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踏訪昆曼公路

2011-1-27 11:2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如何通過公路建設帶動周邊經濟、以周邊經濟發展促進公路暢通無阻,是一個需要多方共同協調解決的問題   
    偶遇回家過年的四川商人 
    在曼谷機場,我們遇到了在泰國經商的四川人張先生。他正準備回家過年,和記者的行程一樣,先坐飛機,而后搭汽車回國。張先生告訴記者,2008年3月昆曼國際公路開通以來,他已經10多次走這條路往返于中泰之間。被問及為什么選擇走陸路,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從曼谷飛到昆明,往返機票要6000多元人民幣,而走昆曼公路,單程從曼谷回到云南景洪花1000多元人民幣就夠了。運氣好的時候,和別人拼車或者搭順風車,還能省下一筆不小的開支。 
    在泰國清孔邊境口岸,記者碰到了攜一兒二女舉家出游的大衛夫婦。他們一家來自美國,大衛在中國云南文山教書,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大衛告訴記者,他們從云南開車到老撾,把車子放在老撾邊境的會曬,攜家人過到泰國清邁玩了兩天。 
    “為什么車子不直接開進泰國呢?”記者好奇地問。“自駕游汽車要開到泰國,必須申請汽車護照。”“汽車護照?”見記者不理解,大衛聳聳肩:“是啊,護照是給人用的,為什么汽車也要護照呢?”他也不解地直搖頭。 
    據了解,自駕游汽車是可以從中國一直開到泰國的,但辦理手續比較麻煩。據了解,目前,中老泰三國有關便利運輸的協定等尚未全面有效實施,一些技術性問題有待解決,因此,昆曼公路現在還未開通中國到泰國的直達運輸。中國的貨車開到老撾后,必須在泰老邊境轉由泰國的汽車來接駁;泰國的貨車到了中老邊境,要由中國的貨車來接駁。 
    最后一個瓶頸正在被打通 
    泰國清孔是昆曼公路泰國段的起點。這座小城在湄公河南岸,與老撾會曬隔江相望,是一個安靜迷人的小城,沿著湄公河岸展開。多年前,清孔只是3個相互連接在一起的村莊,近年來,泰老間貿易活動增加,老撾人常用農產品和牲畜交換泰國的生活日用品,這里便也變得熱門起來。越來越多的人從清邁、清萊過來,選擇從清孔進入老撾。 
    從清孔到會曬,要過湄公河,得坐渡船,汽車靠駁船,人則隨時可以搭乘小船過河。一張船票40泰銖(1元人民幣約合4.7泰銖),過河只需約5分鐘時間。但就是這不算太寬的河面,把昆曼公路硬生生地截斷,成為制約公路通行能力的最后一個瓶頸。 
    從老撾會曬到泰國清孔的跨湄公河大橋建設一直滯后。由于沒有跨河大橋,汽車必須乘渡船過河,每天僅有幾十輛貨車過境。但記者看到的是,會曬大橋已經開工,它東起老撾波喬省會曬縣,西至泰國清萊府清孔縣。 
    在泰國清孔縣,記者來到泰國境內連接會曬大橋的5公里道路工程現場,工地上幾臺大型機械在工作,大型卡車來回穿梭。工程負責人吉的拉介紹說,該工程工期30個月,現已施工6個月,資金已經到位,預計兩年后完工。而在老撾境內連接大橋的7公里道路,目前也在施工中。記者看到整個工程的公示牌上標示著:總預算4481萬美元,工期為2010年1月11日—2012年12月10日。按照計劃,大橋也將在兩年后建成。屆時,各種車輛可以一路暢通地跨過湄公河,直抵曼谷。 
    會曬大橋和老撾境內連接會曬大橋的7公里道路由中鐵五局修建。負責這一項目的經理謝冠煌告訴記者,這是湄公河上第四座老泰跨境大橋,前3座分別是:已建成的老泰萬象友誼大橋和老泰沙灣拿吉友誼大橋,以及在建的老泰他曲友誼大橋。23日上午,老撾副總理通倫·西蘇里視察了會曬大橋工程,他對中方幫助修建大橋表示感謝。 
    除了大橋主體工程外,湄公河兩岸泰國和老撾還將分別建起海關大樓。整個項目完工后,跨湄公河大橋及其周邊設施將非常齊全,包括高爾夫球場、酒店等。與現在湄公河兩邊簡陋的渡口和海關相比,將是天壤之別。 
    走進會曬中國商品城 
    24日一早,習慣于鬧市喧囂的記者,被清脆的雞鳴叫醒,看看時間,凌晨5點。會曬這個湄公河岸邊的城市,依然沉浸在夢鄉中。四周靜悄悄的,漆黑一片,只有幾家接待“背包客”的小酒店亮著稀疏的燈光,與隔著一條悠悠大江的泰國清孔的燈火通明恍若兩個世界。 
    會曬雖然是老撾西北省份波喬省的首府,但70%人口以務農為生。酒店第一天上班的伙計工資2000泰銖。夜里記者下樓時,看到他就睡在大堂的地板上。在會曬,泰銖是硬通貨,人民幣、美元同樣大受歡迎,老撾的本幣反而少見。 
