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準“十二五”發展方向 加快西江經濟帶開發建設
2011-2-28 13:5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十二五”時期,國家和自治區都將加快推進西江黃金水道和西江經濟帶建設作為重要的戰略部署,貴港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設“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的目標。這為地處西江流域重要區位的平南縣準確把握“十二五”時期的發展主題,主線、基本要求和重大舉措,更好地促進發展指明了方向。平南面臨諸多良好機遇。抓住和用好機遇,發展就能加快實現“富民強縣”新跨越。因此,平南必須進一步能增強發展機遇意識,把“十二五”時期作為加快方式調結構,全力推進西江經濟帶開發建設的重要時期,緊緊圍繞建設區域性現代物流樞紐江濱城市的目標任務,大力實施“港工城一體化”發展戰略,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產業,努力構筑發展新優勢,形成區域發展新引力,推動發展邁上新臺階,加快推進“富民強縣”新跨越。
一、加快發展西江經濟帶,構筑發展新優勢
隨著自治區加快推進西江經濟帶建設,平南的發展機遇千載難逢。大機遇需要謀大發展,必須有大作為。堅持把發展西江經濟帶作為經濟增長的新一極,就抓住了關鍵和重點。平南將按照實施“港工城一體化”戰略的總體目標思路落實自治區、貴港市的決策部署,年內規劃編制完善西江產業發展規劃、各項專項規劃和功能區域規劃,制定出臺西江產業準入標準,為推進西江經濟帶科學發展提供依據。啟動開展西江開發大會戰,落實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布局和重大事項的責任人、推進目標、時序進度和獎懲措施,強力推進西江開發建設。
二、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發展內河港口經濟
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更是確保全縣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就平南縣而言,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促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必須立足西江黃金水道,著力發展內河港口經濟,努力構建西江現代產業經濟帶。一要深入實施“三百工程”項目建設大會戰。落實責任,強化措施,全力以赴推進今年我縣55項市級“三百工程”項目。二要做強產業園區經濟。堅持把產業園區建設作為經濟增長的強力支撐。重點抓好平南臨江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三要提升發展傳統產業。要著力做強以水泥為龍頭的建材業、以桑蠶加工和釀酒業為龍頭的農產品加工業、以酒精和農藥為龍頭的化工業、以出口創匯為導向的竹木芒藤草工藝品編織業等傳統優勢產業,促進傳統優勢產業向高端化、品牌化、集群化發展。四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產業。立足實際,充分利用武林港口、臨江工業園、火車站平臺,建設物流作業區、大型倉儲區、物流信息服務中心,努力把平南建設成為區域性現代物流樞紐。加快編修《平南縣現代物流經濟發展規劃綱要》,規劃建設江南萬畝現代綜合物流園區和江北萬畝農林產品物流園區,努力把平南建設成為西江經濟帶上,以服務華南(大珠三角經濟區)、西南和東盟三大區域市場為目標,現代化、多功能的戰略性物流基地和大型區域性物流中心。
三、加快實施“港工城一體化”戰略,建設區域性現代物流江濱樞紐城市
實施港口、產業、城市互動發展戰略,擴大城區規模,增強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是平南依托港口建設,推進港、產、城互動,構建發展新的增長極,加快實現富民強縣新跨越的關鍵所在。平南必須緊緊抓住千載難得的發展機遇,實施“港工城一體化”戰略,規劃港口、臨江產業、中心城區互動發展布局,重點發展西江沿岸和公路、鐵路沿線的城鎮集群,推進平南城區—安懷鎮—丹竹鎮—上渡鎮—鎮隆鎮—大安鎮—武林鎮—武林港的城鎮集群建設,推進港工城一體化發展。要提高城鎮規劃建設水平。認真實施《平南縣城市總體規劃》和《平南生態縣建設規劃(2009-2020年)》,推進城區的南北擴展。要規劃港口、臨江工業、中心城區互動發展布局。加快武林港口建設,大力發展臨江工業,實現港口依托工業,工業因港而興的格局。要推進城鄉統籌一體化進程。按照“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要求,在規劃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要素配置和社會事業發展等方面做好城鄉統籌文章,推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
四、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構筑西江特色農業經濟帶
平南地處西江兩岸的潯郁平原,發展特色農業經濟帶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必須充分發揮農業資源優勢,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形成區域優勢明顯的特色農業產業布局。按照西江經濟帶總體規劃,加大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力度。要樹立“大農業”的理念,促進三次產業互動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優果工程”建設,切實抓好“菜籃子”工程;推進重點農業特色產業基地建設,促進種養與加工對接、工業園區與農業園區建設同步,形成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發展格局,創建一批農產品生產加工集散地。重點培育優質稻、木薯、桑蠶、食用菌、中藥材、蔬菜等特色產業,抓好瘦肉型豬、特種野豬、三黃雞、庭院漁業四大現代水產畜牧養殖業示范區和瘦肉型豬、特種野豬、肉牛、山羊、肉雞、黃沙鱉和四大家魚養殖等養殖基地建設,構建具有平南特色的農業產業體系。要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更加注重對落戶園區的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扶持,支持企業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促進農產品綜合利用,提高企業帶動農業規模化發展能力,實現平南由生產基地向深加工集散基地的轉變,帶動和輻射全縣農業產業的發展,加快農業標準化示范縣建設。
五、加快改善民計民生,不斷提高人民幸福指數
保障和改善民生,確保社會安定、民心安穩,是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也是擴大內需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舉措。平南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讓發展成果體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積極擴大就業和鼓勵創業政策,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優化就業環境。繼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著力提高保障水平,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保障性安居住房建設力度,切實解決好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緊緊抓住影響社會穩定的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問題,深化“維穩基石”工程,深入推進平安建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
感和滿意度。此外,還要深化“創先爭優”活動,加強鎮、村兩級班子建設,堅持“重基層、重能力、重實績”選人用人導向,抓好換屆的各項工作,努力使換屆工作成為推動發展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