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二環八射”提前十年竣工 高速路貫通38區縣(圖)

2011-1-4 9:3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這是千百年來重慶交通的寫照。“開門就是山,抬頭就是坡,邁步就是坎。”正是這種大山大水的獨特地形,重慶人對交通暢通有了更多的渴求。 
  基礎差、修路難,通與不通的巨大差異,交通改善帶來的生活變化特別明顯。“如今,如果問山城市民直轄后重慶變化最大的是什么,十有八九都說是交通”。去年,隨著民心工程——渝湘高速公路黔江至秀山洪安段、渝宜高速公路云陽至巫山段通車,重慶高速公路里程達2000公里,提前10年完成的重慶高速公路網,徹底改寫了千年“蜀道難”的歷史。高速路貫通全市38個區縣,如巫山至主城就只需4小時。按計劃,到2015年,重慶高速公路將再增1000公里,總里程達到3000公里。 
    38區縣4小時內可到主城 
  翻開重慶地圖我們發現,這個年輕的直轄市90%都是山地或丘陵。都市經濟發達區、渝西經濟走廊、三峽庫區和渝東南少數民族地區之間,無不被崇山峻嶺、大江大河所阻隔。 
  經歷4年艱苦施工,克服諸多建設難關的黔江至秀山高速公路和云陽至巫山高速公路,終于在去年國慶前通車。它們的通車,意味著重慶“二環八射”高速公路全面完工,由此構筑起了“4小時重慶,8小時周邊”的路網主骨架。 
  目前,“二環八射”高速路網覆蓋了全市除城口、巫溪以外的38個區縣(自治縣),從主城到這38個區縣均能夠在4小時內到達。 
  “二環八射”提前10年建成 
  修建高速公路,化天塹為坦途,緩解以致消除交通“瓶頸”制約,其實一直是直轄后重慶市委、市政府面對的首要大事,每年都是民心工程之一。 
  一系列高屋建瓴的決策,一連串卓有成效的舉措,在改寫“蜀道難”的歷史中寫下濃重的一筆:從“五年變樣、八年變暢”到“八小時重慶”,到“交通規劃提速十年”,再到“一小時經濟圈帶動兩翼”,再到“暢通重慶”、“構建大西南綜合交通樞紐”,重大戰略決策一脈相承,環環相扣;一力貫之,步步推進。 
  市交委主任滕宏偉說,在廣大交通人的努力下,“二環八射”高速公路30個項目的前期工作,均在2003年至2005年2年時間內完成。2005年底,“二環八射”全面開工并于去年完工,至此,全市提前10年建成總里程2000公里“二環八射”高速公路網,且密度達2.46公里/百平方公里,居西部地區第一。 
  道路不斷延伸,往來各地更加便捷,耗費在路上的時間越來越短,讓人感覺重慶的面積似乎變“小”了。 
    長江上游交通樞紐成型 
  “重慶高速公路,在業內被稱為‘橋梁博物館’、‘隧道博物館’、‘地質博物館’。”高速集團董事長李祖偉介紹,重慶“二環八射”2000公里高速公路共建設橋梁1420座,打通隧道187座,單洞超過3公里的特長隧道36座,特大橋64座。其中,渝湘高速、渝宜高速項目橋隧比例普遍超過50%,個別項目高達70%。 
  施工難度大,導致重慶高速公路建設成本高,平均每公里造價為平原地區的3倍以上。“二環八射”總投資近1300億元,其中省際出口通道達到10個(其中四川6個、湖北2個、湖南1個、貴州1個),到周邊省會城市貴陽、西安、昆明、武漢、長沙的時間,縮短至8個小時內,長江上游交通樞紐基本成型。 
    影響 
    秀山土雞 
    4小時“飛”進主城 
  直轄之初,全市出口公路大通道少而不暢,縣際干線公路里程少、等級低、路況差。從主城驅車到最偏遠的秀山,需要兩三天時間。如今,高速公路帶來的滾滾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正在彌補這些地區的區位劣勢。橫貫渝東南五區縣(武隆、彭水、黔江、酉陽、秀山)的渝湘高速,給這個重慶最大的少數民族聚居區帶去了福音。 
  秀山養雞大戶陳悅說,他養了上萬只土雞,以前幾乎只能在秀山縣城和周邊區縣銷售,如今渝湘高速通車后,秀山4小時可以抵達主城,味美的秀山土雞因此可以早上出欄,中午就能擺上主城市民餐桌。“從國慶通車后到現在,銷量都翻了一倍。”陳悅說,一只土雞大約能賺5元到10元,10000只雞最少可以賺50000元,比外出打工強得多。 
  “養牛為耕田,養豬為過年,養雞為賺幾個鹽巴錢。”過去秀山農家房前屋后散養的不起眼的土雞,現在已變成人們眼中的“金鳳凰”。據悉,秀山縣去年出欄土雞約600萬只,比前年增加100萬只。以每只土雞40元的市價計算,將創造出2.4億元的產值。 