    當地時間早上7點半,記者來到會曬的中國商品城采訪。這家商品城有50多間店鋪,開張已經4年。商品城主要銷售來自中國的五金、服裝、手機等商品,90%以上店主來自中國湖南。 
    在一家手機店里,來自泰國的一對夫婦正在選購手機。他們一下子買了3部,要帶回泰國去,一部自己用,剩下兩部轉賣給朋友。一家五金店的店主小謝正在理貨,他向記者介紹說,來此采購的除了老撾當地人,還有越南人和泰國人,他們都是被這里物美價廉的商品吸引。他還向記者透露,他的店利潤較低,一年能掙幾萬元人民幣,開手機店的年收入能達到10萬元人民幣以上。 
    沿途農村仍很落后 
    從會曬出發,記者經南塔到達中老邊境老撾一側的磨丁。這段路程全長240多公里,大部分路段為雙向兩車道。整條公路沿山蜿蜒向前,彎度較大,很多路段最高時速限制在30或40公里。 
    昆曼公路老撾段給記者的感覺是,車流量不大,完全沒有堵車的概念。此前從有關材料上看到昆曼公路使用率不高的說法得到了印證。上午4個多小時,記者在路上只遇到幾十輛車。 
    路上除了經過一些比較大的城鎮外,見到的村寨大部分是由一座座用竹木搭成的吊腳樓組成。在接近瑯南塔省會南塔的路段上,一個比較大的寨子在公路兩邊散布開來,路邊一大群孩子聚在一起玩耍。老撾北方的早晨,天氣略微有點涼,但大部分孩子都光著腳丫,還有婦女正在用傳統工藝燒制米酒。 
    現在不是農忙季節,上學的小孩也在放假,車輛從路上經過,往往能引來路邊村寨閑在家里的村民、小孩駐足觀望。公路上也經常有三三兩兩的行人,有扛著鋤頭準備下地干農活的,也有上山采了蘆葦回來的。可以看到老撾人在公路邊曬這種蘆葦,它們被用來做掃把或者編制手工藝品。 
    據記者觀察,這段路之所以車輛少,主要原因一是老撾北部比較落后,車輛不多;二是中泰貨運受道路、成本、過境第三國手續麻煩等的限制。昆曼公路的發展與沿途,特別是老撾境內路段附近的經濟水平的提升有密切關系。如何通過公路建設來帶動周邊經濟、以周邊經濟發展促進公路的暢通無阻,是一個需要多方共同協調解決的問題。 
    南塔市街頭有了網吧 
    在老撾會曬口岸,由于靠近泰國清孔,泰國電信的信號很強,記者可以直接使用泰國手機與曼谷保持聯系,而且記者看到當地的不少老撾人也在使用泰國手機卡。當記者離開會曬、繼續向北行進時,若還使用泰國普通手機卡,手機就沒信號了,只有開通漫游功能才重新有了信號。 
    在瑯南塔省省會南塔市,記者買了老撾手機卡。這里的小商店幾乎都有手機卡出售,店主拿出五花八門的好幾種卡供記者挑選。原來老撾有ETL、UNITEL等好幾家移動通信公司,而且幾家公司都是國營的,信號和服務都不錯。即使在鄉村道路上也能看到ETL的藍色標志,顯示出該地段也有手機信號。 
    手機在老撾流行才5、6年時間,農村里很少見,但在會曬、南塔、萬象等城市,手機已經成為城市人的必備通信工具。收入少的就買幾百元至1000元人民幣左右的“中國制造”,收入高的就買2000至3000元人民幣的“泰國制造”。使用起來發現,國際話費很貴,記者買了價值200元人民幣的充值卡,只打了3、4次國際長途就被告之沒話費了,但通話質量很好,發送短信也順暢。 
    互聯網主要局限于商業場所,普通家庭和學校還很少能上網。記者在南塔市走了一圈,發現6家網吧,雖然酒店里有無線上網,信號也很強,但大約20分鐘就會掉一次線。互聯網進入老撾人民的生活不過2、3年的時間,能有這樣的服務已經很不錯了。 
    給百姓生活帶來明顯變化 
    昆曼公路自2008年3月通車以來,給老撾人生活上帶來的變化清晰可見。 
    記者觀察到,在這條路上行駛最多的是摩托車,這是老撾人重要的交通工具。很多老撾人在公路邊開起了小賣部、摩托車修理店、飯館等,農業已經不再是沿線村寨唯一的經濟形態。一些原本居住在山區的老撾人也開始向公路邊搬遷。 
    “最大的變化是公路讓老撾人開闊了眼界。”公路沿線一家商店的店主告訴記者,現在路好了,過往車輛、外國來老撾的游客日漸增多,他去外面進貨方便了。在他的商店里,各種雜貨日用品十分齊全,餅干、糖果等大部分食品都是“中國制造”。商品價格也不高,一罐可口可樂的價格約合兩元多人民幣。 
    一位站在路邊抱著孩子的大媽告訴記者,現在出行太方便了,從會曬到南塔以前需要10多個小時,現在不到3個小時。 
    開摩托車修理店的儂愛對記者說,她的修理店每天可以維修10多輛摩托車和1—2輛汽車,日收入約3000泰銖,她希望以后過往的汽車會更多。公路邊的生活讓她看到了從來沒有見過的外國汽車,還有金發碧眼的歐美人。儂愛說,她也想沿著昆曼公路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