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攜手合作 共謀發展

2011-3-13 13:4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3月12日下午,由廣西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的廣西促進民間投資項目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異地北京商會及企業代表,知名民營企業家,駐京投資機構,中國國際商會,外國駐北京商會,以及港澳臺商協會代表等出席了發布會。
由廣西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和推介了促進民營投資的政策措施和第一批鼓勵引導民間投資項目。廣西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的第一批項目一共有983項,概算總投資3373億元,涉及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和政策性住房、社會事業、旅游、農林牧漁業、工業、商貿流通、國企改制、金融等10個行業和領域。我把這些投資領域和項目歸納為兩大類,第一大類是長期被政府機構或國有企業壟斷或半壟斷,民營企業想進入而又難以企及的,包括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和政策性住房、社會事業以及金融服務在內;第二大類是廣西吸納民間投資的傳統重點領域,即農林牧漁業、工業、商貿流通、旅游開發和國企改制等。
發布會共簽訂各類項目合作協議、合同共21個,投資總額573.17億元。投資合作范圍包括文化產業、旅游業、新能源、基礎設施、高端制造業等產業。另外,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還將與北京控股有限公司簽訂一份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將在3年內、重點針對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推出的鼓勵民營投資的項目,進行總額達100億元的投資。
此次發布會旨在貫徹全國“兩會”精神,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 2010〕13號),2010年12月1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桂政發[2010]76號),目的是要加快廣西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按照“以空間換時間、以資源換產業、以存量換增量 ”的戰略思維,大幅度提高民營經濟占國民經濟的比重,努力形成民營經濟與其它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使民營經濟在激發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優化經濟結構、實現廣西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近幾年來,廣西保持和擴大了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的勢頭,2010年全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等12個主要經濟指標比2005年平均翻了一番以上,民營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了17個百分點,達到64%。但和國內發達省市相比,廣西經濟相對比較落后,結構還不夠合理。
廣西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有壯、漢、瑤、苗、侗等12個世居民族,總人口5100多萬。地處中國南部,東鄰廣東,西南與越南接壤,土地面積23.7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595公里。2008年以來,隨著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廣西作為西南出海大通道和對接東盟橋頭堡的戰略地位備受矚目,國家對廣西的支持力度明顯加大,前來洽談考察投資的國內外客商明顯增多,廣西基礎設施和城市面貌明顯改善,經濟社會發展步伐明顯加快。
“十一五”期間,全區生產總值由2005年的3984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915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3.7%;財政收入由475億元增加到1229億元,年均增長20.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由1769億元增加到7800億元,年均增長34.5%;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由441億元增加到3651億元,年均增長42.2%;城鎮化率由33.6%提高到40.6%。特別是2010年,全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009億元,同比增長23.7%,作為一個少數民族地區,增速與重慶、天津并列全國第一位。這些令人欣喜的變化表明,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有史以來最好最快的發展時期。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也是廣西地區生產總值實現萬億元之年。2011年的主要預期目標:生產總值增長10%,財政收入增長1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增長30%。
在面向東盟的區域戰略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格局中,廣西所具有的獨特的資源優勢逐步顯現。
廣西位于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與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是中國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是中國與東盟合作的橋頭堡。發揮區位優勢,離不開便捷的現代交通體系。近年來,廣西堅持交通優先發展的戰略,全力推進出海、出省、出邊國際大通道建設。目前,防城港、北海、欽州3個海港可通航70多個國家和地區,億噸級西江黃金水道可直達粵港澳;南寧、桂林、北海等機場開通了直飛國內(包括港澳)30個主要城市和新加坡、吉隆坡、曼谷等東盟樞紐空港的航線;南廣、黔桂、洛湛、湘桂、柳南等高速鐵路已經開工;全區公路總里程已經突破10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突破3000公里,在中國西部地區排第3位,實現了市市通高速公路的目標。到2015年,廣西將基本建成以南寧為中心的2小時廣西北部灣經濟圈、南寧與珠三角3小時交通圈、區內其它城市4小時交通圈;形成東部沿海省區“西進”和云、貴、川、渝等西南省市“東進”必經的高速路網體系。
