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上漲 物流企業倍感壓力
2011-2-25 14:2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雖然經歷了去年的集體提價,但其后兩次油價的持續上漲讓物流行業再次感到壓力。伊藤忠物流總經理柳宗生在昨日的“聚焦油價上調與加息提準的經濟后果”研討會上表示,油價每上漲5%,物流行業利潤就將減少2%,對于國家支持物流業發展的導向,他形容為“只見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在物流行業,歷來有“先漲價先死”,“不漲價等死”的雙重尷尬,價格調整知難行易。
柳宗生昨日表示,油價的上漲對交通運輸行業的影響是40%左右,而對物流行業的影響是35%,也就是說油價每上漲5%對行業影響是2%。“2006年到現在油價上漲了16%,對我們的影響是6%。”他表示,“行業里盈利狀況好的物流企業純利潤現在僅有8%-10%左右”。
北方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歐國立也支持這一觀點,油價對于終端消費品是一個緩慢的傳導過程。如果油價發生比較明顯的變化,對這些企業帶來的成本影響就會比較明顯,這種影響在短時間內難以釋放,但是當所有壓力難以承受之時,價格可能會集中釋放,推高價格。
前不久,國家發改委調整了成品油最高限價,這是2009年新定價機制執行以來第11次上調價格,而當前機制下,下調次數卻寥寥無幾。調整后部分地區供應的國4標準97號汽油每升價格已達到8.11元,突破了8元大關。按照地方標準,北京地區供應的DB11/238-2007標準93號汽油價格為7.45元,而97號汽油價格也已接近8元,達到7.93元。
鏈接:
物流企業運輸成本以每年5%速度遞增
國際油價破百,對物流業影響幾何?昨日,伊藤忠物流副總經理柳宗生透露,油價上漲5%對物流行業成本影響約為2%,如果按照服務行業利潤率為2%~3%計算,油價上調后單純依靠物流企業的消化已經很難。
“物流企業燃油的成本大概占35%左右”,柳宗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家支持物流行業發展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出臺相應傾斜政策,否則油價上調遲早會被運輸企業、物流企業“轉嫁”。
這一說法得到北方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歐國立的贊同。他表示,油價上調盡管直接對CPI影響較小,但其緩慢的傳導作用不可忽視。
柳宗生作為物流企業的財務總監,他透露,從2006年至今,因油價上調,五年時間里物流企業運輸成本增加約6%。
但快遞行業收費標準并未出現明顯上調。而在出租等交通運輸領域,補貼機制則相對健全。首汽出租一位司機昨日告訴記者,2008年時曾享受1600元/月的油補。當時國際油價一度達140美元。這位司機透露,目前每輛出租車的油補標準為1300元/月,而去年油補標準多在七八百元左右。
中國進出口銀行國家風險首席分析師趙昌會稱,照現行我國國內油價的聯動調整機制,今年國內油價上調壓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