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國際物聯港榮膺“中國物聯網示范工程項目優秀獎”
2011-1-25 23:5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通往“中國物聯第一港”的路上,北新國際物聯港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日前,在京舉行的“2011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年會暨物聯網示范工程項目及優秀技術產品頒獎盛典”上傳來消息,由四川興茂集團傾力打造的北新國際物聯港榮獲“中國物聯網示范工程項目優秀獎”。物聯網離我們的生活有多遠?新的技術應用和管理將帶給傳統商貿怎樣的變化和升級?昨日,該公司董事局主席宋兵接受筆者專訪,詳細解讀了物聯網技術將在北新國際物聯港里呈現的七大應用。
榮譽加身
物聯港要走專業、高端之路
榮譽背后,是對成都物聯網技術應用的肯定!2011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年會暨物聯網示范工程項目及優秀技術產品頒獎盛典”上,面對來自國內外物聯網領域的專家和業內同行,成都的北新國際物聯港項目脫穎而出,以其先進的技術應用和管理經驗震驚四座,引來好評如潮,年會組委會更是將“中國物聯網示范工程項目優秀獎”頒給了這個來自成都的物聯網技術應用項目,以資鼓勵和肯定。
榮譽背后,是來自政府對新興產業發展的遠見和重視。自項目確定以來,北新國際物聯港得到了來自成都市及新都區政府相關領導和部門的極大關注和支持。建設中,市級主要領導更是親自來到物聯港施工現場,關心項目建設進程,并指出傳統商貿業要走好專業化、高端化發展之路,不斷提檔升級,加快形成輻射帶動范圍大、具有國際影響的區域交易中心。
按照這一指示和要求,北新國際物聯港穩扎穩打,不斷地將新技術的應用和管理落到實處,落到經營管理的每一個細小環節,向更專業和高端邁進。業內認為,作為四川興茂集團技術創新、改革、應用的實踐典范,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將徹底改變傳統商業市場的經營模式,加速商貿市場的提檔升級,不僅便利五金機電商家和消費者,對區域經濟的發展也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目標明確
6—8年建成“國家級物聯網科技應用示范項目”
前進的腳步從未停歇。在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旗幟下,在打造“中國物聯第一港”的征程中,四川興茂集團目標明確,力爭用6—8年建成“國家級物聯網科技應用示范項目”。從技術著手,物聯港區域內將全程使用RFID(無線射頻技術)、Zigbee(短距離、低功耗的無線通信技術)、GIS(地理信息系統)、云計算等物聯網技術,著力打造“中國首席物聯應用”的典范。
據四川興茂集團董事局主席宋兵介紹,北新國際物聯港率先在北部新城引進物聯網技術,通過“物聯網感、云計算知”,融合“電子商務和物聯網技術”,建設面向行業的物聯網綜合應用系統,以實現“人流、車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全面感知,達到“跨地域、跨業態”的互聯互通,完成貫穿產業鏈的智能處理,從而使傳統的“五金機電集市”在科技應用上提檔升級,達到信息經濟條件下的“現代展貿市場”的智慧狀態。
同時,北新國際物聯港充分借助物聯網的全面感知、泛在傳輸、智能處理等技術,通過泛在電子商務(在線物流和電子支付)平臺,提供 “全球訂貨、全程物流、全面服務”等先進運營方式,并將有關交易、市場的細節信息進行“實時采集、快速處理、分析判斷、價格走勢、信息編發”,最終形成具有行業重要意義的“五金機電價格指數”和“五金機電市場活躍指數”,為產業鏈上下游服務。
搶先布局
為成都物聯網產業注入動力
剛過去不久的2010中國(成都)國際物聯網峰會上,成都物聯網產業發展以一種倍速前進的態勢向前推進,總金額達117億元的物聯網項目集中簽約,為成都的物聯網產業發展集聚了一大批先進技術力量和資金,也為成都積累了物聯網產業發展的豐沃土壤。
為成都的物聯網產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本地企業責無旁貸。搶先物聯網行業建設布局,靈敏的嗅覺讓四川興茂集團快速捕捉到市場發展的趨勢,當“物聯網”這個名詞對于大眾而言還稍顯陌生時,關于在整個北新國際五金機電城全面實施物聯網技術的方案已經敲定并實施。
“北新國際物聯港將顛覆傳統商業經營模式,用新技術激活貿易活力!”按照宋兵的說法,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將徹底改變傳統市場“臟、亂、差”以及三現交易(現金、現場、現貨)的現狀。該技術的應用明顯趨于高端電子化、商業化、科技化,打個簡單的比喻,現在需要幾個人完成的工作,在應用該技術之后,通過簡單的電子操作和智能化的中央計算系統操控,只需要一個人就可以輕松完成整個工作流程,也就是說,借用物聯網技術手段,能幫企業大大降低人工成本與時間成本,從而節約運營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該技術不僅能有效控制成本,還能對倉儲庫存、物流運輸實現實時監控與流程精確跟蹤。正是基于該技術的運用,建成后的北新國際物聯港將徹底從傳統市場脫穎而出,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功能齊備、方便快捷,具備現代展示交易功能和物流配送的大型項目。
