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內河資訊

小丫跑兩會:廣西投資數百億開發黃金水道

2011-3-10 1:2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小丫跑兩會——廣西:發力西江黃金水道 
  主持人:大家好,這里是《小丫跑兩會》。今年春節期間,有一個醫生感動了億萬國人,他叫鄧前堆,是云南怒江州的一個鄉村醫生,28年來他出診5000多次,由于交通不便,很多時候都要通過索道,他也被稱為索道醫生。他的事跡被報道后,中央領導專門批示要著力解決當地的交通難題。今年兩會,我也專門找到云南代表團駐地,我們要來了解一下鄧醫生的交通難題解決得怎么樣了。
  小丫:就是這位感動了億萬國人的鄧醫生,在自己的心理其實有一份非常樸素的心愿,他說他特別希望村子里可以修一座可以通車的橋。一方面方便大家出行,另一方面作為醫生他希望在病人生病的時候能夠很快的去到大醫院,有搶救的時間。今天我們也特別了解了一下,在怒江州,也就是這個怒江的兩岸,到目前為止還有這樣42條索道,也就是說,現在還有很多人在依靠索道出行。
  侯新華  人大代表  云南省怒江傈傈族自治州州長
  侯新華:怒江是一個很特殊的地區,怒江一個V字型,兩邊高山,中間峽谷,特殊的地形地貌決定了怒江特殊的交通,到目前為止怒江還沒有一處高速公路,沒有機場和鐵路。
  現在我們來了解一下索道醫生鄧前堆的行醫故事。在云南怒江流域有一個村寨,叫做拉馬底村,這個村被怒江一分為二,一條一百多米長的索道成為來往兩地的橋梁。鄧醫生為了給群眾看病,28年來,他就是這樣肩背藥箱,手抓索繩,使勁、蹬腿,緊扣在粗粗鐵索上的滑輪瞬時載著他向彼岸溜去,而身下三十多米就是奔騰不息的怒江水。28個寒來暑往,累計出診5000多次,艱難的行醫生涯使鄧前堆成了村里的“溜索冠軍”,在“溜索比賽”時他過一趟125米長的溜索僅需39秒。但他心中一直渴望,有一天村里人過江不要再過溜索,村里能架起一座可通車的橋。這樣鄉親們無論得了什么病,都能以最快速度送到外面的大醫院去。
  鄧前堆  拉馬底村鄉村醫生
  鄧前堆:以前是用木頭做的滑板,比現在更危險,栓不緊的話會掉進怒江溝里面,特別是溜索舊的時候是磨爛的嘛,鐵索上有刺,剎車是手來剎的嘛,刺著手心上刺出血,皮膚都刺爛了。
  小丫:也有好消息傳來,近期,交通運輸部已經派出調研組到怒江進行調研,鄧醫生的心愿橋,“拉馬底汽車吊橋”,選址工作已經結束,規劃也已在審批中,渴望在今年年底就能夠竣工,在這里我們祝愿鄧醫生能夠早日實現他的心愿。也祝愿鄧醫生和他們的相親們出入平安。
  主持人:協調區域經濟發展,縮小地區差距,打通交通瓶頸是一大關鍵。廣西把目標鎖定在西江航道上。西江黃金水道西起云貴,穿越廣西,東經廣東出海,主航道全長1480公里,流域面積30.49萬平方公里,涵蓋云貴兩廣和港澳,自古就有黃金水道的美譽。西江黃金水道地位極為特殊,是我國第二大內河水運通道,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水運主通道,是直達粵港澳、與國際海運對接通江達海的水運大通道。那么,這條水道的含金量究竟體現在哪兒呢?接下來看看我的同事在廣西的調查。
  蒙傳潮家住廣西藤縣的汗池村,和過去不同,自從2010年春節開始,他就再也沒有出去打工。但掙的錢卻反而是過去的幾倍乃至幾十倍。
  蒙傳潮  廣西藤縣塘步鎮汗池村村民
  蒙傳潮:在外面打工一千多塊錢一個月,我現在說保留一點,一個月就有幾千塊了。 
  蒙傳潮的家在西江的邊上,2008年底,伴隨廣西打造“西江億噸黃金水道”戰略的推出,西江特別是西江下游的通航能力得以迅速提升,于是,長期在外打工的蒙傳潮發現,這幾年到他們縣投資建廠的企業也越來越多,精明的他便打起了回家種菜的注意。
  蒙傳潮:在電視上看到我們滕縣發展陶瓷園,這個肯定有很多人的,人多了菜肯定要吃。
  為了長遠打算,蒙傳潮還為菜地安裝了自動噴灌設施。他說如果對將來沒有信心,他的投入絕對不會這么大。
  蒙傳潮:我打算今年可能要加到三百畝,我個人 。
  記者:不害怕賠嗎?
