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倉儲與配送

誰為倉庫“安檢”?

2011-2-19 19:4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楊紫
    據報道,今年元旦前夕,長春警方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一郭姓男子出售假冒哈藥集團制藥廠的頭孢氨芐品牌藥品,數量巨大。接報后,民警立刻展開了偵查,從郭某租用的倉庫查出21種假冒品牌藥品,數量達11萬余盒。
    無獨有偶。1月2日,國家工商總局公布了一起利用物流倉庫藏匿、銷售假冒世界名牌的案件。據介紹,執法人員在這個位于江陰的某物流倉庫,查獲了近2萬件涉嫌假冒的世界一線名品,涉案金額在5000萬~1億元之間。數量之巨,令人乍舌。
    除此之外,倉庫違規存儲劣質食品、盜版光盤、假冒化妝品,甚至毒品的相關報道,也經常見諸報端。
    那么,為何倉庫違規屢禁不止?這些假冒偽劣產品又是如何進入倉庫的呢?倉庫建設者、管理者在接納租戶產品時,是否也需要“安檢”呢?
    “我們都是將倉庫整體租給客戶的,由客戶自行管理,我們只收庫房租金,無法對客戶存儲的貨物進行檢查。法律也沒這方面的規定啊。”北京某倉庫的一位負責人表示。事實上,這種現象在很多倉庫,尤其是中小倉庫普遍存在,也間接給某些違法犯罪活動提供了可能。
    倉儲作為物流行業的基礎設施,不僅關系到存儲貨物的安全,還關系到整個物流產業的市場秩序,更涉及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統計表明,我國目前從事倉儲業務的企業已經超過一萬家。試想,面對如此龐大的倉庫容量,如果監管方對其中存儲的貨物都一無所知的話,那后果簡直無法想像。
    所以,筆者認為,相關部門應及早出臺相關法律,對倉儲設施進行監管。這個監管方可以是政府相關部門,也可以是倉庫的建設者、管理者,或者其他的第三方機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