據宋兵透露,北新國際物聯港將運用物聯網技術對入駐的企業和廠商提供一個電子商貿平臺,融入科技環保元素,支撐其包括業務管理、市場營銷、售后服務、技術支持,以及開展其他業務的需要,為入駐企業和廠商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業內分析認為,此舉不僅可為現代傳統的商業市場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新出路,也可為未來商業操作平臺的貿易和物業增添活力和潛力。王雪娟 文/圖
項目介紹
北新國際物聯港項目位于成都北部新城的西南部,毗河北側,交通條件十分優越,整個項目屬于北部新城城市副中心的一部分。項目被業界專家譽為“中國物聯第一港”,是四川省重點項目、成都市重點項目、新都區重點項目,并被市級有關部門列為“第三區”未來成都物聯網應用示范區(新都區)的標桿和龍頭項目。
北新國際物聯港項目規劃總建筑面積超過480萬平方米,涵蓋五金機電專業市場共約220萬平方米,其余建筑體分別是智慧住宅、甲級寫字樓、會展中心、五星級酒店以及社區商業配套,豐富的物業形態將充分滿足專業市場的所有需求并全面提升整體形象。其中,“第一開發組團”建起五金機電專業市場7個展館中的A、B、C三個展館,并引入物聯網技術應用,對整個市場的商貿流通實現智能化升級,以實現“人流、車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全面感知,達到“跨地域、跨業態”的互聯互通,完成貫穿產業鏈的智能處理,從而使傳統的“五金機電集市”在科技應用上提檔升級,達到信息經濟條件下的“現代展貿市場”的智慧狀態。
專訪宋兵
詳解物聯網平臺構架
“顧客來到物聯港,首先幫助他們順利找到停車位,使用手機、物聯網終端、觸摸屏、智能購物車等手段讓其找到所需的產品和商戶。購物結束時,還可以體驗到物聯港先進的物流配送服務!
7大應用系統:“購物導引”、“智能停車”、“虛擬圍欄”、“智慧配送”、“信息編發”、“智能消防”、“電子商務”。
1個管控中心:物聯港控制中心TCC、物聯網數據中心TDC。
3個體驗流程:貴賓考察體驗、商戶體驗、顧客體驗。
按照興茂集團的規劃,北新國際物聯港將全面引入物聯網RFID技術,圍繞“7個應用系統、1個管控中心、3個體驗流程”的核心科技,將RFID技術全面運用到園區的方方面面。四川興茂集團董事局主席宋兵昨日詳細解讀了物聯網平臺中的“731”構架,描述了物聯網給市民生活和傳統商貿帶來的高科技體驗。
7個應用系統包含“購物導引”、“智能停車”、“虛擬圍欄”、“智慧配送”、“信息編發”、“智能消防”、“電子商務”。七大應用系統主要是通過數據采集對監控對象進行遙測、遙控、遙視,并以指令口號的方式對監控系統進行遙調、遙控,以智能化和自動化的操控,進行遠程管理。
以后進入物聯港的商家和消費者將感受到全方位的立體導引服務,專用PDA、手機、觸摸屏、 LED大屏等多媒體將對商家和產品信息進行清晰分類和全方位引導。通過傳感設置,園區將自動對車輛進行統計和引導,讓整個市場有序、高效運轉。通過數據采集對監控對象進行遙測、遙信、遙控、遙視,讓安防系統主動工作,加之智慧配送和電子商務功能,雖地處成都,北新國際物聯港五金機電市場的經營將遍布全球。
1個管控中心物聯港以控制中心TCC和數據中心TDC為操縱和儲備平臺。TCC兼具顯示、控制、存儲功能,設計由32臺60英寸DLP顯示單元組成,由外置圖像處理器控制整個大屏幕系統的顯示,專業功放及陣列音響。TDC則是針對北新國際物聯港園區內整體網絡架構進行設計,又分為互聯網接入層的互連設計、匯聚層設計、業務接入層設計三個部分,主要是維持互聯網的高速訪問,匯聚多個業務區的業務接入層相互交換和接入各業務區內部的主機設備和網絡設備等工作。
3個體驗流程物聯港在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到消費群體的分類,從系統功能的設計和應用上看,重點基于貴賓客戶、商戶客戶、顧客客戶這三類用戶的使用要求,各個子系統會依提示滿足三類用戶需求,如提供商戶信息、促銷信息、產品信息查詢、停車引導、洽談服務、倉儲信息查詢、廣告播放、準確定位的引導,實現無縫切換或并行服務。
據宋兵介紹,通過應用物聯網相關技術能提供 “全球訂貨、全程物流、全面服務”等先進的運營方式,并將有關交易、市場的細節信息進行“實時采集、快速處理、分析判斷、價格走勢、信息編發”,最終形成諸如 “五金機電價格指數”和“五金機電市場活躍指數”等對行業具有重要意義的相關信息指數,對區域經濟、地方經濟乃至國際經濟都將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讓北新國際物聯港順利接軌全球相關產業經濟,在未來的商貿市場中占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