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交通減排:內河航運契機

2011-3-25 13:2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交通行業無疑已成為“十二五”減排的重點領域。   3月23日,在交通運輸部例行記者會上,政策法規司司長何建中披露了交通運輸行業“十二五”節能減排工作的主要指標。
  到2015年,與2005年相比,營運車輛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下降10%左右,碳排放下降11%左右;營運船舶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下降15%左右,碳排放下降16%左右;港口生產單位吞吐量綜合能耗下降8%左右,碳排放下降10%左右。
  何建中表示,“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未來內河航運承運比重以及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將明顯提高,最終形成一個節能型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交通節能壓力大
  何建中坦陳,“十二五”時期節能減排工作形勢嚴峻,壓力沉重。
  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研究員石京稱,我國交通運輸行業能源利用效率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2010年中國交通能耗大約占社會總能耗的20%,并呈逐年上升之勢。如不能有效控制,未來中國交通能耗比重將進一步提升,或如發達國家一樣,占全社會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一左右。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節能協會理事長傅志寰表示,目前交通節能有兩大問題,第一,管理體制上綜合協調能力不強,各種交通運輸方式各自為政,難以無縫銜接,不利于建設節能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二是道路運輸作為能耗大戶,涉及許多非營運單位,包括耗能很多的私人小汽車,缺乏有力的管理協調部門。
  更令人擔憂的是,盡管中國已成世界第一的汽車產銷國,但中國千人汽車保有量仍然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如按照“十一五”初期制定的年均增長率10%的增幅, 2020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將超過1.5億輛。
  內河航運契機
  何建中稱,相較于其他交通運輸方式,內河航運潛力巨大,但近些年對內河航運的重視程度不夠,投資力度薄弱。而內河航運作為一種能耗較低、相對清潔環保的運輸方式,在未來交通節能減排中將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前不久,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稱,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有利于調整優化沿江沿河地區產業布局。內河水運在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資和集裝箱、重大裝備運輸中具有獨特優勢,加快發展內河水運有利于推動電力、鋼鐵、汽車等沿江沿河產業帶的發展,推動東部地區產業升級和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優化流域經濟布局和產業結構。
  全國政協委員、民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盧曉鐘稱,水運的單位運輸成本較低,僅為鐵路的1/5、公路的十幾分之一,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棄陸進江,這造成三峽等船閘擁堵狀況加劇。
  而隨著國家實行產業轉移,原先在東部沿海省份的制造業工廠紛紛移師內陸省份,原材料、半成品和高附加值的產品均采用集裝箱的方式進出,這就造成原先的航運能力嚴重吃緊。因此開發內河航運勢在必行,而且非常緊迫。
  除了航道建設外,上述意見還提出要發揮港口樞紐作用,加快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推進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和重慶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建設,加快內河主要港口和部分地區重要港口專業化、規模化、現代化港區建設。
  而未來這些建設錢從何來?
  意見稱,各級人民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對內河水運建設和維護的投入,國家將繼續增加投資,加強航道、支持保障系統和中西部地區內河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并安排一定資金,引導船型標準化和提前淘汰老舊運輸船舶。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積極安排財政性資金用于內河水運建設,并根據建設需要逐步擴大資金規模。鼓勵和支持港航企業發行股票和企業債券,建設港口碼頭及物流園區。深化支持內河水運發展的金融政策研究,積極引導外資和民間資本投資內河水運基礎設施建設和養護維護。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