  蒙傳潮:不怕,很多老板和我們下了訂單了。 
  而就在蒙傳潮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時,廣西柳工機械公司的黃祥全副總裁卻正在為本公司日益上漲的運輸成本而發愁,由于柳工產品體積大,重量重,加之地處內陸,過多倚重鐵路和公路運輸的柳工機械,運輸成本一直偏高。
  黃詳全 廣西柳工機械股份公司副總裁
  黃詳全:今年我們的進口物資達到20個億,出口物資24個億,這兩個相加,大概我們需要一年的運輸費在1.5億左右。
  面對這一制約因素,黃祥全說他們期盼能利用柳江水運使產品能順西江而下,遍布全國乃至全球市場。然而讓人感到遺憾的是,由于柳江灘險多,水位淺,目前暫時還無法加以利用。
  黃祥全:開通這個“黃金水道”,我們一年的運輸費用,可以節約1個億。
  郭聲琨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書記
  郭書記:聽了農民兄弟喜悅的心情,也聽到柳工機械這種憂愁的擔心,我認為這給我們增加了責任,也提醒我們對加快西江“黃金水道”建設的決心和信心,西江“黃金水道”的建設它不但涉及到灌溉、調水、發電、航運,還涉及到整個西江上下游經濟的發展,大量的農民工出去打工,存在一些空巢群、空巢戶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殘小,所以通過“黃金水道”的打造,通過拉動經濟的發展,大量的企業進園區,自然也給當地的農民就業帶來了很多崗位,至于說企業要有大宗的原材料進來,大量的產品要出去,它不降低物流成本,他企業要提高競爭力,要取得好的效益那是相當難的。我們也做了個比較,水運的油耗和成本都大大低于鐵路運輸和公路運輸。
  主持人:2009年,國家出臺了全面支持廣西發展的首個戰略決策性文件——《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將廣西劃分為北部灣經濟區、西江經濟帶和桂西資源富集區三大區域,西江黃金水道正是打造西江經濟帶的點金石。那么,這條投資數百億的黃金水道能否給廣西帶來真金白銀呢?
  記者來到桂平,剛好桂平市市長楊評防正在龍門陶瓷產業園進行現場辦公,伴隨西江“黃金水道”建設的推進,楊評訪說:桂平的沿江經濟日益看漲,特別是陶瓷產業的發展更是日益迅猛。在現場,記者看到,為爭取早日點火生產,各家陶瓷企業都在加班加點,緊張施工。
  楊評防 廣西桂平市市長
  楊市長:我們的西江“黃金水道”,對于企業的吸引力比較大,早一天投產,他們能夠早一天產生市場。
  桂平位于西江直流,黔江、郁江和潯江交匯處,水陸交通發達,原材料豐富,為增強企業競爭力,前不久,徐偉斯借西江“黃金水道”開發之機,毅然將企業從佛山搬到這里。
  徐偉斯 廣西靈海陶瓷有限公司
  徐偉斯:我們做陶瓷的物流量比較大,有很多原材料從廣西運過去的,如果我們在這里做,肯定便宜很多。
  沿江優勢和原材料優勢使得全國的陶瓷企業迅速象桂平集聚。在短短的時間里,桂平龍門陶瓷產業園就已吸引12家企業進入,而在這其中,更有14條生產線將于今年6月點火投產。面對這片規劃總面積為2萬畝,計劃總投資為250億元的龍門陶瓷產業園 ,楊市長說,屆時,這里將崛起目前世界上最長、產量最大的陶瓷生產線。
  楊評防 廣西桂平市市長
  楊市長:我們一條線投資要接近一個億,我們規模目標是要打造全國最大的陶瓷生產基地和物流基地。
  面對桂平陶瓷的崛起,臨近的藤縣也毫不示弱。在中和陶瓷產業區,記者看到,諾大的場地全都被一家家陶瓷企業占據著。
  劉敬堂  廣西藤縣副縣長
  劉敬堂:整個(園區)規劃面積是2.1萬畝,建設的規模是200條生產線,產值兩百個億,配套產業有一百個億,可以生產稅收有八億以上,安排就業人員八萬以上。
  面對桂平和藤縣陶瓷的突飛猛進。采訪中,記者發現,這里的老百姓都十分高興,一這為名叫謝水生的桂平小伙子告訴記者,現在工廠開在了家門口,他再也不用跑到外面去打工去了。
  謝水生 廣西桂平農民
  謝水生:我現在離家近,農忙可以幫家里干活,農閑可以賺點錢,多做一點工作。
  郭聲琨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書記
  郭書記:廣西是一個資源大省區,石灰石的資源,鋁土礦的資源,包括做陶瓷的高嶺土的資源都名列全國前幾位,由這種低成本的運輸和物流成本,它確實有著強大的競爭力,這樣的話會支持和支撐企業快速做大規模,快速提高效益,所以很多企業家,看好西江經濟帶,我認為這符合經濟發展的規律。
