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糧價飆升 四大糧食央企被限購糧
2011-2-28 11:5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國內糧食漲價的壓力正考驗著央企。近日,中國四大糧食央企——中糧、中儲糧、中紡集團以及華糧接到政府指示,不能進入市場收糧,以免造成糧價上漲。
而為了調控糧價,國家也正在計劃出臺有效政策。據中國經營報報道稱,如果糧價再次快速上漲,國家將有可能降低糧食進口關稅。
今年以來,北方旱情仍在持續,這對糧食產量有可能造成影響,但是國內四大糧食央企卻遲遲不見動作。在春節前,四大央企限制收購原糧之初,國內糧食價格受其影響,出現了價格回調。然而隨著旱情的加重,糧食也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價格上漲。
四大糧企之一的一位工作人員透露,接到了上級部門打來的電話,“讓我們暫時停止收購原糧,因為糧價上漲得太快,央企減少收購可以平抑糧價。現在我們還沒有解禁。”
一位期貨人士也表示,市場確實有傳言,政府針對糧食尤其是玉米,實行限制收購,但是并沒有成型的文件。
2010年11月,國家發改委推出調控物價政策,并聯合多部委全面監察并限制物價上漲。首當其沖就是控制糧價。
但是針對央企,雖然沒有明確的文件傳達限制收購的指示,猶如此前約見幾大食用油企談話不上調油價一樣,電話通知已經明顯奏效。據上述報道稱,截至目前,四大央企在北方地區的原糧收購非常少。
不過也有期貨分析師表示,“全國兩會馬上就要召開,地方政府都有壓力,在兩會期間糧油價格不能出現波動。”但就在春節前,有少數企業已經開始囤糧。對于糧價上漲的預期,市場上收購動作早已開始。
此次限購,南方壓力較小,央企在受限購指示要求不算嚴格的地方,已經展開了收糧行動。據報道稱,江西米業采購部門人士透露,由于春節過后,稻米價格已漲過了去年的最高點,“目前,我們已經達到了收購極限,倉庫已全部裝滿。”
而在國家限制大央企業收購的同時卻無法限制外企。據了解,一直與中糧爭奪市場的外企益海嘉里也設立了更多的收購糧食網點。“但優質的稻米已經很難收到,好稻米的供應仍然緊缺。”一位中紡糧油的采購人士表示。
據上述報道稱,“滿倉”是目前收購企業的現狀,雖然收購了很多糧食,但是加工情況并不樂觀,因為目前的現狀為,稻米價高大米價低,因此訂單少。
“所有的消息都預示著糧價要上漲,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要多儲備糧食,但限制收購的政策我們也束手無策。”一位央企內部人士表示,而且大央企的收糧價格,是以國家規定的價格進行的,因此在目前的市場情況下,即便是去收糧,也未必有人會賣。
與國內糧價的維穩現狀不同的是,國際糧價已開始大規模上漲,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部分糧食的價格已經破紀錄——去年玉米的價格暴漲52%;小麥上漲49%;黃豆上漲28%。全球食品價格在過去一年中上漲了29%,而去年10月至今年1月間,全球食品價格更是上漲了15%。
中糧集團一位副總曾表示,“目前中國對進口大豆的依存度已經達到70%。”如果國際糧價上漲,中國也無法獨善其身。而且中國海外采購還面臨著一個挑戰,負責儲備糧食的中儲糧每次出現在國際市場上,國際糧價都會被炒高。因此,目前中國的糧食企業還是通過貿易商購買糧食。
一家糧食央企的內部人士認為,盡管大量的需求是硬傷,“但我們可以改變戰術,通過國資委直屬的四大糧食企業在國際上購買糧食。因為這四家企業常年在國際市場上買賣,不容易被外界了解中國的糧食策略。”上述糧食央企的內部人士表示,曾有企業上書,讓其他企業代替中儲糧在國際上出現,以避免國際糧價“借題發揮”,但發改委最終沒有給予答復。
此外,為了抵御糧價的上漲,目前日本已有多家糧食企業深入到巴西等糧食主產國,設立加工廠和多個收購網點以及交通運輸設施,以保障國內的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