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商服務正成為信息經濟重要基礎設施
2011-2-11 18:1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國際金融危機后,全球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展開,在信息經濟時代,基礎設施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呈現出明顯的“乘數效應”,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遠超工業時代。當前信息經濟的主題是大規模整合并應用信息,而電子商務服務業正在成為中國信息經濟重要的基礎設施。
經過10年的發展,會聚海量生產信息、交易 -
信息與消費者信息的電子商務服務業已經成為目前國內信息經濟的重要生產要素。淘寶網是中國電子商務服務業的典型代表,2010年,淘寶網注冊用戶數達到3.7億,在線商品數達到8億,每天最多有6000萬人訪問,平均每分鐘出售4.8萬件商品,單日交易額峰值達到19.5億元,分別超過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社會消費品零售單日額。
展望“十二五”,電子商務將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電子商務服務業在降低社會交易成本、促進社會分工協作、增加社會創新機會、提高社會資源配置效率以及促進新商業文明發展這五個方面的作用顯著:將有效增加就業,促進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轉型,提升產業結構競爭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因此,作為信息經濟的基礎設施,電子商務服務業將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
電子商務服務業
促進傳統經濟變革
電子商務服務業的社會經濟影響作用呈現出一個螺旋上升的發展路徑,具體表現為降低社會交易成本,促進社會分工協作,引爆社會創新,提高社會資源配置效率。
社會交易成本降低是電子商務服務業帶來的一項關鍵價值。除了傳統意義上的信息成本、營銷成本及渠道成本之外,電子商務服務業在信用成本、物流成本與交易時間成本的降低上也具有顯著作用。以電子支付為例,支付寶平臺日均處理400萬筆交易,其中80%來自網銀。如果通過線下進行,需要2萬個銀行柜臺和每年100億元支出。
電子商務服務業促進了社會分工協作。交易成本的下降將促進企業整合享用外部優秀的專業化服務,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發揮自身核心競爭力和增強企業對環境的迅速應變能力的目的。電子商務服務業降低社會交易成本的過程,也是傳統產業重構價值鏈的過程,新的職業類型和協作模式不斷涌現。
電子商務服務業還增加了社會創新機會。對服務商及個人創業者的大量訪談表明,電子商務服務使企業從商業流程中解放出來,專注于客戶需求和產品創新。這些創新主要體現為產品創新、營銷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服務創新和金融創新。
電子商務服務業能夠提高社會資源配置效率。在電子商務服務業的支撐下,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個人創業者都可以通過外包、采購、戰略合作等方式,與供應鏈不同環節的合作伙伴建立起廣泛而緊密的聯系,有效整合人力、技術、生產與資本等社會資源,高效率為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
電子商務服務業
深刻影響社會經濟
快速發展的電子商務服務業正在給整個社會經濟帶來深遠影響,主要體現為:電子商務服務業能夠有效增加就業,擴大內需,提高產業結構競爭力,并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作為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電子商務服務業在拉動就業方面成效顯著。首先體現在電子商務服務業在推動企業電子商務化方面,研究發現,截至2010年年底,阿里巴巴B2B平臺涉及中小企業專業電子商務人員已達到1520萬。其次,淘寶網靈活的在線購物方式創造了一個海量的賣家群體。根據中國目前的實際收入水平和物價狀況,把月收入2000元作為充分就業的標準,至2010年12月,通過淘寶網實現直接就業的人數為182.3萬人,并帶動了超過500萬個間接就業機會。預計,2012年淘寶在線購物平臺將給社會帶來超過300萬個直接就業和超過1000萬個間接就業機會。此外,淘寶網還大大推動了衍生電子商務服務就業和第三方物流的就業。
在擴大內需方面,電子商務服務業不僅為國內消費者提供了海量的價廉物美的商品、服務,而且有效幫助中國企業實現了“出口轉內銷”的轉型。電子商務服務業的巨大潛能已經開始釋放,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網民在線購物交易額達到472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0%。預計,2014年中國網民在線購物交易額將突破2萬億元。
電子商務服務業對社會經濟的影響還體現為提高產業結構競爭力。電子商務服務業將更廣泛地滲透到生產、流通、消費、服務等各個領域,不僅為大規模定制與柔性制造提供了基礎,也進一步改變了傳統的企業生產組織形態、經營管理模式和消費服務理念,支持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各行業的資源優化配置。
研究發現,電子商務服務業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以淘寶為代表的電子商務平臺為中西部企業及商家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淘寶網中西部地區網購增速已超過沿海地區,電子商務正成為縮小東西部差距的有效途徑。同時,農村電子商務也在這一推力下迅猛發展。淘寶不僅為超過1億的農村網民提供了價廉物美的商品,還有效帶動農村創業者致富,創造了農村電子商務的“沙集模式”。
但目前電子商務服務業的發展還存在較多挑戰:電子商務服務業的整體水平參差不齊,行業成熟度不高;物流配送的速度和服務質量已成為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瓶頸”;中國商業誠信體系的完善依然任重道遠;中國中小企業的信息化相對滯后,不同行業和區域間發展極不平衡;與電子商務服務業配套的部分法律、法規仍落后于行業的發展。政府部門應大力支持電子商務服務業的發展,積極扶持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充分認識和利用電子商務服務業對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如果政府扶持得力,這一產業將為整個國民經濟帶來超出預期的積極反饋。從長遠來看,電子商務服務業有望成長為信息經濟時代支柱性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