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倒掛 外貿企業苦尋對策
2011-3-21 15:1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這件事情從過年回來我們就一直在討論,大大小小的會開了無數,事實上所有的銅礦企業都在尋求對策。”云南銅業集團營銷總公司的楊先生(化名)說。 楊先生口中的“這件事兒”是,銅進口價格的倒掛,外高內低;而出口產品價格正掛,外低內高。
云南省商務廳的一位人士說:“進口倒掛、出口正掛的現象并不僅僅局限于銅,從去年開始,各類金屬礦砂、煤炭、棉花、天然橡膠等國際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連續動蕩,都出現了這種情況。”
“這也是今年外貿的一大風險因素,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位波動,市場風險會不斷增加。”商務部的一位人士說,“我們也在研究怎樣幫助企業應對。”
進口倒掛
楊先生說:“2010年,國內外的銅價就一直處于倒掛的位置,2011年開始延續了這種狀態。”
中國是一個銅原料缺乏的國家,國內自產銅精礦僅為消費量的1/6,算上再生資源也不到消費量的1/3。中國銅加工、冶煉企業對國際市場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國內冶煉企業必須大量依靠進口原料才能滿足生產,銅原料的瓶頸問題一直存在。
隨著中國金屬的產量和消費量所占世界比重越來越大,中國巨大的消費增量、金屬進出口數量、礦產品需求量對世界金屬市場產生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
2006年中國上調精煉銅出口關稅,意味著在進口銅原料無政策限制的同時,精煉銅的出口受到了極大的政策制約,在中國“銅”進出口貿易中,銅冶煉企業共同面臨“只能進,不能出”的窘境。
“這兩年,基于對人民幣升值的強烈預期,在國際市場熱錢、游資的逐利因素作用下,國際銅價被國外基金惡意炒作,價格居高不下。國內跟漲情緒不濃,導致國內外價格比值越來越低,國內、國際市場價格倒掛,企業經營更加困難。”楊先生說。
原料價格上去了,但終端價格卻沒有上去。
這樣進口也處于了較為尷尬境地,一方面,中國屬于缺銅大國,需要大量進口銅原料;另一方面,企業要冒著虧損的經營風險進口銅精礦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2010年中國國內所有銅冶煉企業的“高價進口原料,低價銷售產品”現象嚴重,按年初倫敦市場價格測算,每進口一噸銅,至少產生3300元的虧損。
楊先生介紹,2011年國際銅價從年初的9685美元/金屬噸上漲至10184美元/金屬噸的歷史高位,國內從72400元/金屬噸上漲至76950元/金屬噸。
隨著中國貨幣政策的收緊,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政策收緊的影響,銅價開始上漲乏力;同時全球庫存的不斷增加以及基金的獲利平倉,使銅價出現了大幅回調,國際市場最低跌至8944.50美元/金屬噸,國內市場跌至68000元/金屬噸。
又出現了3月11日日本大地震事件,更是加速銅價的下跌。
至于現在是不是一個好的進口時機?
楊先生表示還是會按計劃進行。
按照正常國內消費季節來看,一般二至三季度為消費旺季,但是由于上述“國際游資惡意炒作”等原因,使得價格走勢偏離了消費旺季市場需求這一主線,國內出現“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市場情況,因此生產企業對進口原料的時間選擇沒有明確需求,基本是按照年初制定的生產需求計劃進行原料進口。
“2011年的原料采購原則就是,國內原料為利潤源泉,進口原料為控虧根本,加大國內原料最大力度采購的政策,控制進口原料采購量。”楊先生說。
出口正掛
大宗商品的進口倒掛直接導致了出口產品的價格正掛。
所謂“出口產品價格正掛”,即指其價格外低內高,國內成本高于銷售給海外的價格。
制造空調的一種重要材質就是——銅。
據一位空調銷售公司的負責人介紹,每臺空調的利潤不均等,一般來講,低端機價格是倒掛的,比如1800元的成本,可能賣到1600元,低端機型是賠錢賣;中端機和高端機則是主要的利潤來源。
家電分析師劉步塵指出,空調較之彩電、冰箱算得上是利潤比較高的產品,毛利最高可達到20%-25%。
根據年度均價計算,2010年銅期貨價格均價為6.38萬元/噸,這相對于2009年均價上漲45%。一位廠方代表表示,如果按每臺掛機空調用銅量為11.5kg計算,現在每臺空調的利潤就要比2009年減少至少210元。
算一筆賬,以一臺空調掛機的價格是2000元計算,利潤最高達到400-500元,每臺空調的成本上漲了210元,相當于砍掉了空調企業一半的利潤。
“這種情況,直接影響了企業出口的熱情。”上述云南省商務廳人士說,“這也成為我們省今年出口工作的一個重大障礙。”
對策
上述商務部人士說:“不僅是與銅相關的企業有著如此的抱怨,其他大宗商品也有類似的情況。”
為了恢復對外貿易的信心,緩解冶煉產能過剩的局面、提升冶煉業務收益的穩定性,“我們曾經對國家相關部門提出過一些建議。”上述云南省商務廳人士說。
首先是,制定嚴格、明確的進口銅精礦企業資質標準,提高準入門檻,規避無序競爭,規范進口市場秩。
其次,國家給予進口銅精礦政策補貼和資金的支持,鼓勵資源型企業在推進海外資源戰略過程中及時受益;加大力度落實國家補貼政策,能夠及時幫助企業緩解經營過程中的資金壓力。
最后就是希望國家能夠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進出口稅收政策,使企業能夠積極參與到國際定價機制中去,更好地規避市場經營風險。
“說了不僅僅是銅,還有其他很多企業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我們也在幫企業想對策,包括上面的一些建議也會有所考慮。”上述商務部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