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海關“無水港”成江西發展強力引擎
2011-1-25 19:0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據《江西日報》報道 記者近日獲悉,南昌海關打造高效“無水港”,成為推動我省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目前,南昌海關已和22個口岸海關達成區域通關合作機制,關區進口通關時間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出口通關時間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據了解,隨著“吉安—深圳”、“贛州—深圳”海鐵聯運以及集裝箱拼柜等新通關模式的先后開通,南昌海關目前已與22個口岸海關達成區域通關合作機制,“連接長珠閩,涵蓋海陸空鐵”的全方位、立體區域通關模式進一步完善,出口通關渠道進一步暢順。與此同時,南昌海關實施出口分類通關政策,進一步提高了通關效率。良好的通關服務提升了江西企業本地報關的積極性。據統計,2010年,南昌海關監管進出口貨物同比增長63.2%,進出口貨值增長62.3%。
據悉,隨著南昌保稅物流中心封關運行、南昌出口加工區B區獲批設立,我省成為中部地區唯一建有3個出口加工區和1個保稅物流中心的省份,初步形成了沿贛江一線,自北向南的加工貿易和保稅物流發展格局。由于特殊監管區的政策優勢、產業集聚優勢,我省出口加工區成為加工貿易快速增長的重要平臺。2010年,全省出口加工區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86.4%,區內企業出口增速達282%。
高效“無水港”的打造,為我省招商引資、外貿和外經三者良性互動創造了條件。2010年,我省利用外資突破50億美元,實際引進省外5000萬元以上項目資金1926.8億元。在大批重大項目的推動下,江西新興產業迅速集聚,產業鏈不斷完善,出口能力不斷增強。以光伏產業為例,短短3年間,除賽維外,我省晶科能源、瑞晶太陽能、旭陽雷迪等企業迅速崛起,出口額成倍增長,產業鏈向中下游延伸效果明顯。2010年,我省太陽能電池組件出口8.8億美元,增長6.0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