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年底壓力大 快遞員成“奔奔族”
2011-12-5 14:3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雖然“世紀光棍節”已經成為過去,但不少網購者可能還“意猶未盡”。據說,現在一些網購平臺又在策劃“雙12”、“圣誕”、“元旦”等促銷活動了。面對一場接一場的“網購狂歡節”,網購者忙著掏錢,電商則忙著數錢,在前者與后者之間,則有一群人來回奔波著,他們負責處理“訂單”的“最后一道工作”——將商品送到網購者手中。他們便是“快遞員”。據有關人士估計,福建省石獅市目前從事快遞行業的人員在千人以上。每天一大早,這些快遞員便從公司出發,帶著大包小包的快件,騎著摩托車,穿梭在大街小巷中……
快件量猛增
1日早上8點多,在靈秀塘后一家快遞公司門口,記者看到五六名快遞員駕駛摩托車載著快遞離開。10時許,記者在八七路靈秀段附近另一家快遞公司門口看到,十多名快遞員正在忙著分檢、整理快件,地板上放置著數十堆的快件。一些快遞員檢好快件后,把快件打包裝到門口的摩托車上。十多分鐘時間內,記者看到先后有6名駕駛摩托車的快遞員“滿載快件”離開。
“這兩年,石獅快遞業務增長很快。”福建省郵政速遞物流公司石獅分公司陳經理告訴記者,近年來,石獅快遞量增長迅速,一方面,網購者增多了,使得進入石獅的快件增多,另一方面,由于石獅一些本土企業也開通官方網店,加上石獅經濟增長快,與外地經濟聯系更緊密,使得送出去的快件也在增加。據其介紹,與去年相比,該公司今年快件量增幅便達40%,而其中,將近一半來自于電子商務領域的快遞。
采訪中,一些業內人士表示,從目前石獅各快遞公司業務量來看,石獅每天發出的快遞量已經超萬件,甚至可能超過1萬5千件。
快遞量的快速增長也帶動了快遞行業的發展。石獅工商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石獅注冊登記的快遞公司有18家。而一些業內人士則向記者表示,事實上在石獅運營的快遞公司遠不止這個數量。但顯然,快遞業的發展仍然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剛剛過去的“光棍節”,石獅一些快遞企業甚至出現“爆倉”現象,大量的快件積壓在快遞公司無法投遞,新的快件也只好“拒收”。這事件引起了省相關行業部門的關注,并介入調查。后經調解,便由其他快遞公司“幫忙”投遞。
“光棍節剛剛挺過來,馬上又要備戰年底的快遞高峰了。”陳經理告訴記者,接下來的12月12日,還有圣誕、元旦、春節等,與光棍節相比,快遞量估計只增不減。對于石獅快遞能力來說,這將是一場考驗。在與幾個快遞公司的工作人員交流中,記者了解到,為應對即將到來的年底快遞高峰期,各快遞公司都做好“預案”,備好人員與車輛。相對而言,“快遞員”更成為儲備重點。在石獅及泉州一些人才網上,記者注意到,已經有不少石獅的快遞公司在招聘快遞員,其招聘數量不是“數十人”就是“不限”。
城市“奔奔族”
小王做了五年的快遞員,對于快遞員的辛苦,他說自己很有體會。“騎著摩托車到處跑,那種豪爵的摩托車一般兩天就要加一次油,每天都是跑上百公里,比街頭的摩的司機跑得還多。一整天騎著摩托車,人都麻木了。有個同行,說是有一次摩托車騎著騎著就差點睡著了,或許這很難讓人相信,但我信。因為我有過類似的經歷。”小王說,算起來,快遞員一天的工作時間一般都要十個小時,甚至更多。“每天早上八點多從公司出發,騎著摩托車在大街小巷中奔波。因為快遞比較講究時效性,一般都要當天清倉,也就是說當天要把所有的快件都送完,有時遇到快件多的時候,就得加班加點。午飯是跑到哪,看到旁邊有快餐店就進去吃。”
“我覺得用‘奔奔族’來形容快遞員太恰當不過了”,做了兩年快遞員的小李告訴記者,快遞員和摩的司機一樣,是一種摩托車上的職業。“晴天還好,如果遇到雨天就很不方便了。像前陣子石獅那場大雨,很多地方積水,大家都不想出門,但作為快遞員,照樣得出去跑。”下雨天帶來的另一個麻煩就是:穿著雨衣一身濕漉漉的快遞員常被拒絕進入一些場所,或者被要求換下雨鞋、雨衣后才能進入。“有一次送快件到一家公司里,我看到辦公室里幾個人正在泡茶,便問誰是收件人,然后想請收件人到辦公室門口來簽名收件,因為我擔心穿著雨衣弄濕了辦公室的木地板。誰知收件人要我換下雨衣、雨靴將快件送進去給他簽收。差那幾步路,他居然不起身走出來簽收。”
對于快遞員來說,一方面是“計件工資”的考核壓力,一方面是“人少量多”的投遞壓力,這使得他們只能在投遞過程中“爭分奪秒”。所以對于一些“高樓快件”或者“久約不至”的快件,有的快遞員便選擇“下次再來”。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不同快遞公司的快遞員每天投遞量相差較大,有的公司投遞員一天可能只要投遞二三十件,有的可能要投七八十件。
