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制冷業為冷凍食品添“凍”力

2011-2-18 12:1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冷庫是保持冷凍食品的基礎設施,1955年,國內開始建造第一座貯藏肉制品的冷庫,2010年,農產品冷鏈物流規劃提出,2015年,全國冷庫總容預計量在現有880萬噸的基礎上將增加1000萬噸,一路走來,冷庫行業已從弱小到強大,從單一到多樣。

    已有20年風云史的冷凍食 -

品只是冷源使用的后來者。冷源發端于制冷空調業,在化工、醫藥等工業領域廣泛使用。而煙臺冰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煙臺冰輪)正是這個行業的領軍企業,其研發的新型高效螺桿制冷壓縮機在制冷行業具有里程碑意義。

  背景 
    高端技術市場長期被國際品牌壟斷,制冷行業最先和工業牽手。

    從1959年試制仿蘇聯技術的活塞式制冷壓縮機后,煙臺冰輪開始進入制冷行業。
壓縮機之于制冷空調,好比發動機之于汽車,心臟之于人體。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制冷系統對壓縮機技術和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

    就像機械工業的很多產品,國內中央空調的核心技術長期以來處于跟隨者的地位,鮮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

    按照工作原理區分,中央空調的核心部件壓縮機分為溴化鋰、螺桿冷水機組和離心式冷水機組。在溴化鋰機組生產領域,遠大、雙良等先行者成為世界性的強勢企業,在離心式冷水機組生產領域,因其技術含量較高,至今仍掌握在國際跨國公司的手中,剩下的螺桿機組,成為煙臺冰輪、大連冰山等企業的競技舞臺。

    在眾多結構型的壓縮機中,螺桿壓縮機由于能耗低、壽命長、制冷量可以實現無級調節等優點,被世界各大制冷巨頭作為主導機型不斷研發改進。由于螺桿壓縮機技術含量高,過去世界上只有5個國家能夠研發生產。中國制冷行業大多數企業苦于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多年來一直在生產低端產品或者進口國際知名品牌的制冷壓縮機進行組裝,中國大中型工業冷凍站等高端市場長期以來均被國際知名品牌壟斷。

    轉變
    煙臺冰輪轉子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煙臺冰輪作為有著多年歷史的制冷企業,敢為天下先,開始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

    2001年,煙臺冰輪與西安交通大學聯合研發新型高效螺桿壓縮機,在轉子型線設計、孔口位置優化和過程計算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開發出的螺桿壓縮機設計計算軟件SCCAD,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鑒定,并陸續引進世界頂級水平的高精度、高性能美國三坐標測量儀、日本牧野公司加工中心和國內第一臺英國HOLROYD公司轉子磨床,實現了螺桿制冷壓縮機的專業化、精細化、大規模批量生產。

    2002年5月,冰輪1號、2號、3號轉子型線獲國家專利。

    轉子之于螺桿制冷壓縮機,既是功能部件,更是關鍵部件。它的制造有標準,但精確度卻可以說沒有止境。專家介紹,螺桿制冷壓縮機的關鍵技術在于轉子型線設計,曾經是發達國家的專利。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創新,煙臺冰輪的轉子型線精度提高到±0.005mm,實現了關鍵部轉子型線的專業化生產。

    煙臺冰輪的螺桿制冷壓縮機先進性的最主要指標能效比COP值(制冷效率)均達到或超過了國際知名公司的同類產品水平成為中國螺桿壓縮機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其同比COP值提高了6.7%,意味著一臺制冷壓縮機每年可節省10萬元的電費,噪聲下降了5~10dB(A)。 

    在為280多家大型工業企業配套的、以螺桿制冷壓縮機為核心的制冷設備系統中,煙臺冰輪產品的節能優勢十分突出,按年產螺桿壓縮機3000臺計算,平均每臺冷量1000千瓦,年工作8000小時計算,能為用戶節電5.2億千瓦時。按電價0.65元計算,節省3.38億元的電費。

    2005年,中國制冷學會將2004年度評選的唯一一個科技進步一等獎頒給了煙臺冰輪。時任協會副秘書長尚世任說螺桿制冷壓縮機從技術起步上比國外同行差了15年左右。但煙臺冰輪縮小了這種差距,已經有了替代進口的壓縮機產品。“拿轉子來說,當初我們的企業都不知道其外形是什么,但是今天我們企業的產品不僅能滿足國內市場的需要,而且都有大量產品出口。”

    2005年9月,“冰輪”牌螺桿制冷空調機組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評定為“中國名牌產品”。

    2006年,“冰輪”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2007年煙臺冰輪螺桿壓縮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8年煙臺冰輪新型高效螺桿壓縮機研究與開發被列為國際火炬計劃,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進步獎。

    發展
    節能環保成為制冷行業熱門話題
    近些年,節能環保成為制冷行業探討的熱門話題。從1987年蒙特利爾議定書,限定了對臭氧層破壞的CFCS(氯氟烴)相關制冷劑的使用,到1997年《京都議定書》削減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節能環保越來越被世人關注。

    從《京都議定書》開始,世界各國開始尋找一種對大氣、氣候和人類生態環境沒有影響,并且環保、節能、廉價、安全的制冷劑。

    二氧化碳這種溫室氣體開始作為一種天然制冷劑被世界各國關注。在食品加工及冷藏和化工制冷、空調領域,發達國家已全面展開二氧化碳制冷研究,一旦攻克該技術,我國作為能源消耗大國,屆時將會處于十分被動的局面。

