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湖北秭歸:科學發展求創新 重點突破謀發展

2011-2-23 19:3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湖北省秭歸縣緊緊圍繞“推動科學發展,加快"四縣"建設”活動主題,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全縣經濟社會呈現出增長較快、結構優化、民生改善、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先后獲得“全國文化先進單位”、“全國文物先進單位”、“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群眾體育先進縣”、“全省平安縣”,縣委被表彰為“全市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

  堅持解放思想,科學謀劃發展思路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秭歸縣始終把解放黨員干部群眾的思想作為基礎性工作來抓,堅持用先進的理念指導發展,用超前的目標引領發展,大力營造勇于創新,敢為人先,比學趕超,爭創一流的活動氛圍。注重在理論學習、討論交流中解放思想、創新思維、明晰思路,結合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在全縣上下廣泛開展 “堅持思想大解放,推動秭歸大發展”大討論,教育和引導干部群眾始終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科學發展的第一抓手,把優化環境作為第一舉措,把改善民生作為第一追求,牢固樹立“四破四立”的思想認識,即破除“資源不優、制約發展”的思想,樹立“深挖潛力、謀求突破”的戰略眼光;破除“區位敏感、不便發展”的思想,樹立“把握優勢、搶抓機遇”的開放思維;破除“基礎薄弱、難以發展”的思想,樹立“克難奮進、負重拼搏”的創業精神;破除“小成即滿、不思發展”的思想,樹立“搶前爭先、只爭朝夕”的競爭意識。通過解放思想,進一步克服了“自閉癥”,消除了“紅眼病”,切除了“腸梗阻”,樹立了全縣人民“爭第一、創一流”的雄心壯志。

  堅持重點突破,穩步提升發展水平

  秭歸縣始終把加快發展作為“創先爭優”活動的主旋律,緊密結合秭歸實際,在應對挑戰中搶抓機遇,在開拓創新中破解難題,在不斷實踐中上下求索,全縣經濟發展水平明顯提高。著力優化農業結構,加快發展農村經濟。緊緊圍繞建設特色農業大縣目標,堅持實施政策推動、項目帶動、縣鄉聯動等措施,大力發展精品農業、特色農業和生態農業,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全縣基本形成“高山烤煙蔬菜、中山茶葉干果、低山柑桔、全縣發展生豬”的農業生產格局。全縣柑橘總面積22萬畝,其中優良柑橘品種占總面積的60%,秭歸臍橙被評為“中華名果”、“中國知名品牌”、“中國名牌農產品”。在基地建設不斷壯大的同時,秭歸縣圍繞柑橘、茶葉、魔芋、板栗等優勢農產品的儲藏、加工、銷售等環節,大力引進和培育了帝元罐頭、屈姑食品、三峽茶葉等10多家農產品加工企業,引導企業通過定向投入、定向服務、定向收購等方式,逐步與廣大農戶建立了穩定的合同關系和緊密的利益聯接機制,使龍頭企業上聯市場、下聯農戶的紐帶作用得以充分發揮。著力培植新興財源,大力發展工業經濟。牢固樹立“工業立縣”的思路不動搖,按照“培育產業集群、構建產業鏈條、壯大骨干企業、建設重大項目”的思路,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抓手,以園區建設為平臺,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培育優勢產業,壯大骨干企業,工業經濟對縣域經濟的支撐作用日益突出。同時,充分利用三峽庫區產業化發展政策、中小企業貸款擔保等政策支持重點企業實施技改,先后扶持了華揚高硼硅玻璃熔爐擴建、華揚太陽能真空管生產線擴建、匡通自動電鍍生產線等重點項目,規模企業快速發展。2010年規模工業總產值達到51.34億元,規模工業增加值達到14.68億元,比上年增長45.8%、37.4%。著力打造精品名牌,奮力發展三產經濟。圍繞創建“中國旅游強縣”的奮斗目標,著力打造“屈原故里國際旅游區”品牌,推進秭歸旅游向國際化、個性化、市場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建成了鳳凰山屈原文化村、九畹溪、四溪、鏈子崖等旅游景區。2010年共接待游客192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7.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01 %、16.57%。加強對物流產業發展的科學規劃,加快物流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支持長江物流中心、華維物流等物流企業做大做強,初步構建了水陸聯運、暢通城鄉的物流體系,物流半徑迅速增大,國內物流西達四川、重慶,東至“長三角”,南抵“珠三角”。

  堅持改革創新,著力增強發展活力

  堅持把解決矛盾和問題的情況作為檢驗“創先爭優”活動實效的標準,通過深化改革,探索創新,使一批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得到根本解決。大力開展體制機制改革,深入推進了以鄉鎮機構、農村稅制、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體制改革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綜合配套改革,探索建立了“以錢養事”的新機制和鄉鎮機關正常運轉的長效機制;按照投資主體多樣化、股權形式多樣化的要求,完成了縣屬企業的改革改制工作,進一步完善了基本經濟制度;推進行政管理體制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面開展了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工作和行政審批流程再造。通過各項改革凝聚了人心、增添了活力、提高了效益,克服了發展過程中的眾多難題。大力優化發展環境,倡導“管理就是指導、服務就是解難”的服務理念,廣泛開展承諾服務、公開服務、限時服務和“一站式”服務,建立定期政策信息發布制度,將各個職能部門清理壓縮后的審批事項、審批程序、審批時限、收費標準等匯編成冊,向社會公開發放,實現投資者“零障礙”進入、“零隔閡”交流、“零距離”服務、“零差錯”辦理。目前,已調減縣級審批項目68項,減少審批環節479個,行政審批事項平均承諾辦理時限為8.21個工作日,壓縮審批時限79%以上,所有行政審批全面實行“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審批、一次審核”,群眾辦事更便捷、更順暢。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堅持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加快發展的突破口,把承接產業轉移作為擴大開放的重中之重,圍繞“發達地區轉什么,秭歸縣接什么、怎么接”等現實問題,不斷加強承接產業轉移問題的研究,先后促成了香溪化工、華新水泥、金迪佛鋁塑板、雨潤食品、康輝食品等一大批投資過億元的工業項目落戶秭歸,并促成了原已投產的百麗鞋業、AB服飾、匡通電子、帝元罐頭等項目進行了二期、三期擴建。

  堅持民生為重,全力推進社會建設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秭歸縣要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牢固樹立“解決民生問題是最大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績”的觀念,認真對待群眾呼聲,切實關心群眾疾苦。近年來全縣每年用于改善民生資金都在3億元以上,占年度一般預算支出的70%以上,農村生活環境、交通基礎設施得到根本性改善;興建了一批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發放了廉租補貼,有效解決了部分困難群眾的住房問題;通過政府購崗、社會騰崗、部門拓崗等形式,每年幫助2000多名“4050”人員實現再就業;啟動了特殊人群養老保險,實現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全覆蓋;自籌資金在全省率先啟動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并被列入國家第二批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縣;社會保險參保率達到96%,增速位居宜昌市第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6%,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0%以上。同時,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的思想,不斷加大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力度,完善縣、鄉、村三級排查調處網絡,建立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強化信訪工作責任制,重要疑難信訪案件實行縣級領導包案負責制。針對一批久拖不決、牽涉面廣、事關全局的群眾利益問題,以“縣委書記大接訪”活動為主線,深入開展“聽民聲、訪民情、解民難大走訪”、“四訪促和諧”等活動,切實解決了一大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從源頭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與此同時,加快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每年扎實辦好一批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實事,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擁護。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