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煙臺保稅港區 政策“高地”凸顯磁場效應
2011-1-8 10:4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保稅港區是目前我國對外開放政策最優惠、功能最齊全、通關最便捷的特殊經濟區域。這個含金量極高的“聚寶盆”,對區域經濟的輻射和拉動作用不可低估。2009年煙臺保稅港區成功獲批,這是全國第十三家、省內第二家保稅港區,也是全國第一家以出口加工區和臨近港口整合轉型升級的保稅港區。經過緊張籌建,目前各項功能趨于完備,即將開關運作,其“政策高地”效應,必將成為煙臺經濟社會發展的又一強力引擎。
走進煙臺保稅港區,記者看到,正在為企業代辦進出口手續的報關員李榮忙得不可開交,他告訴記者,自從利用保稅港區平臺開展保稅物流業務,各公司出口業務量一路攀升,但業務花費不升反降:“以前辦理即進即出業務需要輾轉境外才能退稅,現在家門口的保稅港區就能直接退稅,從時間上、運輸成本上都為企業節省很多費用。我們代理的企業每年2000萬美元的出口額來算,財務費用節省上百萬元。”
作為保稅港區最基礎和最核心的功能,保稅物流功能給從事國際采購、配送和進出口分撥的企業帶來不小的實惠。我市眾多電子信息企業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種類型號繁多,而且供貨商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到達國內市場的海運周期長,很難滿足生產廠商的需求。現在,通過保稅港區,這一問題便迎刃而解。煙臺海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姜瑞敏:“這樣,公司就可在保稅港區設立物流分撥中心,將采購的原材料及零部件集中存放在保稅港區,再按企業生產需要進行分流,采用分批入區、集中報關的方式,既緩交了海關各項稅收,又降低買家風險和資金負擔,還節約運輸和配送成本,物流成本大大降低,推動了生產效益最大化。”
煙臺保稅港區的設立不僅讓企業享受到現代化、國際化的物流服務,而且將有力地推進煙臺港建設現代化國際性港口的進程。
作為我市進出口貿易的“橋頭堡”,煙臺港是連接東北三省、環渤海經濟圈的門戶之一。此前由于港區不具有保稅功能,致使相當一部分國際進出口貨物到其他港口中轉。而煙臺保稅港區設立后,“港區一體化”、“前港后區”的優勢格局,勢必將煙臺港的集裝箱運輸裝卸功能與貨物的國際中轉、配送、采購、轉口貿易、出口加工業務,以及與國際航運配套的金融、保險、代理、理賠、檢測等服務業務互相延伸滲透,有效結合,破解港口發展瓶頸;同時,煙臺口岸在保稅港區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將大大簡化船舶進出港手續,提高集裝箱運輸效率,形成與青島、天津、大連合作競爭的優勢。煙臺港集團公司副總裁張韶綱:“煙臺保稅港區的設立,使煙臺港在地理位置的優勢下,插上了政策的翅膀,為區內腹地經濟與世界經濟的交流構筑起了“通達立交”,將有力吸引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要素集聚,使港口的價值被深度開發。2011年,保稅港區的10個碼頭泊位將全部投入運營,到時煙臺港吞吐量整體規模將會增長22%,十二五期間,煙臺港將發揮保稅港區的政策利好效應,加快發展步伐,預計十二五末,港口吞吐量將達到2.3億噸,完成億噸大港向一流強港轉變。”
站在煙臺保稅港區通關中心樓頂俯瞰,港區全貌盡收眼底。這個不起眼的彈丸之地,正在聚集起煙臺新的發展活力。煙臺保稅港區管委會主任于華文:“保稅港區的誕生,使我們在新一輪的對外開放中搶占了政策的高地,在煙臺1.3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它只是一個點,但是用好這個“點”,就能起到以點帶面、以點活面、四兩撥千斤的功效,推動我們煙臺在新一輪發展中走上又好又快的軌道。”(記者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