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海勃灣區科學定位“十二五”經濟發展

2011-1-25 0:2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十二五”期間,海勃灣區將繼續改造提升四大傳統產業,通過轉型創新、加快技術進步、培育產業集群,實現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能源,推行清潔生產,整合煤炭資源,嚴格控制地方煤礦和煤炭生產企業數量,煤炭產量保持在1000萬噸左右,煤炭洗選能力達到4000萬噸;以發展煤矸石發電和熱電聯產為重點,加快實施工業園區背壓式機組、京海電廠二期、熱電廠三期及黃河工貿高爐爐頂壓差發電和干法熄焦、水泥余熱發電項目,全區電力裝機容量達到180萬千瓦,到2015年,能源產業產值達到160億元。 
  ——化工,優化產品結構,延伸煤化工產業鏈條,重點推動焦爐煤氣制天然氣、粗苯精制、焦油分離提純等項目建設,實現焦爐煤氣、粗苯、焦油全部回收利用;加快發展鹽化工產業,重點扶持推動50萬噸離子膜燒堿、PVC項目建設;支持骨干企業實施聯合、兼并、重組,大范圍整合資源和生產要素,推動集群化發展,到2015年,化工產業產值達到170億元。 
  ——冶金,利用國內外先進技術,促進鋼鐵行業升級改造,打通鋼鐵業上下游環節,不斷提高鋼鐵冶煉的大型化、連續化、高效化和自動化水平,引導開發短流程特種鋼材和合金鋼材,培育發展鑄造產業;堅持煤電鋁一體化發展,推進粉煤灰提取氧化鋁項目建設,到2015年,冶金產業產值達到100億元。 
  ——建材,淘汰落后生產工藝和技術,鼓勵扶持西北創業、藍星玻璃、海美斯陶瓷等建材企業引進使用國內外成熟、先進的生產工藝和高新技術,大力發展高摻合水泥、玻璃、陶瓷、涂料等項目,重點引進PVC管材、板材、型材、薄膜制品等項目,積極發展工業廢渣制建材等資源綜合利用項目,規劃建設機械五金加工區,到2015年,建材產業產值達到30億元。 





              加快發展四大新興產業 
               特約記者 王明磊 

  “十二五”期間,海勃灣區將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導向,以發展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為重點,加快推進新興產業規模化發展,逐步形成新的產業和產品支撐體系。 
  在裝備制造產業方面,海勃灣區將大力發展特種專用汽車、礦山機械、洗煤機械、化工機械、建材機械等特色產品,重點支持陜汽液化天然氣專用車、冀東專用車改裝項目建設,積極發展汽車零部件等配套產業,建設汽車零部件加工區。 
  在節能環保產業方面,海勃灣區將重點發展以LED節能燈為主的綠色照明產品及配件;全面鼓勵發展煙氣脫硫、脫硝、除塵及削減設備制造;以工業“三廢”和城市垃圾綜合治理利用為重點,全面建成社區廢舊物資綠色回收站和再生資源加工處理中心;引入“增鏈補環”企業,實現產業集群內副產品、能源和廢棄物的相互交換,切實形成具有循環特征的產品鏈和廢物利用鏈。 
  在新材料產業方面,海勃灣區將以天宇化工高嶺土深加工項目為依托,向北延伸與鄂托克旗合作,規劃建設新材料產業區,大力引導傳統材料生產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向多性能復合材料方向轉型升級;積極培育納米材料、化工新材料、精密陶瓷材料、電子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行業,重點推動汽車專用漆、高檔發泡陶瓷、新型塑料復合管道、煤基碳纖維等項目建設。 
  在新能源產業方面,海勃灣區將著力調整電力產業結構,積極推進太陽能光伏發電、抽水蓄能和沙漠熱氣流發電、煤層氣電站等項目建設,加快發展非晶硅薄膜電池、壓延太陽能電池封裝玻璃、多晶硅等太陽能相關產品,探索實施垃圾發電、公共建筑光伏屋頂發電項目。 





