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企業聯手打造物聯網基地 發展步入新階段
2011-3-22 22:4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3月17日消息,物聯網作為國家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被納入“十二五”規劃,受到各界普遍重視,為加快物聯網產業發展,各地紛紛建設物聯網產業基地,物聯網產業園區,出臺物聯網產業扶持鼓勵政策;與物聯網相關的企業則躍躍欲試,欲在產業發展初 -
期占領一席之地,奪得商機;各高校則抓緊物聯網產業人才培養工作,紛紛向教育部申報物聯網工程等相關專業課程,在申報物聯網工程專業的140余所高校中有30余所高校獲批,物聯網工程專業被社會普遍看好,成為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后備軍。
隨著各地物聯網基地、物聯網產業園投入建設,各大企業及高校紛紛入住,地區性物聯網產業鏈逐漸形成。其中最為矚目的當屬無錫物聯網產業基地,可以說,提起物聯網,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無錫。自2009年11月13日,國務院批準在無錫建立感知中國中心,1年多來,在無錫市政府及相關部委的推動下,我國物聯網產學研用各環節企業及機構紛紛入駐無錫。據了解,到目前為止,入駐無錫的物聯網企業已超過300家,僅去年1年就有188家企業入駐。此外,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國家電網和廣電網物聯網研究中心先后在無錫落戶,無錫也將此稱之為“五網”齊聚。
除無錫外,北京、上海、重慶、成都、天津、青島、南京等各地物聯網產業基地建設也分外火熱,各地紛紛把物聯網產業納入地方十二五規劃,分別在產業規模、產業總收入、企業數量、人才需要及培養等方面做了詳細規劃,產業發展如火如荼。
另外,高校在物聯網產業發展過程中的推動作用不可小覷。在短短一年內,各大高校積極活躍在各大物聯網論壇及物聯網產業研究院,成為產業發展的助推器:2010年6月,全國首家實體運作物聯網工程學院在江南大學掛牌成立;2010年8月,由江陰軟件園、南京大學江陰信息技術研究院和江陰港港口集團聯合承擔的“港口物聯網支撐技術與平臺研究”項目獲江蘇省立項;2010年8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無錫感知氣象研究院在無錫太科園成立,作為其實體的無錫信大氣象傳感網科技有限公司同時宣布開業。
2010年8月,無錫市公安局與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公安部交通管理科研所、江南大學、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中星微電子、博康科技、無錫電信、無錫移動等8家物聯網實力產學研機構建立戰略合作機制;由無錫高等師范學校和無錫市愛睿芯電子有限公司共同建設的全市物聯網創新教育示范基地--比特實驗室揭牌,首期師資培訓班也同時開學,來自全市部分中小學校的20余名教師參加了培訓。
2010年9月,由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無錫國聯集團和惠山區政府三方合作的智能交通系統惠山示范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中。作為無錫首個利用了傳感技術的物聯網智能交通工程,其“智能化”程度之高,將是一大特色。而這一工程,也將是無錫未來“大交通”的樣板;來自北京郵電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電信等高校、企業的27位深耕物聯網行業的專家、學者8月受聘無錫市政府,為此間打造“感知中國”中心、重點發展物聯網產業、打造高科技產業城和現代服務業城建言獻策;首批“無錫市感知教育應用實驗學!苯遗啤
2010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學與與江陰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就共建新傳感網產學研合作平臺及生物傳感技術研究中心簽署合作協議,雙方著力于我國新傳感產業特別是生物傳感產業發展中急需解決的關鍵技術、共性技術開展應用研究和產業化合作。2010年11,北京郵電大學與“感知中國”中心城市無錫合作建立的“無錫物聯網培訓基地”在無錫新區揭牌,計劃借此間密集的產業集群專門培養物聯網高層次專業人才;復旦大學無錫研究院在太湖城正式落戶,它將促進無錫市與復旦大學在物聯網、生命科學、人才培養、技術轉移產業化等各方面的全面合作與共同發展。
這些由高校及企業譜寫的物聯網大記事,無一不說明了物聯網產業正在飛速發展,物聯網基地有這些高校和企業的積極參與,物聯網產業必將被推向發展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