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損耗巨大帶來物價壓力 委員吁建現代流通體系
2011-3-13 13:4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張近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建議,建立現代化流通體系,通過降低流通成本降低物價,同時對節約的社會成本進行再分配,達到擴大購買力、持久拉動內需的目的。
目前中國經濟正在朝內生增長的方向發展。張近東分析說,內需不足的直接原因是購買力不強,但其深層次原因之一可歸結為,傳統落后的流通環節浪費了大量社會成本。他舉例說,2010年中國物流成本占GDP的20%,美國占10%,僅物流成本這一項中國就多消耗3.9萬億元人民幣,占當年財政收入的47%。假如把這3.9萬億元轉化為剩余財富,再分配給廣大民眾,就多了3.9萬億元的購買力,將會成為拉動內需的一大動力。
“物流損耗也給物價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睆埥鼥|說,當前中國物流基礎設施差,流通環節多、速度慢、效率低,浪費驚人。2010年中國的蔬菜供應總量是充足的,但由于從田間到餐桌,流通環節過多,物流損耗巨大、攤銷成本上升,導致最終菜價上漲。
據此,張近東提出了《建立現代化流通體系,有效拉動國內社會需求》的提案,希望以此將物流成本控制在合理范疇內,對穩定物價起到積極作用的同時,節約社會成本,創造更多財富,增加居民收入,擴大購買力。
提案中建議政府在規劃中優先保證現代物流建設、現代商業體系建設、現代交通體系建設等,形成“立體協同化”的現代流通體系;在投資、金融、稅收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建立現代物流基地,運用智能標簽、現代化分檢等高新技術形成高效率的直線配送;做到現代物流與城市規劃協調發展,通過投資、兼并、重組、戰略聯盟等途徑培養現代大型物流企業。
張近東強調,一定要注重城鄉物流體系協同發展,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立現代物流系統與電子支付網絡,提高農村商品統一配送率,實現城鄉經濟共同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