              協調發展生活性服務業 
               本報記者 呂聯義 

  “十二五”期間,海勃灣區將以商貿服務業、房地產業、旅游業、社區服務業為主線,協調發展生活性服務業。 
  ——商貿服務業,實現商貿服務業由傳統向現代業態轉變,啟動實施商業網點規劃編制工作,高起點規劃布局新的商業設施和商業網點;加快推進維多利財富廣場和通用時代廣場等重點核心商業中心建設,培育提升美食街、家居建材街、電子通訊街、奇石街、書法街等特色街區;鼓勵發展區域性綜合購物中心、集中式家居廣場等新型業態,引進沃爾瑪、紅星美凱龍等國內外大型商貿連鎖企業;分層級建設好金裕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著力提升農副產品專業市場的品質與功能。 
  ——房地產業,注重調整住房供應結構,規范小區設施功能配套,以滿足人口集聚居住為重點,建設普適型社區;以住房升級為補充,建設精品社區,全面提升城市住宅小區品質;培育壯大房地產龍頭企業,完善房地產市場服務體系,推動房地產二級市場和租賃市場健康發展;引進一批實力強、品牌優的物業服務企業,實現物業管理全覆蓋,到2015年,將房地產業培育成為服務本地、輻射周邊的支柱性產業。 
  ——旅游業,圍繞打造中國西部沙漠旅游門戶城市的目標,深度開發金沙灣沙漠旅游資源,加快龍游灣濕地公園、甘德爾山生態文明景區、機場路葡萄觀光長廊等景點開發,促進景區上檔升級;開發建設烏海湖沿岸生態旅游經濟走廊,建成一批沿湖公園廣場、餐飲娛樂等服務設施;支持傳統優勢餐飲娛樂業做大做強,引進和培育一批高檔餐飲娛樂企業,建成五星級高檔酒店3家,引進快捷連鎖酒店6家;加大旅游及相關行業從業人員培訓力度,建立餐飲、住宿、旅游專業培訓基地1個;依托工業企業資源優勢,加快發展工業旅游;加強與周邊地區合作,整合資源,大力發展過境旅游,到2015年,將培育經營規模上億元的旅游企業集團2家,實現游客人數和旅游收入同步快速增長,逐步成為西部旅游集散中心和西部旅游目的地。 
  ——社區服務業,完善公共服務等配套設施,做到同步規劃、同步建設,以發展家庭服務業為重點,大力開展家政服務、養老服務、社區照料服務和病患陪護服務,鼓勵開展殘疾人居家服務,因地制宜發展家庭配送、家庭教育等業態;加大對規模較大家政服務公司的扶持力度,加快推進老年公寓建設,鼓勵標準化、連鎖式的商貿餐飲企業進入社區,全面實施“放心早餐”工程,到2015年,社區配套設施及服務基本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突出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特約記者 鄧文凱 

  “十二五”時期,海勃灣區將堅持以發展提速、比重提高、結構提升為方向,突出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支撐新型工業體系建設,全力打造“小三角”區域服務業集聚區。 
  海勃灣區將發揮 “小三角”地區的產業優勢與資源優勢,重點發展地區物流、貨運樞紐、倉儲配送、專業市場等物流產業,建成海勃灣服務業集聚區、眾利惠農千里山物流園和岱山物流園,建設改造建材、家具、農副產品等批發市場和倉儲中心;加快發展第三方物流,推動生產企業外包物流業務或剝離物流功能,推進物流企業聯合重組,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專業物流企業;應用企業先進管理技術和物聯網、電子數據交換等現代信息技術,建成現代物流綜合信息平臺,力爭到2015年,經營規模億元以上物流企業集團達到3個,成為自治區重要的物流節點城市。 
  海勃灣區將圍繞建設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小三角” 同城化的金融體系,積極培育和引進各類商業銀行及資產管理(經營)公司、財務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建立創業擔保公司和園區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公司,推進創業投資和中小企業融資服務;激活、規范、暢通民間融資渠道,大力發展保險業。 
  海勃灣區將注重發展會展經濟,適時啟動會展場館建設,積極舉辦國際書法產業博覽會、中國觀賞石博覽會等大型會展;重點發展工程咨詢、項目策劃、評估拍賣、招標投標、研發設計、會計審計等中介服務機構,創建區域中介服務品牌;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等特色經濟,到2015年,依托濱河新區,初步建立起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商務服務體系,打造現代商務服務產業集群。 
  海勃灣區還將不斷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和消費信息資源開發工程建設,優化電子政務平臺,加快電子商務平臺和消費信息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實現信息資源共享;鼓勵開展科技推廣、工業設計和節能服務,建成與產業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科技服務體系。 





              打造精品特色農業 
               特約記者 鄧文凱 

  “十二五”期間,海勃灣區將加大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力度,增加蔬菜種植比例,大力實施“菜籃子”工程,深度發掘休閑會所等新型農業經濟發展模式,推動以葡萄為特色品牌的休閑觀光產業。 
  海勃灣區將不斷加大葡萄基地建設力度,配套完善育苗、貯運、加工、設施栽培等相關產業鏈條,集中連片發展葡萄種植,打造機場路沿線精品葡萄產區;加速推進岱山農業科技園和新時針、田野、云飛等生態莊園建設步伐,著力培育以葡萄自主采摘、釀酒參與體驗、農區風情觀賞等為主要內容的休閑觀光產業,大力推動葡萄酒文化旅游、葡萄籽藥用開發、葡萄酒酒具生產等關聯產業發展,努力形成規模發展、多點提升、品牌支撐的新型葡萄產業鏈條,到2015年,葡萄種植面積達到2萬畝,葡萄酒年生產能力達到2萬噸。 
  海勃灣區將堅持以規模化、產業化、基地化為導向,加快土地流轉步伐,積極培育龍頭企業, 重點推進千里山鎮北部蔬菜產業帶建設,打造團結新村設施蔬菜和沿黃露地蔬菜兩大蔬菜種植基地,形成多元多熟種植、集約交錯的生產格局;加大科技服務力度,加強新品種和新技術推廣,大力實施無公害蔬菜產業項目,切實抓好“菜籃子”工程建設,全力保障城區蔬菜供應,到2015年,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萬畝。 





