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鎮的跨越和一幅新的藍圖
2011-2-5 14:5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采樣時間:
2011年1月中旬
采樣地點:
湖南省長沙市望城縣星城鎮
○ 核心提示 ○
作為長沙市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核心區,星城鎮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這里有峰巒競秀的山峰,有水波粼粼的湖泊,有濃蔭蔽日的林海……立足于此,星城鎮做好山、水、洲、城四字文章,發揮優勢,培育新型產業,《星城鎮“十二五”規劃》向人們展示了一座秀美宜居的圖景。
行走在星城鎮的山間小路上,只見兩旁的山嶺都蓋上了一層厚厚的“白棉絮”,記者的行程是要去找一位在鄉鎮工作了14年的基層干部。一路從普瑞小區向星城鎮政府踏雪而行,新年工作規劃會正在鎮政府大樓召開。
高明,星城鎮黨委書記,今年40歲,屈指一算,從參加工作到現在,高明在鄉間的溝壑山水中已經穿行了14年。此刻,他正在會上發言。記者研讀起掛在墻上的《星城鎮“十二五”規劃》。
中午12點多,會散了,高明在鎮食堂吃中飯,畜牧站長和農產品基地負責人找上他了。聽完兩位的簡單匯報,高明說道:“鎮上養了500多頭奶牛,還有無公害蔬菜基地2000畝、湘蓮基地360畝、水產養殖基地1500畝。雪下得鋪天蓋地,我們得想辦法保證農牧業安全過冬啊。‘湖南省動物防疫先進鎮’的這塊獎牌可不能丟呀!”很快,幾項應對雨雪天氣的緊急措施布置了下去。
顧不上飯菜已經涼了,高明邊匆匆吃上幾口,邊向記者介紹:“別看我們只是一個小鄉鎮,但是我們的‘十二五’規劃卻是要立足山、水、洲、城,打造秀美宜居都市。”他繼續補充道:“著名的月亮島洲隸屬星城,坐落在岳麓西北的谷山峰巒競秀,林海濃蔭蔽日。湘江、綠洲、森林,讓星城具有獨特的地理優勢。作為長沙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核心區,星城迎來了大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快速提質發展已經成為一種必然。”
望城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楊東方告訴記者,星城鎮。1995年6月由谷山鄉、大湖鄉合并而成,鎮域總面積73平方公里,2000年人口普查時總人口39603人,2004年村級區劃將全鎮22個村1個社區調整為9個村2個社區。2004年,星城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42089萬元,財政收入3000萬元,農民純收入4200元。
“十一五”期間這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星城鎮利用生態優勢發展特色農業,以生態農莊為龍頭發展花卉苗木產業,全鎮花卉苗木種植專業戶達120戶,面積達2000畝。生態優勢也造就了生態旅游和大項目的進駐。“十一五”期間,落戶該鎮的項目80多個,逐步形成了七大主導產業:以出版科技產業園、長高集團等為標志的高科技產業;以富基、玫瑰園等為標志的房地產業;以富虹鋅業、奧特金屬等為標志的精細化工產業;以奧特萊斯、華瑞物流等為標志的商貿物流業;以谷山、普瑞溫泉等為標志的生態休閑農業、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在這里已很難見到過去傳統意義上的農民,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體的農村鄉鎮已快速發展成為一個極具競爭力的現代新城鎮。鎮財稅收入從2005年的3595萬元增至2010年的3億元;產業結構比重從2005年的12︰65︰23優化到5︰90︰5,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5年的4801元增至2010年的12089元。
“經濟發展了,農民收入上來了,生活也好了。我們在‘十二五’規劃中提出了充分利用星城獨特的地理優勢,做足山、水、洲、城四字文章,打造秀美宜居城市,提出了培育高新企業、商貿流通、房地產業、現代服務、生態旅游五大產業的設想。這是根據星城的實際而制定的規劃。星城的階段性目標就是‘率先建設兩型星城,傾力打造三湘強鎮’。”高明繪聲繪色地描述著,“我們給生活在星城的人提供的家園目標是:把家安在公園里。”
高明介紹說,到2015年,星城鎮經濟總收入將達120億元;財政總收入1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8000元……記者認真地記錄著每一個音符般的數字。星城鎮鎮長李奇拿著一沓圖紙趕過來招呼高明:“湘江大堤上已經有30多位干部在等著開現場辦公會了。”和鎮干部們一一告別,記者對下一個行程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