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著力構建具有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
2011-2-6 19:2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訊 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城市,朔州市多年來一直在轉型發展的道路上探索。近年來,一條以產業的升級、延伸、替代、拓展為途徑,“以煤為基、多元發展”的轉型路線圖正逐步呈現。繼2009年入選全國 “十大低碳中國貢獻城市”之后,朔州市又于近日榮獲“2010中國經濟轉型示范城市”稱號。
朔州市將“立足煤電、延伸煤電、超越煤電,多聯產、低碳化、抓高端、全循環”,構建具有朔州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作為加快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的主攻方向。全市立足資源稟賦,以產業升級為基礎,構建了發達的支柱產業體系。目前已投資100多億元,建成機械化綜采礦井44座。兼并重組后煤炭產業的規模化、機械化、現代化程度大為提高,全市原煤生產能力、洗選能力、發運能力均達到2億噸。全市電力總裝機容量向著783.1萬千瓦邁進,其中煤矸石電廠占34.1%,新能源電廠占7.19%,電力結構日趨優化。同時,該市以產業延伸為重點,構建完善的產業發展鏈條,實現了循環化發展。以“煤炭生產—原煤和煤矸石發電—粉煤灰綜合利用”為標志的循環產業鏈,已成為支撐全市經濟發展的主動脈,去年其產值占到工業總產值的80%左右。朔州經濟開發區去年成為全省唯一的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改革試點,全市成為全國十大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的工作也在順利推進。
朔州市還堅定不移推進非煤非電產業發展,以產業替代為支點,構建了協調的產業發展格局。陶瓷、醫藥、化工、水泥、新型材料、裝備制造等產業逐步成長壯大,2010年已形成11億件日用瓷、500萬平方米地磚、1300萬噸水泥、15萬噸合成氨的生產能力。而圍繞主導產業,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現代物流業;圍繞城鎮化發展,發展公共服務業;拿出挖煤的勁頭,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業,則是該市以產業拓展為方向,構建多元新興產業形態的核心思路。據統計資料顯示,去年全市旅游業總收入達到36.8億元,增長36.5%,增幅居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