  小丫:這次我的同事去那邊,帶了幾樣東西來,您看這是瓷磚 這是水泥,據說銷路也不錯但是大家也有一份擔憂,因為這些都屬于污染比較大的企業。
  郭書記:這個問題我們早在規劃或在項目建設里面就已經同步考慮,我們提出在處理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的問題上,我們寧愿速度慢一點也不能犧牲環境,破壞生態,浪費資源來追求一時的速度,我們寧愿窮一點,我們也不能破壞生態,犧牲環境,浪費資源,而求得一時的效益,我們寧愿企業少一點,也不把這些高污染和帶來一些高消耗,高能耗的企業進入我們的西江經濟帶,你看我們制糖業現在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做到充分地循環經濟,廢物再用零排放,再一個水泥現在基本上全國的大水泥企業都進了廣西華潤、臺泥、海螺等等,而且我們都把過去的立窯全部淘汰,全部把它炸掉,全部改成高規模、高技術,沒有污染的旋轉窯,他全封閉,也沒有粉塵,不像過去烏煙瘴氣,煙囪林立,污染嚴重,我說如果是這邊經濟發展了,最后生態破壞了,圖了一時的效益,最后我們還是功不抵過,還是得到老百姓的譴責,我們不能干這樣的事。
  主持人:郭書記剛才的解答,我想消除了大家的擔憂。廣西是中國鋁都、糖都、錳都、有色金屬之鄉,隨著西江黃金水道開通,勢必會迎來新一輪開放開發的高潮,迸發出巨大的經濟活力。這條承載著廣西百姓無數希望的“黃金水道”什么時候才能暢通無阻呢?
  盡管在地理位置上,廣西毗鄰珠三角經濟圈,但過去由于交通不便,近水樓臺并沒有給廣西帶來更多機遇。西江黃金水道的運輸量相當于修通5條通往粵港澳的鐵路,盡早開辟出這樣一條聚集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大通道,能否為廣西打開一條直通珠三角的經濟走廊呢?。
  記者在廣西采訪,恰逢西江大藤峽水利樞紐前期立項獲得國家批復,當地百姓高興異常,為此,76歲的莫德輝大爺告訴記者,他都盼了幾十年了。
  莫德輝 廣西桂平市南木鎮村民
  莫德輝:越快越好,搬遷我都不怕,要搬遷,今天晚上讓我去搬遷,搞到開封,我都去。
  該立項的獲批不僅標志著大藤峽水利樞紐的建設指日可待,更重要的是它還在防洪、灌溉、發電等功能基礎上兼顧了航運的功能,從而使得大藤峽的通航能力從目前的300噸一舉提高到2000噸 。
  楊評訪  廣西桂平市市長
  楊市長:我們大壩建起來以后,每年的年吞吐能力能夠提高增加到3500(萬)噸。
  記者:那目前是多少呢?
  楊市長:目前五百萬噸左右。
  然而,就在人們為大藤峽立項獲批而感到高興的同時,西江流域中那些礙航閘壩的問題卻正在浮出水面。
  韋勇球  廣西西江開發投資集團公司董事長
  韋勇球:要打造西江“黃金水道”,目前最基礎的工作就是要把所有的隘航閘壩,進行擴建、改造,使我們西江“黃金水道”暢通起來,然后才能達到促進沿江經濟帶的發展。
  大化水電站就是其中最為有名的一座礙航閘壩,1975年,由于該電站在建設時沒有同步考慮通航功能,于是,整個電站便將紅水河攔腰截斷,紅水河斷航從此開始。為了生計,家住在這里的船民覃世杰,就只好來到遠離家鄉幾百公里之外的下游從事水運經營。
  覃世杰  船民
  覃世杰:我們一年四季都沒能回到我們的家,我們船員想回家,要坐幾百公里的路途(汽車)才能到家。
  大化水電站如此,長洲水利樞紐也不例外,由于當初對未來航運能力估計不足,長洲水利樞紐自2007年建成之日起,就年年出現大批船只滯航的問題。
  劉臨雄 廣西梧洲航道管理局局長
  劉臨雄:最高峰1600多艘,1600多艘是什么概念呢,從這個地方一直排到上面的藤縣,底下一直到廣東交界那地方,20來公里。
  像這樣的礙航閘壩,采訪中,記者獲知,整個西江流域竟有近40座之多。
  小丫:在這里我的同事帶回了幾張照片,您看看,您一定特別熟悉。
  郭聲琨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書記
  郭書記:我看到這個照片以后,我感到很內疚,就是這個“黃金水道”沒有真正發揮它的優勢和作用,特別是在旱季水量不足的時候,加上我們的船閘功能不配套,所以帶來大量的船只被堵在西江上。
  小丫:這個問題讓您很頭疼嗎?
