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新歐國際鐵路大通道首試
2011-1-30 21:2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昨日(28日)下午3點半,渝新歐(重慶-新疆-歐洲)國際鐵路聯運試驗專列在重慶團結村鐵路貨運中心站鳴號啟程。副市長童小平表示,這是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專列的首次運行,將推動重慶成為西部重要的物流樞紐。
首趟專列搭載550噸“重慶造”
-
重慶海關副關長楊浩時表示,渝新歐國際鐵路大通道是我市筆記本電腦、機電產品、汽車配件快速運往歐洲新的戰略通道。此次專列運行路線為:從重慶始發,經陜西安康、新疆烏魯木齊,到達邊境口岸阿拉山口,再由哈薩克斯坦的十月城,轉俄羅斯依列茨克,最后抵達莫斯科,全程8120公里,沿途均不停靠,預計運行時間為11天,較以前節省了近2/3的時間。
來自重慶海關的消息稱,首趟專列搭載了400余套汽車散件和筆記本電腦及顯示器等IT測試產品出境,貨值超過300萬美元,總重550噸。
檢測IT產品的耐寒能力
“此次首發專列,將在測試渝新歐全線鐵路運輸和通關便利情況的同時,檢測IT產品在歐亞大陸橋冬季自然條件下的適應能力。”市經信委主任沐華平透露。
去年10月,我市對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專列的國內段進行了第一次測試,當時,貨物從重慶出發,到達了阿拉山口,線路全長為3812公里,時速達40公里,通達時間為96小時46分。而此次進行的是第二次測試,測試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海關之間通關是否便捷;測試IT產品進行鐵路運輸時,對嚴寒天氣的適應程度。
“在今年3月,我們還將進行第三次測試,最終目的地是要將重慶造運往德國杜伊斯堡,預計通達時間為13天左右。屆時,將測試這條通道的運輸成本和時間。”沐華平表示。
據沐華平介紹,在昨日啟程的鐵路集裝箱列車上,安裝了專業測試溫度的設備,這個設備將自動收集氣溫等情況,儲存在一張芯片里,返程后將由專門的技術人員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
40家比利時企業看好重慶市場
沐華平表示,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專列開通后,將使重慶成為我國對歐洲開放的“橋頭堡”,為重慶及周邊企業開拓歐洲市場提供快捷低成本的陸運通道。
昨日下午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專列開行儀式結束后,比利時安特衛普經濟發展局駐重慶代表曾甦就找到了沐華平,希望能推動比利時的產品經這條通道進入重慶銷售。
曾甦告訴記者,安特衛普距離德國杜伊斯堡僅202公里,非常希望借此拓展重慶市場。他稱,據保守統計,目前至少有40多家比利時企業希望與重慶方面展開合作,這些企業涉及物流、農產品、食品等。這意味著,今后重慶市民購買產自比利時等地的土特產,將更方便了。
對于與原先的線路相比,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專列開通后可為企業節約多少成本,沐華平稱正在進行測算。
企業反響
力帆:今年將有3000個集裝箱發往俄羅斯
“在首發專列中,我們是主要的貨源提供商之一。”力帆集團總裁尚游昨日表示,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專列開行后,將為企業出口帶來更多便利。他說,預計2011年,力帆集團將出口1萬個集裝箱,其中將有3000個40寸的集裝箱專柜將出口到俄羅斯。
宏碁:提高“重慶造”在歐洲的競爭力
“有了這條赴歐洲的大通道,我們在重慶的投資信心進一步增強了。”宏碁中國事業部負責人表示,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專列可以讓筆記本電腦更快速地抵達歐洲市場,讓生產商實現門到門交付客戶使用,提高產品在歐洲市場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