廣西是中國著名的有色金屬之鄉,12種礦產儲量居全國首位,其中錫、錳、銻礦的儲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鋁土礦儲量超10億噸。廣西是我國尚帶開發的臨海重化工基地,目前,中石油投資的重大項目欽州1000萬噸煉油項目已經建成投產,防城港千萬噸精品鋼鐵項目配套工程和6百萬千瓦核電項目已經開工建設,臨海重化工基地初具規模。廣西是中國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國務院已經批準桂林為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北海潿洲島將建設“國際休閑度假海島”,旅游開發前景廣闊。廣西還是中國亞熱帶動植物寶庫,有中草藥物種4623種,在全國排第二位,蔗糖、松香、蠶絲、栲膠、八角、茴油、肉桂等產量均居全國第一。
廣西有22個國家和省級自然保護區,森林覆蓋率超過57%。城市環境空氣整體質量保持在二級水平,平均優良天數為361天。其中桂林、北海、防城港、欽州和崇左5個城市的空氣優良率達100%。世界長壽之鄉廣西巴馬每10萬人中擁有百歲老人36個,百歲老人比例世界最高。首府南寧曾榮獲聯合國人居獎。
2008年以來,廣西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近20%,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廣西已獲準實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獲準建設一批海關特殊監管區,還將規劃建設東興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發展跨境經濟合作區。隨著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投資廣西,將有助于您開拓東盟十國和中國西南地區的廣闊市場。
廣西投資環境的比較優勢和特點概括起來,就是具有東部的區位和西部的政策,在廣西投資,既享受沿海地區政策,又享受西部大開發政策,還享有少數民族區域政策、沿邊開放開發政策,以及國家專門給予廣西和北部灣經濟區的特殊政策。可謂政策疊加,這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
按照國家整體布局,北部灣經濟區將建設成為帶動西部大開發的新基地和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成為我國沿海開放新一極。2008年以來,國家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先后設立了廣西欽州保稅港區、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南寧保稅物流中心,并同意北海出口加工區拓展保稅物流功能。2011年2月16日,欽州保稅港區正式開港運營。欽州中石油、防城港核電站、金桂林漿紙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建設。“十二五”期間,北部灣經濟區將圍繞做強大產業,建設大港口,完善大交通,構筑大物流,推進大城建,發展大旅游,實施大招商,發展大文化的部署,在產業、港口、交通、城建、物流、旅游、文化等方面規劃建設項目2375項,總投資約2.6萬億元,計劃新開工重大項目1130項,總投資約1.6萬億元。今年將重點推進304項重大項目建設,總投資約630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約800億元。其中基礎設施項目154項、產業項目99項、社會事業項目37項,節能減排和生態環保項目14項。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商機無限。
位于廣西境內的西江,是珠江的上游,沿江而下可直達香港,全長1480公里,年徑流量是黃河的4倍。廣西內河運輸年吞吐量排全國第二位。貴港、梧州、玉林等西江經濟帶城市是廣西承接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的最佳地區之一,目前已吸引華潤、臺泥等一批大型港臺企業落戶。按照西江水道建設規劃,廣西將全力打造億噸黃金水道,到2012年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近750億元,新增內河港口吞吐能力超過7700萬噸,總吞吐能力達到1億噸以上。西江經濟帶開放開發商機無限。
“十二五”期間,廣西將圍繞發展“14+4”產業發展體系,重點發展食品、汽車、石化、電力、有色金屬、冶金、機械、建材、造紙與木材加工、電子信息、醫藥制造、紡織服裝與皮革、生物、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裝備等14個千億元產業和新材料、新能源、節能與環保、海洋等4個新興產業。依托資源興產業,廣西目前已經建成亞州最大的鋁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微型汽車生產企業、全國最大的的工程機械生產企業、全國最大的柴油機生產企業,以及全國最大的甘蔗化工企業和松脂廠。2010年,柳州汽車城項目全面啟動,2015年,將形成年產100萬輛整車生產規模,打造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現代化汽車生產基地。食品、汽車、冶金三個產業去年已經成為千億元產業,食糖、微型汽車、輪式裝載機、柴油內燃機等產品市場占有率排全國第1位,旅游、物流、金融、信息、會展等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今后,我們將以重點產業園區為平臺大力開展專題招商,積極探索與國內外企業、政府和投資促進機構合作共建的有效形式,努力打造若干個國家級經濟合作示范園區,提高產業項目的關聯度,延伸產業鏈條,促進產業集聚。廣西產業發展商機無限。
中國是東盟國家的第三大經貿伙伴,發展前景廣闊。2004年至今,廣西已經成功舉辦了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六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與東盟國家在交通、港口、旅游、農林漁業、能源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隨著2010年初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建成,大部分產品實現零關稅,促進了貿易、交通、旅游等各個領域的合作發展。據東盟秘書處測算,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后將使東盟對中國的投資增加48%,達到每年50 億美元的水平,并使雙方貿易額顯著增長。國家商務部預測雙邊全年貿易額有望達到2500億美元。同時,中國政府決定設立100億美元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以及為東盟國家提供150億美元信貸資金,支持南寧—新加坡經濟通道的建設,推動產業合作與發展。因此,中國—東盟自貿區擁有19億人口、6萬億美元生產總值,4.5萬億美元貿易額的巨大市場,廣西作為中國對接東盟的橋頭堡,投資新廣西,攜手進東盟,潛力無窮,商機無限。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