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羨蘭:加快推進湖北沿江物流產業轉型升級
2011-2-25 14:2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嘉賓:嚴羨蘭委員 中國長航上海公司黨委副書記
物流園區是物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所產生的新興物流集疏方式,是一家或多家物流中心在空間上集中布局的場所,是具有一定規模和綜合服務功能的物流集結點,依托主要港口及沿江鐵路、公路等優勢,規劃建設湖北省沿江現代物流園區或物流中心,有利于促進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加快物流社會化的形成;有利于提高規模效益,形成綜合配套;有利于緩解城市交通壓力,促進環境保護;有利于實現公平競爭,推進物流企業技術進步;有利于政府部門的集中統一服務和企業的規范運作。
前不久,湖北省發布了《湖北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總體規劃》,提出把大力發展沿江現代物流業確定為湖北長江經濟帶建設重點發展的六大支柱產業之一。我認為應以現代物流園區建設為突破口,加快湖北沿江物流產業的升級轉型,為推進湖北長江經濟帶新一輪開放開發打下良好基礎。
一、湖北沿江物流產業發展的現狀和問題:
近幾年來,依托長江黃金水道的優勢,湖北長江經濟帶物流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湖北長江綜合運輸網絡初具規模。沿江初步形成了以長江干流航道、“九縱一橫”鐵路干線和27條國道公路主干線及省道公路干線為骨架,包括水路、鐵路、公路、航空和管道運輸方式在內的長江綜合運輸網絡;二是信息化系統正在加快建設。長江航運主管部門和一批大型港航企業正努力推進物流信息化的建設;三是現代物流發展勢頭良好。武漢、宜昌等沿江城市紛紛規劃、建設區域性物流中心,沿江主要港口正在籌建港口物流園區,一些傳統航運企業如中遠、中海、中外運和長航集團在沿江地區積極開展現代物流服務。
但同時,湖北沿江物流產業發展也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缺乏發展長江航運現代物流的戰略和規劃指導,布局層次還不分明,物流基地建設時序及發展重點還不清晰;二是物流基礎設施還不完善;三是信息平臺還比較落后且不統一;四是物流服務的模式較為單一;五是高級物流人才匱乏,特別是在物流戰略規劃研究以及實際運作方面;六是物流業的發展還需要配套政策扶持等。
二、物流園區建設的國際經驗值得借鑒:
目前,國外發達國家的物流園區建設模式的代表,主要有德國模式和日本模式。德國主要是聯邦政府統籌規劃、州政府扶持建設、企業自主經營的建設模式,其資金來源由各級政府直接出資為主,信用貸款和企業投資為補充,其園區管理機構主要采取公益組織管理和有限公司管理兩種方式,以后者為主,如不萊梅“貨運村”的經濟促進公司、圖林根物流基地的管理有限公司。日本主要是政府統一規劃集資、行業協會組織集資和企業自主經營的建設模式,其資金來源由政府低息貸款以及當地的買賣差價而來,其園區管理機構主要是由園區企業組成聯合會(組織)進行管理。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外發達國家在物流園區建設和管理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套由政府行政管理、司法機構規范企業行為、行業組織協調管理、企業自主經營的管理體制。
在資金政策方面,日本要求銀行提供長期低息貸款或無息貸款;歐洲國家,如比利時政府為一些配送中心建設提供投資;法國政府要求地方各級政府通過商會資助物流園區的建設,并對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一定資助。
在稅收政策方面,日本對土地提供者給予減稅政策;歐洲國家,如法國的一些地方政府對物流配送業采取了開始5年免稅和給20個雇員每人以2萬法郎補貼的鼓勵政策;比利時政府也通過減免稅收來鼓勵國外企業投資建設配送中心。
在土地政策方面,日本規劃有利于未來設施配套建設的地塊作為物流園區基地;歐洲國家,如德國由州政府提供建設所需要的土地及公路、鐵路通訊等交通設施。
在基礎設施政策方面,日本政府對已確定的物流園區積極加快交通設施的配套建設;歐洲國家提供物流中心的“三通一平”和物流中心的公路、鐵路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三、加快湖北沿江現代物流園區建設的措施與建議:
一是制定戰略,科學規劃。要準確把握長江流域經濟社會及現代物流發展趨勢,認真分析和預測未來物流發展需求,加快制定湖北長江航運現代物流發展戰略,以武漢為核心,建設以中轉、分撥功能為主,輻射全國的區域性物流中心和物流中心集群。要加大湖北長江綜合交通運輸網絡的規劃,在重點區域、交通節點規劃建設綜合物流園區。
二是突出重點,強化基礎建設。要以武漢漢正街國際商貿物流園區建設、漢口北商貿物流樞紐區為重點,抓好現代物流的升級轉型,形成現代物流園區升級、改造、運營、管理的經驗和標準,并以點帶面、逐步推廣,推進武漢新港配套物流園區、宜昌三峽物流中心、荊州中南物流中心、黃岡華龍物流綜合園等湖北沿江物流園區建設,引導和推動湖北長江經濟帶的產業發展。要加快湖北沿江港口物流園區和港口物流基地建設,積極支持和引導發展第三方物流;加大公路、鐵路、水路、航空、管道等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建設,為物流園區提供綜合配套;加大物流業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引進國際國內知名物流企業投資湖北物流業,參與湖北傳統物流企業的重組和改造,提高湖北沿江物流業現代化水平。
三是信息先導,培養人才。要加快建立湖北長江航運現代物流基礎信息平臺,包括建設貫通湖北境內長江干線的EDI系統、AIS系統,建立與物流信息鏈相適應的信息網絡,實現對物流全過程的監控和跟蹤管理。要加快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重點培養航運與物流、信息與物流等不同專業的復合型、管理型人才;要積極面向國內外引進高素質物流人才,發揮省內外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教優勢,開展多層次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逐步建立產學研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機制和物流人才培養體系。
四是完善政策,改善環境。要研究制定促進湖北沿江物流園區發展的優惠政策與措施,對符合發展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重點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重點物流企業項目建設所需用地,優先安排年度用地計劃指標。要適當簡化征稅手續,對在全省起著重要示范作用的物流企業、物流園區、重點物流項目給予補助和貼息,鼓勵物流企業通過股票上市、發行企業債券等多種方式籌集建設資金,協調金融機構給予信貸支持。要扶持和發展物流中介組織,充分發揮其在推動行業發展和實際行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