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11-1-8 0:5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物流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黨中央、國務院對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一直高度重視,并將其作為吸納就業、促進生產、拉動消費以及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增強國民經濟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和措施。2001年,國務院6部委聯合出臺了《關于加快我國物流發展的若干意見》;2004年8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會同商務部等9部門印發了《關于促進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意見》;特別是2009年3月,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促進物流業平穩較快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國務院又發布了《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從而促進我國物流管理體制改革取得新的突破、鼓勵物流業開放發展的政策措施不斷深化,使現代物流業正在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國務院《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發布以來,我國物流業有什么新的進展,出現了哪些積極變化,下一步還需要做什么工作?記者日前采訪了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
記者:《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是我國物流業第一個全國性的專項規劃,也是十大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惟一的服務業規劃。《規劃》出臺近兩年來,對我國物流業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何黎明:《規劃》的出臺,對于推動物流業發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一是確認和提升了物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兑巹潯烽_宗明義:物流業是融合運輸業、倉儲業、貨代業和信息業等的復合型服務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領域廣,吸納就業人數多,促進生產、拉動消費作用大,在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增強國民經濟競爭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二是極大地提振了業內人士的信心!兑巹潯丰槍ξ锪鳂I發展的實際,明確了“建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以物流服務促進其他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提出了十項主要任務、九項重點工程和十條政策措施,給物流業以很大的支持和鼓舞。三是扭轉了物流業運行指標下滑的局面。2009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和物流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7.4%和7.3%;2010年,預計增幅在20%以上和15%左右,基本上恢復到了國際金融危機以前的水平。主要是我國經濟總體回升向好的推動,也是貫徹落實《規劃》的必然結果。
記者:《規劃》的發布、實施,使我國物流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政府有關部門相繼制定、發布了一系列支持、鼓勵物流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何黎明:《規劃》出臺以后,政府有關部門做了大量工作。一是研究出臺政策,國家發改委牽頭制定了《落實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部門分工方案》,并牽頭成立了落實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工作小組,把《規劃》涉及到的58個問題,分解落實到33個部門和4個行業協會。之后,由國務院辦公廳參加,組織了較大規模的物流業政策調研。二是多渠道設立專項資金。國家發改委設立了支持符合《規劃》“九大工程”建設的專項資金,財政部安排“農村物流服務體系發展專項資金”和“服務業功能集聚區”等專項資金,商務部、供銷總社等都有類似的專項資金。這些項目資金的下達,有效帶動了地方和社會投資,支持了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三是制定專項規劃。《規劃》提出制定七個專項規劃,其中《糧食物流專項規劃》、《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和《2009年-2011年物流標準專項規劃》已編制出臺,《應急物流專項規劃》、《物流園區專項規劃》和《商貿物流業發展專項規劃》的起草制定工作接近完成。
此外,各有關部門都有支持政策出臺。如,國家發改委牽頭的全國現代物流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布了《關于促進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的意見》。商務部下發了《商務部關于開展流通領域現代物流示范工作的通知》,已在全國范圍內評審命名了46個流通領域現代物流示范城市。國家發改委、國家稅務總局繼續擴大稅收試點,試點企業總數已達593家,有效解決了這些企業營業稅重復納稅問題。交通運輸部等部門聯手促進甩掛運輸和農村郵政物流發展,甩掛運輸試點工作已經推開。工信部組織力量研究起草了《運用信息技術提升改造物流業的政策措施》,編制了《物流信息化發展規劃(2010—2015)》。海關總署推動分類通關改革試點。國家民航局提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航空貨運發展的政策措施》。國家郵政局先后發布了《郵政普遍服務管理辦法》、《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等規章。工商總局也出臺了政策措施規范物流市場秩序。國家開發銀行對重點物流企業和項目給予戰略性融資服務。各級地方政府絕大多數制定規劃、出臺政策、設立專項資金,物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有了很大改善。
記者: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物流與采購行業綜合性社團組織,是全國現代物流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及落實《規劃》工作小組成員單位。多年來,中物聯在推動中國物流業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配合《規劃》的出臺和實施,中物聯做了哪些工作?
何黎明:《規劃》出臺以后,中物聯積極協助和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工作。首先,是進行解讀和宣傳。二是開展調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議。聯合會組織調研組深入珠三角、長三角和中部地區進行調研,并派人員參加了國家發改委組織的調研活動。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提出了關于稅收、交通、投融資、物流企業、物流園區和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等六個方面的“60條”政策建議,為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具體政策提供了基礎材料。三是積極參與專項規劃的研究起草工作。中物聯受有關部門委托,承接了《規劃》提出的七個專項規劃中四個專項規劃的研究起草工作。四是參與項目評審。到目前,經聯合會匯總推薦,國家稅務總局批準的稅收試點物流企業接近600家;聯合會參與的專項資金項目評審已有1000多個;聯合會向國家開發銀行推薦,重點企業和項目獲得貸款超過100億元;聯合會組織評審的A級物流企業總數超過了1000家。
記者:下一步,落實和實施《規劃》還要做哪些工作?
何黎明:《規劃》實施近兩年來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我們也發現,《規劃》提出的具體政策落實情況不夠理想。盡管有些地方、有些部門局部性的政策都在推進,但業內普遍盼望的全國性的落實《規劃》的政策“細則”尚未出臺。不僅一些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還出現了許多新的問題。一直困擾物流業發展的老問題,如物流運作環節稅率不統一,稅負偏高的問題;城市交通管理與物流業發展的矛盾問題;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用地和融資問題;物流企業網絡化經營和“走出去”的問題等亟待解決。主要是現行政策思路不適應物流業一體化運作和網絡化經營的發展趨勢。當然,也有物流企業自律和物流市場秩序等方面的問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物流業涉及部門多,協調難度大,缺乏一個明確的主管部門。因此,物流業的產業地位難以在具體的經濟管理工作中落實。
在“十二五”規劃開始的時候,物流業將會積極努力,同時對全面落實《規劃》提出的具體政策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