  交通便捷還帶來了旺盛的人氣。離黔江縣城20公里的濯水古鎮,以前冷冷清清,如今每到周末,人來人往,到處停滿了渝A、渝B打頭的轎車,主城市民開始把這個曾經“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古鎮,作為周末休閑的好去處。古鎮上樊家大院的老板娘談起火熱的“周末旅游經濟”,就眉飛色舞抑制不住那喜悅之情。 
  高速公路沿線的酉陽也看到了希望。酉陽目前正在啟動新一輪的擴城戰略,在原來約7平方公里城區的基礎上,計劃向龍潭、麻旺擴張。規劃中,老城將成為休閑旅游城市,新城發展為政治文化中心。目前,新老城間快速通道已投入建設,約7平方公里的新城,已在龍麻大壩上劃出紅線,路網、管網鋪建工程正緊張展開。“可以預計,古州酉陽將徹底變樣。”酉陽縣委書記陳勇自信地表示。 
    巫山老船工 
    開農家樂增收一倍 
  對高速公路的期盼,深處渝東北的巫山人遠比渝東南的秀山人更加渴盼。巫山縣交通局長陳恭福說:“酉秀黔彭至少有條渝懷鐵路,可巫山以前什么都還沒有,都盼這高速公路早點通車。” 
  高速路通了,巫山離主城近了。而上世紀80年代,從巫山到重慶,需要36個小時:下午1點坐班船,要第三天上午11點才能到。“要是遇到大霧,什么時候能到還是個未知數。”實施“8小時重慶”后,到重慶,要走600多公里的渝巴路,這條路彎多坡陡,通常要走10來個小時。“若遇堵車,還得繞巫溪、開縣,20多個小時到重慶是常事。” 
  如今,巫山到主城區,4小時即可。主城的市民要去巫山看三峽紅葉,也能朝發午至了。在巫山小三峽當了20多年船工的王彬福,也因為高速公路通車而受益。他去年在縣城旁開了一個農家樂,有10多個床位。去年紅葉節期間,他的農家樂天天爆滿,收入比前年多了一倍。 
  渝宜高速也讓奉節嘗到了甜頭,奉節臍橙遠近聞名,但受運輸條件的限制,銷售一直局限在西南地區,僅有少量流入東部和沿海發達地區。奉節縣委書記謝禮國說,通過方便、快捷的高速路,奉節農產品不僅大規模進入主城,甚至南京、上海都能見到奉節農產品的身影。 
    點擊 
    全市農村公路達10萬公里 
    路網密度居西部第一 
  除了高速路提前10年完成“二環八射”,緩解主城堵車、鄉鎮公路建設也成效顯著。去年,主城新修建了47公里道路,讓交通情況大大改觀。同時,到去年,全市855個鄉鎮、8741個行政村公路已全部貫通,全市農村公路里程達到10萬公里,路網密度居西部第一。 
    城市道路 
    竣工47公里主城更暢通 
  主城區的城市道路在去年也有很大改觀,嘉悅嘉陵江大橋、凌空大道、觀鴻大道等17個道路項目竣工,讓城市交通變得更通暢。 
  去年竣工的道路共有47.7公里,包括服務于西永綜保區的曾家連接線、凌空大道,位于兩江新區的嘉悅嘉陵江大橋,以及為主城緩堵的嘉華大橋北延伸段、觀鴻大道、南坪會展市政道路等項目。 
  同時,還新開工了機場路改造、同茂大道、機場專用快速路北段等11項新建和改造道路項目,共51.6公里,新開工空港東路、余松路等4座立交。 
    農村公路 
    全市鄉村全部通車 
  去年底,全市最后一個鄉鎮公路項目——巫山縣官陽鎮至當陽鄉公路改造工程建成通車。至此,全市855個鄉鎮、8741個行政村的農村公路通暢率和通達率均達100%,實現了“雙百”目標。 
  “十一五”期間,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將農村公路建設納入“民心工程”,5年來累計投資超過400億元,是“十五”期間的15.6倍。去年,新改建農村公路8000公里,安裝公路防撞護欄1000公里,改造了30座危橋和100艘客渡船。 
  市公路局介紹,目前全市農村公路總里程已超過10萬公里,路網密度為123.2公里/百平方公里,為西部第一。在農村公路建設提速的同時,我市還陸續開通了農村客運,目前全市鄉鎮和行政村通客車率分別達到99.4%、72.6%。 
    半小時主城 
    新投345臺公交車緩堵 
  在交通暢通的軟件服務上,去年我市還實行“錯時上下班”“公交優先”等一系列交通管理制度,努力建設“半小時主城”,讓城市核心區群眾出行通達便利。 
  市交委表示,從去年公共交通運量看,地面公交仍然是公共交通的主力軍,占總運量的97%。 
  軌道由于僅有一條線路運行,雖然客運量保持快速增長,但對公共交通整體運量的分擔有限。 
  我市在內環高速公路范圍內推行的錯時上下班制度,以及配套實施的上下班高峰“公交優先”、開行“大站快車”等一系列舉措。適當分散了市民集中出行,有效緩解城市道路擁堵。 
  同時,我市去年還優化公交線網,新投公交車345臺,調整、新開公交線路30條。目前,主城區公交營運線路達341條,其中快速公交BRT線路1條,擁有公共汽車6863輛,日均客運量達453萬人次。 