  郭書記:我們確實是認為必須盡快解決的一個瓶頸項目,所以我們現在首先要打通的是各個水利樞紐的通航能力,現在我們正在建設三號、四號船閘,這兩個船閘當即可以通航3000萬噸,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船閘,建設完了以后,億噸“黃金水道”,在這里不是個瓶頸,把這些船閘全部解決好,才能形成一個暢通、安全、快速、便捷的西江“黃金水道”。
  小丫:我記得去年年底的時候,您在考察大唐峽水利樞紐壩址的時候,您說大唐峽是整個西江最后一個梯級電站,如果在規劃建設當中犯了錯,廣西就再沒有機會來后悔了,您當時為什么這么說?
  郭書記:這個也是吸取歷史的教訓,因為我們整個西江上游有很多水利樞紐,很多水電站,由于體制等種種原因,也出現過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問題,對綜合功能,綜合效益,沒有充分地同步考慮,所以我講在大唐峽水利樞紐的設計過程當中,必須綜合考慮功能配套,適度超前,不能今后你后悔都來不及。
  采訪即將結束時,記者在百色遇到了這位靠在江邊擺渡為生的農民覃世和,當問及他未來的期望,他說,在不遠的將來,他希望能駕駛一艘裝滿老鄉貨物的大貨船,經百色、穿南寧,沿清澈而又繁忙的西江而下,直達珠江口。
  小丫:在未來的“十二五”規劃當中廣西是怎么樣的一個藍圖?在您的眼中。
  郭書記:胡錦濤總書記在2008年2月5日,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四新”的要求,這四新就是努力在繼續解放思想上邁出新步伐,在堅持改革開放上實現新突破,在推動科學發展上取得新進展,在促進社會和諧上見到新成效,我們認為有胡錦濤總書記,黨中央領導的關心關懷,我們對廣西“十二五”的發展充滿信心。
  主持人:對于我們討論的區域經濟以及交通發展問題,兩會代表委員們都還有哪些看法和觀點呢?我們再一起來聽聽。
  張愛國 人大代表
  湖北省天門市市委書記
  張愛國:骨干公路網、交通網要進一步加快形成。第二個方面要考慮公路、鐵路、水運無縫對接的問題, 提高水運在整個交通運輸中的作用。
  朱弟雄 人大代表
  湖北凱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朱弟雄:我建議將武漢至西安的高速鐵路建設納入“十二五”規劃,將為遠線的經濟持續發展和東部、中部、西部的全面協調發展提供一個重要的基礎條件。
  韓召善 人大代表
  盼盼集團董事長
  韓召善:要建立永久性的基礎設施,因為一旦建成,特別是線型、橋梁、隧道等構造物就難以改變,解決此類問題只有思路超前才是最經濟的。
  童國華 人大代表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院長
  童國華:信息技術和未來的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我們國家的交通建設緊密結合,將更加提高我們國家在交通建設方面的高水平。
  主持人:廣西地處我國東、中和西部地區的戰略結合部,它既是沿海省區,又是欠發達地區,是我國唯一與東盟國家既有陸路通道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會經濟結構,造成了廣西經濟潛力巨大但開發程度較低,區域內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并存的狀況。廣西如何以科學發展為指導,抓住跨越式發展的著力點?在綜合分析了種種復雜因素后,廣西在打造北部灣經濟區的同時創造性地將目標鎖定在西江“黃金水道”上。打通一條航道,催生一條活躍的經濟帶,帶動一方百姓致富,把西江變成一條希望之江,這正是黃金水道最具含金量的地方。
  主持人:兩會期間我們欄目也開通了微博,希望通過這些方式和大家一起來互動,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大家的一些建議,一位名叫韋建輝的朋友說,廣西廣東同飲一江水,把西江水道打通了,水活了,人活了,經濟就能火起來。一個名叫惟楚有才的網友說,中西部地區其實有很強的后發優勢,但不能簡單模仿重復東部地區的發展之路,要有自己的想法。另外還有一位名叫天南地北的博友說,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改變了落后地區的面貌,“十二五”希望國家除了大項目大投資,還能把更多的教育文化醫療資源投向這些地方。感謝這些朋友的參與,謝謝你們!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