快遞“尷尬事”
做快遞員,最尷尬的是什么事?對于此問題,幾名接受采訪的快遞員的回答大致相同。那就是“門難進”。
來自福建龍巖的快遞員小張告訴記者,作為跑了一年多的快遞業務,他經常遇到“門難進”的情況,“主要是一些小區、工廠還有學校,這些地方的保安一般不讓快遞員進去。對于保安來說,這是忠于職守,但對于我們來說,進不了門就比較尷尬了。我們在門口打電話給收件人,讓對方到門口來簽收。如果對方在里面,一般會出來簽收,我們只是花時間等待。如果不在,或者電話打不通,那我們就只能下次再跑一趟。有時,也會讓保安代收,但因為不是本人簽收的,萬一有什么糾紛就比較麻煩。”小張說,為避免這種情況,每次他都需要提前打電話與對方預約時間。
“經常還會出現地址不詳的情況。”一快遞公司負責人陳先生告訴記者,他就曾遇到過一些快件的地址上只寫“福建省石獅市”以及收件人姓名及電話的。于是,就得打電話給收件人確認地址。但有的時候電話沒人接聽,或者收件人無法說清自己的準確地址,因為有的房子有好幾個門牌,比較亂,有的地方是外來人員租住地,附近也沒什么大的建筑、商場什么的,不好確認具體位置。而有時候早上打電話給對方時,如果對方早上睡得比較遲,可能還會被對方責罵。“石獅這邊一些老板早上起得遲,八點多打電話給對方,對方會比較生氣,說吵他休息,讓晚點再打。但我們都是早上就要確認地址以便安排投遞線路的。”
另一尷尬事情是:高樓快件。對于騎摩托車的快遞員來說,因為無法把所有快件都背在身上,如果要上高樓送件,為確保其余快件及摩托車安全,他們得在附近尋找暫時寄存的地方,如果找不到,他們只好打電話希望收件人能下樓收件,但并不是每個收件人都愿意下樓收件。據了解,石獅市曾發生過幾起快遞員摩托車被盜案件。一家快遞公司的王先生告訴記者,“摩托車被盜,快遞員要賠不少錢,更要命的是那些快件也沒了,根本無法向收件人解釋,也無法賠償。所以我們一般都要求快遞員不能讓摩托車離開自己的視線,否則就要找地方寄存。”
期待“大發展”
隨著國家對快遞物流行業的重視,以及快遞在現實生活中發揮的作用,發展快遞物流業成為許多城市的重點。在這方面,石獅市委、市政府也十分重視,并大力扶持和發展快遞物流業。近段時間,石獅市有關部門也組織快遞、物流行業代表進行座談。而采訪中,記者也了解到,相比于其他同類城市,石獅快遞發展迅速,市場競爭也因此而十分激烈。比如,同樣一個快件,不同公司的報價差別很大。近日,記者以寄快件為由,打電話給石獅多家快遞公司咨詢價格,結果發現,以省內標準件為例,最高報價13元,最低的卻只要6元。對于如此大的“差價”,業內人士表示,主要是因為市場上的惡性競爭。“個別公司只想低價攬件,卻不注重服務質量,對于石獅快遞業來說,這并非好事。”采訪中,記者也注意到,有的快遞公司對快件管理較為混亂,存在隨意扔放、拖而不送、服務水平不高等現象。針對此,有關人士希望,有關部門應加大對快遞業的扶持、監管力度,快遞公司應提升自身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注重以質取勝,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石獅快遞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延伸關注
“快遞投訴”,今年31起
從石獅市12315,記者了解到,今年1至11月份,消費者各類投訴案件中涉及快遞公司的共有31起。查看這些投訴案件時,記者發現,“快遞投訴”多因送件不及時、不讓“先驗后簽”、快遞員態度不好等引發。
市民黃先生反映稱,10月底,一快遞員送貨上門時,黃先生要求先驗貨后簽收,但遭到投遞員的拒絕,并直接將快件收回。后經12315調解,快遞員讓黃先生驗貨后再簽收。市民楊先生則反映快遞員態度很差。據其反映,有一次他網購了一個鏡框后,快遞員打電話讓他下樓收件,他認為快遞應該是“送貨上門”,所以要求快遞員上樓。結果快遞員二話不說轉身就走,當他打電話過去詢問時,快遞員還語出不遜。后經調解,快遞公司向楊先生道歉,并送貨上門。
相比之下,蔡女士反映的情況則有些“不可思議”。據其反映,夏天時,她有快件從國外寄來。快件價值2700元。送件人告訴她東西已經寄出,但她卻遲遲未收到。上網查詢后,她發現那快件早在一個月前就已經送到石獅了。她聯系快遞公司,對方居然聲稱她已經簽收了,找不到快件了,這讓她吃驚不已。在12315介入調查后,快遞公司卻又聲稱快件已經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