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加速資源型城市轉型
2011-2-21 12:3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十二五”啟新,被稱為“鋼城”、“煤都”的唐山,毅然選擇了奮力突破發展過于依賴資源、能源的束縛,加快資源型城市轉型之路
唐山是我省工業重鎮,近年來,經濟總量一直占全省的1/5強,GDP、財政收入等經濟指標連續多年領跑全省。
放眼全國,唐山也是一座舉足輕重的工業城市——鋼鐵、煤炭、水泥、陶瓷等產業在全國均占有不小的比重;擁有唐車、唐鋼、開灤、冀東水泥等一批蜚聲國內外的特大型企業。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唐山地區生產總值在全國城市中名列第18位,在地級市中排名第4。
踏上“十二五”新的征程,被稱為“鋼城”、“煤都”的唐山,毅然選擇了奮力突破發展過于依賴資源、能源的束縛,加快資源型城市轉型之路。
從傳統產業大市邁向傳統產業強市
說起唐山,就不能不說鋼鐵。
“唐山是一座‘因鋼而興’的城市。”該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全市的粗鋼產能已經逼近6000萬噸,占全省總產能的一半,占全國的近1/10。
鋼鐵工業成就了唐山的輝煌,但也折射出唐山在轉型發展中的陣痛。“盡管近年來一直在加快推進鋼鐵工業優化升級,但目前,唐山還不是名副其實的鋼鐵強市。”有關專家分析。
這個判斷,一方面體現在產品上——在唐山龐大的鋼鐵產能中,普通產品居多,高端產品和王牌產品較少,且大多數產品處于價值鏈的低端。同時在鋼鐵工業的關鍵領域,也缺乏具有行業競爭力的核心技術。
鋼鐵工業是唐山傳統產業的典型代表。2009年,該市鋼鐵、化工、裝備制造等重工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94.8%。同時,低端產品較多,初級產品增加值占工業的80%,增長過于依賴物質資源投入,大而不強問題比較突出。
沒有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唐山實現資源型城市轉型將缺乏足夠的支撐,“鋼鐵之優”也將變成“鋼鐵之憂”。
“十二五”期間,在轉方式、調結構的征程中,唐山傳統產業將迎來面貌一新的變化。
“我們將按照控制總量、淘汰落后、聯合重組、技術改造的原則,推進鋼鐵產業向精深加工和產業鏈高端發展,打造精品鋼鐵基地。”唐山市委書記王雪峰說,這是鋼鐵大市著眼于轉型發展作出的歷史性抉擇。
近年來,唐山市淘汰落后產能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目前全市300立方米以下高爐已全部淘汰。按照規劃,到年底,唐山將徹底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1000立方米以上高爐將成為主力爐型,在全省率先實現裝備的大型化、現代化。“2010年,唐山將實施首鋼遷鋼等280個結構調整重點項目,年內精品鋼比重達到63%。”市長陳國鷹介紹,同時,通過深度聯合重組,到2015年,唐山全市鋼鐵冶煉企業將整合至5家企業集團,打造兩至三家千萬噸級大型鋼鐵聯合企業,精品鋼比例將達到80%,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鋼鐵強市。“十二五”期間,唐山水泥、化工等傳統優勢產業都將加快向產業高端挺進。按照規劃,唐山將以冀東發展、陶瓷集團等企業為龍頭,推進水泥、陶瓷等產業整合和技術改造,打造北方重要的新型建材基地。以曹妃甸工業區、南堡開發區、樂亭新區為依托,加快化工產業發展,打造全國重要的現代化工臨港產業基地。“在鋼鐵、化工、建材等升級的支撐下,唐山將完成從傳統產業大市向傳統產業強市的精彩嬗變,省域經濟中心的位置將得到進一步鞏固。”陳國鷹說。
加快發展第三產業,正煥發出無窮的活力
如果單純圍繞著鋼鐵、煤炭轉圈圈,唐山很難實現資源型城市的成功轉型。
在2010年10月開始的調研月活動中,王雪峰發現,一個結構性矛盾嚴重制約著唐山的轉型——在工業結構偏重的同時,第三產業發展嚴重滯后,成為唐山市加快發展和加速轉型的短腿。
2009年,唐山第三產業增加值占經濟總量的比重僅為32.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
放眼全國,唐山服務業發展緩慢的弊端更是顯露無遺,特別是現代服務業中的生產性服務業、旅游業、文化產業發展明顯滯后。2009年唐山旅游業收入僅為63.12億元,國內同類經濟規模的大連、寧波是唐山的9倍;文化產業增加值僅占經濟總量的2%,不足國內先進城市的30%。
工業結構偏重,第三產業嚴重滯后,這導致唐山經濟發展過于依賴資源、能源消耗型產業,造成節能減排壓力大,單位GDP能耗偏高。
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成為唐山加快轉型的突破口!