             積極培育新興服務業 

  “十二五”期間,海勃灣區將積極培育汽車服務業和文化創意產業。 
  ——汽車服務業,海勃灣區將加快汽車城建設,重點推動汽車4S店、二手車交易市場、汽車裝飾配件城、汽車主題公園、汽車俱樂部等項目建設,完善汽車展示銷售、文化休閑等服務功能,培育汽車租賃、代駕、車游等服務,適度開展汽車會展、汽車沙漠越野賽等汽車延伸服務業,到2015年,汽車城內各項服務功能將基本完備,成為自治區西部重要的汽車服務中心。 
  ——文化創意產業,海勃灣區將加大書法文化對外交流和普及力度,著力培養名人名作,繼續舉辦國際性、全國性書法文化活動,開展名人書畫作品展銷,帶動文房四寶、文博會展、書畫奇石印章等產業發展,適時啟動書法文化創意產業園建設;深入研究和挖掘黃河文化、書法文化、草原文化,以拍攝《成吉思汗》、《海勃灣》等動漫作品為契機,推動現代傳媒、影視制作、出版發行等新興文化業態發展;加快培育建筑設計創意、廣告設計創意、工業設計創意、咨詢策劃創意等創意企業和創意人才,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呂聯義) 





            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區域合作 

  “十二五”期間,海勃灣區的的對外開放和區域合作水平將有進一步的提升。 
  為切實加強區域融合,促進“小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未來5年中,海勃灣區將積極參與“呼包銀”區域的規劃聯動、產業聯動、市場聯動和政策法規聯動,探索實現區域內資源要素整合和產業分工協作機制,強化資源共享,促進人口、資源、技術的順暢流動和優化組合,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推進“小三角”地區在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保障、功能定位、產業發展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對接;探索區域協作機制,促進交通、物流、金融、通訊、信息等服務區域整合,向蒙西、烏斯太、棋盤井等周邊地區延伸,實現服務同城。 
  “十二五”期間,海勃灣區將提高招商引資實效,認真研究國家產業政策、投資方向和市場需求,精心策劃包裝項目,充實完善項目庫;堅持二產與三產并重、“引資”與“引智”結合,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圍繞發展接續替代產業和完善城市服務功能,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的聯系,實行“定點定企招商”;增強服務意識,建立完善重點項目審批聯席會議制度,推進項目建設;安排專門資金推動項目前期工作,完善項目前期工作責任機制。     (聯義) 





[編輯手記] 

             “443”,轉型主線 
                呂聯義 

  改造提升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四大傳統產業,加快發展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四大新興產業,重點培育生產性、生活性、新興三大服務業。“443”產業發展新體系寫進了海勃灣區“十二五”規劃綱要。 
  這是未來5年海勃灣區經濟發展的大綱、主線、總體框架,更是海勃灣區經濟的大動脈。確保大動脈暢通無阻,是到“十二五”末經濟總量達到再造兩個海勃灣宏偉目標的關鍵。 
  仔細研究分析“十二五”規劃綱要的“443”產業發展新體系,一個鮮明的主題貫穿始終,那就是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經濟轉型。如何轉,怎么轉?深刻把握“小三角”地區人口集聚趨勢和產業發展進程,堅持以資源開發為主導的發展模式向以服務經濟為導向的產業模式轉變是關鍵,具體措施就是積極構建具有較強比較優勢和競爭力的“443”產業發展新體系。 
  “443”體系中有幾個關鍵詞一定要深刻理解,即對傳統四大產業提出的是“改造提升”,對新興四大產業提出的是“加快發展”,對三大服務業提出的是“重點培育”。這不是隨意的幾個提法,是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結合海勃灣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實際,以比較優勢和實現打造區域中心的目標而制定的5年發展戰略,有極強的針對性。“443”產業發展新體系的構建完成,事關海勃灣區未來5年乃至更長遠的經濟社會發展走勢,是實現經濟轉型的基礎和必由之路。 
  在“443”產業發展新體系的運行中,海勃灣區“十二五”經濟發展跨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不論是宏觀的發展環境,還是自身的基礎和條件,都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從大的環境看,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深入推進,對內蒙古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以及呼包銀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和自治區沿黃河沿交通干線經濟帶產業規劃的出臺,為海勃灣區加快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海勃灣區作為“小三角”的中心,在區域一體化發展中,區位優勢將更加突出,項目、要素的集聚效應更加凸顯,特別是經過“十一五”時期的快速發展,海勃灣區傳統產業已經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機械加工、裝備制造、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城市的集聚效應和輻射帶動作用開始發揮。所有這些都為率先實現轉型、全面再造優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