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部分快遞價格與服務質量成反比
2011-2-17 12:2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這兩天至少有四個朋友通過QQ或者電話向我抱怨,主題都只有一個:你快發揮一下媒體的作用,好好批評批評快遞,太不像話了。因為不少快遞員回家過年,快遞不收貨,晚點送貨,這都在理解范圍內,郁悶的是服務質量下滑速度之快,超越了人的承受能力,不少在這段時間和快遞打了交道的人都有兩個普遍反映:第一是憤怒,恨不得把封條貼上快遞公司大門;第二就是堅決控制在網上的購買欲,惹不起此時的快遞,就暫時回避一下吧。
在濱江大學城讀書的一位小姑娘,就等著收了送到寢室的快遞好放假回家,結果先是快遞不肯送貨上門,非得讓小姑娘自己去拿,等著小姑娘下課跑到快遞中轉站,結果遇到鐵將軍把門,第二天接著打電話給送貨員,被一通訓斥,“你沒事要這么多快遞做什么,不就是淘寶嗎,別有事沒事的上網購物,不送了。”小姑娘憤怒地向快遞公司投訴,打了20多個投訴電話,統統沒有人接,不知道是接熱線的工作人員也回家過年了,還是電話被打爆,索性不受理投訴業務。
雖然快遞還是把東西送上門,不過還劈頭蓋臉附加了一頓責罵。小姑娘委屈極了:“他說我煩也就算了,說要打我但沒落實也算了,居然還罵我更年期到了,我才過了青春期幾天呀。”
另一位投訴的朋友秦姐姐是做服裝生意的,去年開起了網店,這兩天在快遞那吃的苦頭,編排起來簡直就是一段段聲情并茂的相聲段子,沒上春晚是全國人民的損失。
她一個在黑龍江的客戶要求快遞送一個郵件,打電話去咨詢,一位“非常好心的”工作人員告誡她說,雖然規定是收25元,但萬一那邊工作人員多收個10元、5元的,也不算什么事,勸她要有心理準備。順帶的送貨條件還有:請送件上門,我們沒空來拿,什么時候送到不能保證。
快遞人員要求理解:特殊時期當然要有特殊政策,年前能有人送貨就不錯了,還抱怨什么。于是秦姐姐果斷決定,算了,這么屈辱的快遞條約咱也不簽了,大不了這筆生意不做了,除非賣家肯付EMS的賬單。
秦姐姐說,快遞行業魚龍混雜,就看你的貨遇到的誰送,最差的人送電腦拆硬件,送吃的要先品嘗,雁過拔毛且無法追究責任。遇到好的快遞員,年前的非常時期晚上十點還在送貨的,簽收的時候你眼淚都能掉下來。
秦姐姐的一句氣話說得很有道理:別看你現在讓我少單生意,今年我再也不叫你這公司快遞了。這么多快遞公司,你不待見我,我還不待見你了。
沒錯,投訴電話出不了氣,還能用腳投票呀。很多60年生人還在想念當年無論是海角七號的難解地名,或者是臺風大雪的惡劣天氣使命必達的老郵政投遞員,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疾風知勁草,越是這樣缺人、路況不好的關鍵時刻越是能體現這家快遞的牌子亮不亮,別去羨慕人家三四萬一個月的收入,還不是一點一滴的生意積累而來。這個時候你讓買家難受一回,賣家能讓你一輩子接不到他的生意,這個算盤“快遞人”重新打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