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國家政策扶持下 義烏如何用好“試點”

2011-3-11 14:4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義烏迎來史上最大的政策利好: 
  3月9日,一直被熱議的“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總體方案”傳聞,成為“板上釘釘”的新聞。這也是繼海洋經濟上升為國家戰略后,浙江在“十二五”開局之年獲得的又一國家級政策支持。 
  興奮之后,照例想到兩個問題: 
  第一,為什么是義烏? 
  這個從“雞毛換糖”起步的小城,憑著她獨有的“撥浪鼓”精神,成為聞名世界的地名。經過30余年來的迅速發展,義烏這個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不僅是中國中小企業走向世界的重要平臺,還反映著全球小商品的供需狀況、資源要素的分布以及全球生產的分工,成為全球小商品交易的“晴雨表”。 
  但這顯然是一種流于表面的理解。國家戰略畢竟不是“獎狀”,把試點放在義烏,一定不是僅僅為了肯定義烏在過去三十年中創造的發展奇跡。何況,國際貿易做得好、有特色的區域也不只是義烏。 
  那么,“花落浙江”的背后,還有什么政策深意? 
  首先應該是中央對浙江新一輪發展充滿期待。 
  在某種意義上,義烏就是浙江過去三十年發展的縮影,這一點毋庸多言,到過義烏,對浙江的創新能量和發展奇跡,都會有一個充足的感受。因此,把試點放在義烏,無疑蘊含著這樣的政策用意:在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新歷程中,率先發展的浙江既是率先遭遇挑戰的先進地區,也應該是率先探索出一攬子“求解之方”的先進地區。 
  而對民營經濟發達的浙江而言,在當前“標兵漸遠、追兵漸近”的區域競爭態勢中,在機制體制先發優勢逐漸減弱的背景下,試點所提供的一系列所謂“最開放”政策,恰恰為浙江新一輪發展提供了最需要的要素資源之一:體制機制新優勢。 
  還有一層政策用意稍為中觀一些。 
  在過去的多年中,浙江外貿的發展可以用高歌猛進來形容。即便是在遭遇金融危機的“十一五”,浙江外貿的表現也可圈可點。但與全國一樣,浙江外貿也存在進出口失衡、出口產品附加值較低等問題,有些方面甚至更加突出,如進出口失衡。因此,把試點放在義烏,用意還在于:在傳統外貿發展方式難以為繼的國際背景下,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在推動浙江外貿轉型升級的同時,為全國其他地區探索出一條可供借鑒的轉型發展新模式。 
  第二,怎樣用好“試點”? 
  對此次義烏升級,有報道稱,這意味著義烏成為我國第十個“經濟特區”,因為此前,全國已設立了9個國家級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這種提法精準與否且不討論,但能否用好這次試點帶來的歷史機遇,不僅是義烏的待解命題,也是浙江的發展新命題。 
  要用好“試點”,首先是要與我省海洋經濟發展戰略聯動。義烏市場的出口商品,多數通過寧波口岸走向國際市場,本身就離不開海洋經濟的發展。在試點實行后,義烏如何利用新的政策優勢,主動納入到我省海洋經濟發展的軌道,實現政策、物流、貿易、金融、監管等多個層面的無縫對接,不僅決定著試點的成效,也對我省海洋經發展有著特殊意義。 
  用好“試點”,還要與機制體制改革相結合,要抓住試點“先行先試”機遇,加速推動新一輪體制機制改革,爭取在管理體制、政策體系、服務平臺和貿易方式方面都有大的進展。 
  人們期待,這只“撥浪鼓”敲出更美的音符。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