作為唐山煤炭行業的龍頭企業,開灤的物流產業發展引起了全國的關注。開灤集團董事長張文學介紹,2010年,開灤物流營業收入突破總收入的7成,煤炭主業則退居次席,實現了一個資源型企業的成功轉型。
發展物流產業,唐山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里近海臨港,處于交通樞紐位置,同時工業企業集中,是我國北方鋼鐵、煤炭、礦石和石化交易中心。
該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唐山已被確定為全國區域物流節點城市、全國流通領域物流示范城市,以此為契機,唐山將整合物流資源,壯大港口、煤炭、鋼鐵、商貿、農產品等專業物流,全力推進大型綜合性物流園區和物流重點項目建設,打造中國北方鋼鐵、煤炭、散雜貨、礦石和石化的物流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和全球煤炭采購配送中心。
按照規劃,一個個現代化物流園區即將脫穎而出,在唐山海港物流產業聚集區、曹妃甸物流產業聚集區、唐海曹妃甸新區臨港產業園區、唐山豐潤北方現代物流城、遷安北方鋼鐵物流產業聚集區等5個省級物流集聚區的支撐下,唐山將成為覆蓋冀東北,連接蒙西、晉北,兼顧東北縱深腹地的“冀東物流通道”。
在加快發展物流產業的同時,未來5年,唐山將著力發展金融、保險、科技研發、信息咨詢、市場營銷等現代服務業。并以唐山灣國際旅游島、清東陵為龍頭,以歷史文化旅游、生態觀光旅游、藍色海洋旅游為重點,推動旅游業大發展、快發展。
一個被重新發現和認知的寶藏,正煥發著無窮的活力。未來5年,第三產業將成為唐山產業格局中迅速崛起的新秀,年增加值增長將突破13%,到“十二五”末,第三產業占GDP比重將得到大幅度提升,成為支撐唐山轉型發展的重要力量。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突破資源、能源路徑依賴
在1月份召開的唐山市兩會上,一組數字,讓人很受鼓舞:盡管壓力較大,但2011年唐山市財政仍然安排科技專項資金1.7億元,比上年增長22.9%。
“科技創新是調結構、轉方式的中心環節。唐山作為一個資源型城市,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經濟發展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軌道。”王雪峰說,無論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還是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核心都離不開產業行業技術水平的提升。
近年來,科技創新能力相對較低,制約著唐山的轉型發展。
2008年,唐山全社會研發投入為27.13億元,占GDP的比重僅為0.76%,低于全國0.78個百分點,低于國內同類經濟規模城市1-2個百分點。同時,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僅占增加值的2%,低于全國、全省0.6和0.3個百分點;全市有市級以上技術中心、創新平臺63家,僅為國內同類經濟規模城市的50%;科技成果轉化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
科技創新是產業升級的強大引擎,只有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唐山突破發展的資源、能源路徑依賴才擁有更為堅實的基礎。
一批優勢企業率先發力:2010年,我國鹽化工龍頭企業三友科技活動投入3.53億元,累計實現科技增效4.39億元,形成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完成了從基礎化工企業向精細化工企業的轉型。
作為我國重點鋼鐵企業,“十二五”期間,唐鋼將堅持引進高端人才,加大科研投入,搭建自主創新平臺體系,加快研發汽車用鋼、造船用鋼等高端產品。未來的唐鋼,將成為我國重要的精品鋼材基地。
“未來幾年,唐山將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陳國鷹介紹,今年,唐山將突出推進電動汽車、循環經濟、高速動車組等10大科技研發中心建設,新培育建設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各類技術研發機構20家。
同時,圍繞做優做強精品鋼鐵、先進裝備制造、現代化工等重點產業的優化升級,年內,唐山將研究開發和引進示范一批新技術、新工藝,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全年轉化實施重大專利技術150項,申請專利、授權專利數量均比上年提高15%。
未來的唐山,將成為自主創新的高地:“十二五”期間,唐山市域內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將保持年均增長15%以上。到“十二五”末,唐山將建成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00家,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0家;同時在鋼鐵、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一批關鍵性的核心技術。在科技創新的有力支撐下,唐山將實現一個資源型城市的完美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