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油價及高速收費迫在眉睫
2011-1-26 15:2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近日召開的2011年中國物流發展報告會上,交通部綜合司副司長蔡玉賀透露,交通部正在研究公路收費標準和體系,現行收費公路最高收費年限的30年標準可能會延長,同時收費的標準將下降。
河南禹州農民偷逃過路費368萬余元的故事使得高速公路高收費現象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筆者此前曾從經濟角度對天價高速過路費進行了剖析和思考。實際上,這種思考從去年后半年的通脹高企時已經開始。大家都在尋找菜價貴、糧價貴等農副產品貴的原因,一些媒體甚至從田間到市場晝夜跟蹤整個蔬菜生產、運輸、流通和銷售的整個過程,但其結果是,生產者的菜農不賺錢甚至賠錢,運輸戶一不小心就賠本,菜販們為難盈利道苦水,市場零售戶坦言賺不了幾個錢甚至稍不注意就會賠錢。市民們卻承受著每市斤幾元錢的菜價并且越來越高,那么推高菜價的究竟是誰呢?
去年四川農民上萬畝萵苣幾分錢都賣不掉,爛在地里,而市場萵苣價格每市斤達到三到四元錢,原因是運輸不出去。詢問運輸戶說,運多少賠多少。當時,筆者就曾經提過運輸成本太高是物價高的主因。可惜當時把握的還不太準確,也沒有引起各方重視。河南天價高速公路過路費曝光以后,令筆者以及社會各界猛醒。其實,運輸成本畸高是物價上漲的首兇。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畸高過路費,二是畸高油價。設想一下,如果一個運輸戶在冬季南菜北運時期從海南貨運一車蔬菜運到北方城市,不超載的話,就是在海南農田里蔬菜不要錢,運到北方市場汽油和過路費成本可能使得蔬菜到市場銷售價格也非常之高。
筆者曾經說過,在整個產業鏈中交通運輸是基礎產業。交通運輸成本過高必然侵蝕下游實體產業利潤,而且增加最終商品成本,嚴重擠壓產業鏈條上的利潤,最終實體經濟遭受重創。同時,大大增加百姓最終消費負擔。當前中國物流總費用占GDP的18%,是發達國家的一倍多。而高速收費又占物流總成本的三分之一。可見降低物流成本主要是降低高速收費。以筆者看,降低多少,幅度高低,應該根據高速建設成本,計劃收回年限,資金投入成本,維護費用,預計車流量來匡算。就如個人按揭房貸一樣,算出每年收費還貸額度和維護保養費用,計算出收費標準。除利率調整外,一般不予提高。
據介紹國外很多收費公路收費期限為90年甚至100年,中國目前收費公路最長的年限是30年。如果延長到100年,那么收費將降到目前的不到三分之一,也就說中國高速公路收費在目前標準上有三分之二的降低空間。這將大大降低高速費用和物流成本,這對經濟協調發展和抑制通脹保民生都非常有利。如果占運輸成本比例畸高的高油價也進行大幅降價,那么,整個運輸成本將會大幅下降,對中國經濟、民生都更加有利。
因此,應該盡快設計、調研,盡快推出與發達國家接軌的公路低收費模式和低油價政策,經濟和民生都在呼喚降低油價和高速公路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