破,我們的鹽目前只能在青島鹽業賣,即使運到濰坊也不行!
食鹽配送中心由于區域分割的管理體制的限制,服務范圍“縮水”;專業化的食鹽物流配送公司由于運力限制,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三方物流公司由于食鹽物流市場的相對壟斷,食鹽物流市場化程度不高。由此造成供銷之間有如此巨大的反差,點(配送中心)、線(專業化的物流送服務)、和面(食鹽物流市場化)缺乏有效配合,協調、協同的能力不足,高效、快捷的食鹽物流體系很難形成,將食鹽物流的困境赤裸裸地展現出來。
應急物流體系之急
除了食鹽儲備體系和食鹽物流體系不盡完善外,看似偶然的食鹽搶購事件也暴露出我國食鹽應急物流反應機制的缺失。
為什么眾多消費者相信謠言,以致發生食鹽搶購危機,一個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對稱。一位長期從事應急物流研究的專家告訴記者:“3月16日起部分地區出現搶購食鹽情況,17日下午才發布聲明,很多人寧可相信坊間傳言,但對國家食鹽儲備情況不甚了解,從眾心理作祟,導致商店超市存貨在短時間里搶購一空。反之,如果能有一個政府部門挺身而出,以一種最為快捷明了的方式(如短信息)告知大眾有關食鹽儲備充足的信息,想必搶購風潮也不至于蔓延肆行如此之烈!
預警響應機制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對此次“鹽荒”事件起到推波助瀾的負作用。相反,在最短時間內感知到需求信息,在最短時間內發出調運指令,在最短時間內將食鹽調運到市場,不僅能夠滿足市場需要,也能夠有效緩解人們的緊張情緒,消除人們的恐慌心理。
該應急專家指出,應急物流就是在與時間賽跑,效率就是生命。而這一切,首先需要有高效、靈敏、可靠的預警響應機制。
在此基礎上,構建應急物資信息資源共享機制也十分關鍵!澳壳,我國應急物流管理具體職能分散在民政、商務等各個部門,尚沒有一個集中統一的調度指揮機構,綜合部門和專業機構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了解,使得儲備物資信息尚處于一種‘迷霧’狀態,還沒有能夠發揮出更好的效果!痹搶<冶硎尽
因此,建設食鹽物流應急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對于食鹽應急物流而言,除了加強儲備管理,確!坝形锟闪鳌敝,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強配送能力建設,保證“物暢其流”。即使食鹽儲備充足,如果不能及時調運配送,也難免食鹽斷檔脫銷。這就需要發揮自營物流配送能力,并有效整合社會物流運輸資源,確保第一時間補貨到位。其中,軍隊、武警、公安作為應對突發事件的骨干和突擊力量,應當給予個別的重視,通過構建軍地協同機制,有效溝通交流,以備在應急情況下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