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動八方求共贏
2011-3-10 16:1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借灣共舞,合作共贏。5年開放開發,北部灣經濟區不斷崛起,譜寫出多區域開放合作的新篇章。
北部灣經濟區能給中國帶來什么?能給世界帶來什么?
鋪開亞太地圖,這灣蔚藍色海水的區位優勢無與倫比:地處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位于中國—東盟、泛北部灣、大湄公河次區域、中越“兩廊一圈”、泛珠三角、大西南經濟圈等多個區域的交匯點,是我國西部唯一的沿海區域……
正因如此,中央才賦予這片海以偉大的戰略使命:“立足北部灣、服務"三南"(西南、華南和中南)、溝通東中西、面向東南亞,以開放合作促開發建設,努力建成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為帶動、支撐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和開放度高、輻射力強、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的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
使命光榮,責任重大。5年來,北部灣人牢記使命,跳出北部灣謀發展,聯動八方求共贏:對內,完善西南出海大通道,服務西部大開發,主動融入和推動泛珠三角等多區域合作,加強東中西互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對外,全面推動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和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建設,不斷深化與東盟合作。
“隨著北部灣的崛起,西南、中南的貨物不再舍近求遠,北部灣港作為西南地區主出海口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董事長葉時湘說。
近年來,貴州每年都有超過30%的進口原料從防城港登陸直入“黔道”。廣西和云南的合作也進入新的緊密期,桂滇雙方決定共建國際大通道和物流體系,加強旅游合作。
北部灣經濟區舞起的,不僅僅是大西南開放合作的龍頭。
“北部灣經濟區和以此作為節點的大西南地區,后發優勢明顯,更能吸引、承接東部產業和外資的轉移。”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管委會副主任、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陳瑞賢認為,東、中、西部的資源,以北部灣經濟區為平臺進行良性互動互補,從而形成多方共贏的局面。
近幾年,廣西已與廣東、湖南、重慶、四川、江西、上海等省市簽署了省區合作協議,多區域合作不斷深入。
與此同時,北部灣經濟區作為中國—東盟自貿區的“橋頭堡”和橋梁、紐帶的地位,也日顯重要。
在南寧,每年都舉辦中國—東盟博覽會。7屆博覽會共有26.54萬名客商參會,貿易成交額98.83億美元,簽約國際合作項目投資額417.52億美元;
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也已成功舉辦五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聯合專家組、中方秘書處已成立,通過了《關于加快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的行動建議》,一批交通、港口、旅游等領域的合作項目正在實施;
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加快推進。廣西與越南、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泛北國家相繼簽署經貿合作協議或專業合作協議;
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如期建成,廣西與東盟國家雙邊貿易規模持續擴大。這一年東盟與廣西雙邊貿易總值65.3億美元,同比增長31.9%。至此,東盟已連續11年成為廣西第一大貿易伙伴。
邁入“十二五”,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北部灣經濟區將全面加快推進開放開發。可以預見,中國—東盟經貿合作將向縱深挺進,北部灣經濟區的地位也更顯重要,北部灣激越的濤聲,必將回響得更加動人,更加久遠。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