    此時,煙臺冰輪又主動扛起這個歷史重任,開始了二氧化碳作為制冷劑技術的基礎研究。

    2005年,經過長期大量的技術研究與儲備,煙臺冰輪正式為一種新型環保工質為制冷劑的“NH3/CO2螺桿復疊制冷系統”立項。

    由于該項目的研發技術處在世界前沿,在研發過程中必定會遇到不少困難,但是煙臺冰輪經過近兩年的反復實驗,取得了比世界同類產品制冷效率高出4%的成績。

    2008年10月,該系統順利通過中國制冷空調行業專家組鑒定驗收,并填補了國內空白,樣機性能指標達到并超過世界先進水平。該系統具有8項發明專利、10余項實用新型專利,具有環保、安全、節能的特點。

    最終,“NH3/CO2螺桿復疊制冷系統”為煙臺冰輪拿下了第二個“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同時,“系列開啟式單機雙級螺桿制冷壓縮機”也再次獲得這一殊榮。而早在2001年,煙臺冰輪研發的“谷物冷卻機”已經榮膺過這一獎項。

    這并不是全部。近兩年,煙臺冰輪研發的“單機雙級螺桿壓縮機組及應用方法”獲第十一屆中國發明專利優秀獎;承擔并完成了3項國家標準的制定;在-120℃復疊制冷系統、螺桿空氣增壓機、飛機風洞實驗等戰略產品的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試制成功LG40BM大型螺桿壓縮機……

    未來
    制冷行業和冷凍食品行業比翼雙飛
    1990年,伴隨著三全湯圓的誕生,速凍食品和制冷行業也開始牽手。速凍食品走過20年,冷庫也在這個行業的推動下進入更多人的視野。

    與國外相比,我國冷庫的潛在需求巨大,如我國現有冷庫容量有900萬噸左右。而美國則有2200萬噸的冷庫,中國人口是美國的五倍,我國冷庫的冷藏能力只能滿足食品總產量的20%~25%,與發達國家冷藏能力滿足食品總產量的70%~80%相比,有很大的提升潛力。

    同時,我國的冷庫分布極不均勻,主要集中在一些較為發達的地區,比如環渤海經濟區、東部沿海地區、南部兩廣地區。而且冷庫存在空間利用率低、周年利用率低、部分冷庫設計不盡規范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制冷系統維修措施不力,設施設備老化嚴重、自動化控制程度低等弊端。 

    令人欣喜的是,2010年7月2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按照規劃,到2015年,建成一批運轉高效、規模化、現代化的跨區域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較強資源整合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企業,冷鏈物流核心技術將得到廣泛推廣,并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設施裝備先進、上下游銜接配套、功能完善、運行管理規范、技術標準體系健全的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體系。我國計劃到2015年將全國冷庫總容量在現有880萬噸的基礎上增加1000萬噸,建成一批效率高、規模大、技術新的跨區域冷鏈物流配送中心。

    這個訊息給致力于轉型服務型企業的煙臺冰輪帶來很大動力。從1998年建造了當時國內最大的肉類加工項目——臨沂金鑼一期萬噸冷庫到現在,煙臺冰輪在冷庫領域具備了強大的規模和技術優勢,并且游刃有余,已經先后和西安華圣果業、好當家集團水產、東方海洋水產、魯花食品、青島愛通、鑫海豐水產、福建圣農食品、陜西恒興果汁、杭州■康冷飲等企業有項目合作。

    如今憑著技術優勢和服務角色的定位,煙臺冰輪為方興未艾的冷庫發展發力助威。

    轉型
    由生產制造商向生產服務商轉變
    在制冷行業技術創新領域不斷領先,煙臺冰輪并不滿足。2010年1月,冰輪集團發出訊息:加快推進由生產制造型企業向生產服務型企業的轉型。

    目前我國多數制造型企業均屬于傳統生產經營型企業,以賣出產品為最終目標,以回款作為銷售終點。冰輪集團與國內眾多企業一樣,經營業務位于價值鏈的低端。然而,這已經遠遠滯后于世界制造業的發展。

    所謂的生產服務型企業,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以賣產品為手段,為用戶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解決方案。賣產品只是更高層次營銷的開始,只能給企業帶來很少的利潤,而在后續的服務中可獲得高于銷售產品數倍的回報。

    中國目前正處于工業化前期向中期轉變的關鍵時期,工業化的發展尤其是制造業為生產服務性業務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改變以往“重生產、輕服務”的觀念,這是遲早要做,越早越好的事。

    早在幾年前,煙臺冰輪已率先開始了建立企業服務模式的探索。

    2004年,冰輪技術服務公司成立,這在該企業的發展史上,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
然而如何建立適合中國市場、適合本土企業的服務模式,是個鮮有人涉及的難題。煙臺冰輪創造性地將以營利為目的的服務業務與傳統的“三包”期內的免費售后服務劃分開來,單獨成立技術服務公司,目的就是為了改變以往“為了銷售而服務”的簡單服務模式,并將后續增值服務作為未來企業新的業務和利潤增長點進行重點培育。

    “從冷庫前期的規劃、建造到后期的維修,包括技術人員的上崗、培訓,全部由技術服務公司負責,是一條龍服務。”煙臺冰輪市場部經理王立群告訴記者。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