    展望 
    奉溪高速預計明年通車 
    主城到巫溪只需4小時 
  “二環八射”建成,并不是重慶高速公路建設的終點。未來五年,我市將再增1000公里高速路,如奉溪高速預計將于明年通車,屆時,巫溪到主城將由現在的近10小時縮短到4小時左右。同時,到2013年,輕軌將貫通重慶主城九區。 
    五年后高速達3000公里 
  去年年底前,我市又同時開工了開縣到四川達州、萬州到湖北利川、忠縣到豐都等多條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路網還在繼續編織中。據悉,我市已經在建和計劃建設的高速公路還有1000公里。到2015年,重慶高速公路將達到3000公里。 
  奉節至巫溪高速公路預計將于2012年內通車。高速集團介紹,通車后主城到巫溪自駕車將縮短到4小時左右。據悉,奉溪高速公路全長46.37公里,項目總投資52.2億元。奉節至巫溪高速公路為我市新千公里項目之一,于前年底開建。這條路的建設,將使巫溪到達重慶主城區的時間由現在的近10個小時縮短為4個多小時。 
  在去年舉行的“二環八射”表彰大會上,市長黃奇帆很通俗地解釋了3000公里高速公路對重慶和重慶市民意味著什么:“歐洲發達國家每一萬人擁有1公里高速路,重慶3200萬人,建成3000公里高速路,基本上達到每一萬人擁有1公里高速路的水平,達到現在歐洲發達國家的水平。” 
    投70多億機場快速路開建 
  明年,去江北機場乘飛機,不用因擔心機場路塞車,而提前兩三個小時出門了。2010年民心工程之一機場專用快速路,已經開工修建。 
  機場專用快速路是連接主城與機場的一條快速通道,由南段、北段和連接段三部分構成,起于內環快速路黃桷灣立交,經南岸、江北、渝北三區,橫跨長江、渝長高速、一橫線和機場南聯絡道等,止于規劃的江北機場T3航站樓。 
  這條路全長約14公里,為寬敞的雙向8車道,按設計時速80公里計算,10多分鐘就能從南岸到機場。 
  機場專用快速路預計投入70多億元,每公里投入約5億元,由于60%都是隧道和橋梁,造價跟修地鐵差不多。 
    快速路為航空客流作準備 
  機場快速路的建設實際是為重慶未來的航空港客流做準備。 
  目前,江北機場年吞吐量在1700萬人次以上,已經出現擁堵,將于今年完工的機場路拓寬工程,也只能暫時緩解機場到主城的交通壓力。 
  我市計劃投入200億元建一個50萬平方米的T3航站樓和兩條跑道。5年后,機場規模將達70多萬平方米,與北京、上海、廣州的機場在同一個水平上。屆時,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將達4000多萬人次,七八年后預計達6000多萬人次。這意味著,每天進出機場的人流量在200萬人次左右。 
  這么大的人流量,若交通不暢,將會是個災難。 
  未來機場周邊,將建設一條鐵路、兩條軌道交通和三縱四橫七條道路,但最重要的就是這條快速公路。 
    明年寸灘到機場只需10分鐘 
  機場快速路建成后,將形成串通南北的物流大通道。去年率先開工的北段起點寸灘長江大橋,終點接機場T3航站樓。包括跑馬坪立交、石壩子立交和桃子灣立交3座立交,明年就可建成。 
  接下來將修建的是第二階段,寸灘大橋及引橋建設2.2公里,需要工期45個月,可將南岸至機場大部分交通量引入快速路。第三階段是南岸騰龍連接道、騰龍立交等,銜接南岸路網。 
  一期工程即北段建成后,從寸灘到江北機場,只需約10分鐘。江北方向去機場,就可從寸灘上道,直達機場。 
    3年內主城九區通輕軌 
  從解放碑坐輕軌到楊家坪動物園耍,很多市民享受到了輕軌所帶來的便利生活。軌道一號線(朝天門至大學城)和軌道三號線(南岸六公里至江北機場)去年建設進展順利,去年底前還首次進行了載人實驗,計劃今年年內通車。重慶也將一舉告別“單軌時代”,進入“軌網時代”。 
  在2013年前,主城區軌道交通建設將新建成線路178.1公里,力爭實現運營總里程140公里(含已運營的二號線)以上,通達主城九區,2013年日客運量達150萬人次。 
  在“十二五”后期,我市將安排軌道交通四、五、九號線和環線的部分區段及控制性節點工程新開工建設。其中,四號線大致走向為:海峽路、南岸區府、魚嘴、復盛;五號線連接的是鴛鴦、歇臺子、石橋鋪、江津;九號線則連通沙坪壩、小龍坎、土塆、黃花園、江北城、五里店、彈子石等地,并將修建彈子石北至航站大樓的支線;輕軌環線全長近45公里,共設26座車站。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