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與快遞業:哪一個更快
2011-1-26 16:1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月25日,據《國際金融報》記者多方了解,北京、上海多家民營快遞公司已經停止收件。更多公司雖沒有明確聲明,但電話、網站似乎已經“無人值守”。
快遞年末爆倉并非新鮮事,但年年爆倉卻值得警惕。有專家表示,目前網購的發展大大超過了快遞業的擴張,快遞停擺需要檢討整個行業的發展模式,從組織模式、擴張模式、技術投入等方面全面追趕“路上的快件”。
民營快遞“爆倉”
“別提了,幾天前在網上預訂的褲子現在還沒到手。”昨日,江蘇的李先生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這幾天,我已經不再網絡購物了。民營快遞現在實在太慢,淘寶網的店主對此也沒轍。”記者在淘寶網上同樣發現,延續了一個多月的“延遲”或“拒送”通知仍掛在不少店主的首頁上。
還有消息稱,目前僅有EMS和順豐快遞最近在接收快遞,部分地區的韻達快遞、申通快遞、圓通快遞等已停止收件。同時,記者這幾天撥打順豐快遞電話時,常常遇到打不通的情況。
不過,民營快遞也有自己的苦衷。“不是我們不想送,只是這幾天的業務量確實很大。”昨日,某快遞公司業務員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現在,我平均每天要送200個至300個快件,幾乎是平常的兩倍了。”
快遞模式之惑
事實上,對于快遞行業目前的窘境,國家相關部門不是沒有預警。上周,國家郵政局曾下發通知,要求快遞企業春節期間不得擅自停收或停投快件。根據國家郵政局的要求,如果快遞企業在經營許可期間停止經營的,應依法向當地郵政管理部門報告,交回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并按照規定妥善處理好未投遞的快件,不得擅自停收或停投快件。
“現在,相關舉措顯然有些事與愿違。”昨日,正略鈞策管理咨詢合伙人呂謀篤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目前快遞行業的現狀是主觀和客觀兩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消費者旺盛的需求及這兩個月業務量的突然增大確實是不爭的事實;另一方面,民營快遞企業在模式上存在不少先天的弊端,尤其在組織形態上,代理或特許的加盟店模式讓總公司的掌控力不斷減弱,這是相關公司作出承諾、但仍有不少代理公司拒收快遞的原因。此外,很多民營公司仍用手工操作來篩選快件,這種原始的操作手段自然會增加"爆倉"的可能性。”
改變契機已到
“其實,目前快遞行業的情況也是一種契機。”呂謀篤說,“現在改變的最大動力還是在快遞企業,因為,現在的模式正愈發變得難以為繼。此外,行業協會、國家相關部門也需要在各方面著力。”
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日前同樣撰文認為,“依托廉價勞動力發展、依靠低價競爭發展將逐年難以獲得競爭優勢。部分特許加盟民營快遞同質化競爭必然導致"低價"惡性競爭,它已經成為制約快遞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之一。”
徐勇指出,“受到"招工難"、各種成本不斷上漲等因素的影響,優化特許加盟模式已經成為轉變發展方式的首要任務。向"三三制"轉型是符合特許加盟模式民營快遞實情、具有可操作性的轉型之路。否則,轉變發展方式只是治標不治本的"做秀"。由粗放型經營向集約化經營轉變將是2011年的探索之路。”
不過,就目前情況看,民營快遞公司更多的還是在漲價上下功夫。據悉,順豐、中通、韻達等快遞公司已經紛紛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