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蔬菜直銷樣本解讀
2011-2-24 15:28:00 來源:網(wǎng)絡(luò) 編輯:56885 關(guān)注度:摘要:... ...
5畝菜地
張家的菜地是兩年前從當?shù)剞r(nóng)民處轉(zhuǎn)租過來的,總共5畝。
“我17年前來到杭州,一直做蔬菜生意。當時想的就是自己弄塊地,所以老在城郊轉(zhuǎn),看有沒有合適的機會!睆埵繌娬f。
搞到地后,他把父親從安徽老家接了過來,專門負責打理地里的事務(wù),“種菜這回事,要自己人看著,上心。”
比如,割菜的時間很有講究!扒宄坎巳~上還有露水,不能割,否則放不長。一定要等太陽出來,露水沒了,才能動手。這段時間,基本上都從上午九十點鐘開始。我們的菜都是自己賣的,品相很重要。”張士強說。
這兩天,本地青菜已經(jīng)到了最后一茬,張家地里已經(jīng)沒有什么東西了,老父親打算回安徽老家休息幾天!皠偘衙朔N子播了下去,3月份主要就賣它。到了4月份,你再來看,地里就熱鬧了,絲瓜、豆角、黃瓜、番茄,什么都有。”張士強說。
4家菜店
羅阿姨是采荷潔蓮社區(qū)的居民,自從張士強的店開業(yè)后,她幾乎每天都要到店里買菜。
“這青菜,你看看,多新鮮。而且好幾個月了,他都只賣一塊錢一斤!绷_阿姨說。
在張士強店里,幾種常見本地葉菜都用白色泡沫盒裝著,盒子上用黑筆寫著價格。價格很清晰,沒有涂改的痕跡!白约悍N下去多少菜,能割多少菜,我心里清楚得很。所以這些品種的價格基本上不會變動。”像菠菜,這段時間的價格一直是2.5元/斤,比附近的農(nóng)貿(mào)市場便宜1元錢。
能買到張家便宜菜的不僅只有采荷社區(qū)的居民!罢5臅r候,地里一天能出好幾千斤菜,我一個人根本賣不完,所以后來把很多自家人都拉到了杭州來賣菜!睆埵繌娬f。
如今,張士強的大妹在古蕩、二妹在近江、老婆妹妹在景芳都經(jīng)營著一家社區(qū)菜店,“她們有的生意比我還好!
現(xiàn)在,每天四戶近親幾乎過著同樣的生活,晚上去地里拉菜,早上自己賣菜,下午睡覺(店讓家人看著)。
1個樣本
自打開店后,張士強一直記著一件事:要讓居民都來買,就是要賣得便宜。每天,張家店里的蔬菜品種總在15個以上,但是,自家地里的菜品種有限,到哪里再去找些便宜菜呢?
張士強搞的是“關(guān)系營銷”,就是找老鄉(xiāng),“安徽人在杭州種地挺多的,我就到處問,到處找。”
幾年下來,張士強手里有了厚厚一本尋菜路徑圖,并清楚了解了對方的“底細”,“昨天晚上,我先去了半山,從一個老鄉(xiāng)那里進了芹菜和菠菜。他的青菜種得比我晚,估計能比我多堅持一個星期,后面幾天青菜也要從他這里要了。2月底3月初就要經(jīng)常去蕭山了,那邊有個老鄉(xiāng)種了萵苣、黃芽菜等數(shù)十個品種。”
為了方便運菜,張士強特地買了輛小貨車。每天晚上,這輛車會準時從采荷出發(fā),前往各個老鄉(xiāng)菜地拉菜。不過,無論怎么轉(zhuǎn),這輛車每天的最后一站都是位于良渚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物流中心,“外地菜只有去蔬菜批發(fā)市場進貨,像這段時間的荷蘭豆、藕、西蘭花等。”
張士強說,在他們這個圈子里,專門種菜的人有,專門賣菜的人也有,但既自己有地種菜又兼帶賣菜的還真不多,“很多種菜的老鄉(xiāng)都希望能將自己種的菜直供到社區(qū)菜店或農(nóng)貿(mào)市場,但現(xiàn)在只能借著老鄉(xiāng)的圈子交流些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