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管理

日本地震暴露全球供應鏈風險

2011-3-18 15:2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世界各地的企業在應對日本地震造成的后果之際,正匆忙重新組織自己的供應鏈,而許多企業發現,它們在這方面的準備工作可能并不如自己認為的那樣充分。

物流專家們說,對電子和汽車等行業的許多跨國企業來說,日本地震后的局面暴露了它們的一些重要弱點。

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 Co.)周四成為第一家因日本此次危機而關閉工廠的美國企業。該公司說,它打算下周讓公司在路易斯安那州什里夫波特的一家工廠停產,這家工廠生產小型皮卡。通用汽車將關閉該廠的理由歸因于一種日本生產的零部件出現了供應短缺,它沒有說是哪種部件,也沒有說這家工廠預計何時能恢復生產。

世界各地的企業都在放慢生產速度或尋找新的供應商,以避免那些主要依賴日本生產的零部件出現產品斷檔。據市場研究公司VLSI Research說,全球用于生產半導體的硅片大約有五分之一都是由日本生產的,日本還有大量制造商生產一種液晶顯示器面板所需的重要材料。這個國家還提供著全球約90%的BT樹脂,這是一種用于生產電路板和手機的化工原料。
咨詢企業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的合伙人馬利克(Yogesh Malik)說,好的企業是把供應鏈看作電影而不是相片。一家準備充分的公司不應該用供應商在某一時刻能提供什么為標準來判斷其供應鏈的優劣,它們在判斷現有供應鏈是否應再保持五年的時候,應該將不斷上漲的油價、環境保護主義以及監管風險等因素考慮進去。馬利克說,問題不是事情是否會出問題,而是何時會出問題。

更令供應鏈問題雪上加霜的是,為企業提供零部件的生產商,其本身所需要的原材料或較小零部件往往有賴另一個地區提供,比如日本。許多企業目前正匆忙想搞清楚它們在這種隱性供應瓶頸方面的風險敞口究竟有多大。

本田汽車公司(Honda Motor Co.)的泰國業務說,它正在就日本產電子系統多大程度上可以保證供應的問題搜尋相關信息。本田泰國業務的負責人Atsushi Fujimoto說,公司手中的零部件足以將本田在泰國的汽車生產維持到4月中旬,如果本田的日本工廠繼續關閉,公司將考慮使用替代供應商。

馬自達汽車公司(Mazda Motor Corp.)的管理執行官Yuji Nakamine說,該公司的泰國業務正在等待日本方面有關零部件供應的信息,并且正放慢曼谷附近工廠的生產速度。他說,日本所有生產商都受到了此次災害的影響,我們需要更多時間來進一步了解我們供應商的詳細情況。

臺灣企業南亞電路板公司(Nan Ya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rp.)正在尋找新的BT樹脂供應商。其主要供應商三菱瓦斯化學株式會社(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周三在日本暫停了生產。據一位知情人士說,南亞電路板公司正在加緊測試替代產品的性能,這一過程通常要用三到四個月,這一次應該只需一個月。

臺灣重要芯片封裝商日月光半導體制造股份有限公司(Advanced 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 Inc.)說,它在想法從中國大陸和韓國獲得新的塑料成型化合物供應,用于半導體的封裝。

有些公司說自己未受日本危機的影響,但它們的措辭也使用了“目前為止”、“尚未”之類的限定用語。韓國內存芯片制造商海辦士半導體(Hynix Semiconductor Inc.)說,它的硅晶圓庫存可供短期內繼續正常運營。但一位發言人說,如果事態進一步延續,影響的或許不只是海力士,而是整個芯片制造產業。

分析師說,通過積累庫存、分散供應商,企業可以讓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免于亞洲和其他地區普遍承受的焦慮,哪怕積累應急庫存可能會帶來更高的成本。

一些物流專業人士曾提醒,零庫存(just-in-time)送貨體系很容易遭受供應沖擊。這種制度在日本首創,常被科技行業和汽車行業采用,只在需要的時候才運送零部件和原材料。全球很多生產商還在近些年減少供應商數量,以便在合作供應商那里獲得折扣價。如果供應商群體在規模變小后無法發貨,那么這樣做就造成了風險。

中東和北非的政局動蕩,去年冰島火山爆發,以及中國去年9月份采取措施限制稀土出口,本應引起公司的注意。弗吉尼亞專長于供應鏈的咨詢公司Insight Inc.總裁卡倫鮑爾(Jeff Karrenbauer)最近撰文說,更高的風險和直接的中斷正在以發瘋般的速度向我們襲來,各公司準備好詳細的應變計劃是絕對關鍵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日本發生的災難非比尋常。這個國家作為很多先進零部件和先進材料的高端生產國,已經開辟了一個專屬市場(niche),而日本公司在這些行業中常常是處于支配地位。據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 AG)數據,日本供應的鋰離子電池所用電極材料占全球供應量78%,液晶顯示器所用偏振光保護膜幾乎占全部,其他高科技材料也占很大部分。

然而這些產品的供應問題引起越來越強烈的擔憂,可以看出災害可以給全球供應造成怎樣的沖擊。

中國浙江吉利控股(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子公司、瑞典沃爾沃汽車(Volvo Cars)公司說,日本零部件的供應大約只夠維持一周,如果公司不能迅速采購到更多零部件,生產將會受到明顯沖擊。

沃爾沃首席執行長雅各布(Stefan Jacoby)和其他高管每天上午都開會,掌握供應動態、評估應變計劃。一個可能采取的措施是不完全地生產部分車型,以后再裝進現在沒有的零部件,不過這樣做只是短時間有效。另一個可能就是調整部分產能,集中生產受這次供應短缺影響相對不大的車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