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政協委員:建議“粵港澳通關便利化”
2011-1-25 0:2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記者 鄧圩)粵港澳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日趨融合,如何使三地通關更加便利,探索“一國兩制”下的通關新模式?正在召開的政協第十屆廣東省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廣東省政協委員盧小周在提案中提出加快粵港澳通關便利化的建議。
據了解,目前三地口岸通關能力滿足不了人流物流猛增的實際需求,特別是節假日期間,排長隊通關現象更為嚴重。資料顯示,1999年從拱北口岸出入境人數為3000多萬人次,至2008、2009年已連續兩年超過8000萬人次,日均超過23萬人次,大大超過了拱北口岸原設計每天15萬人的通關能力。廣東省工商聯對港澳主要商會和有關企業進行調研,發現三地通關目前仍存在重復查驗、通關能力不足、跨境交通配套不夠完善、口岸數據未共享等問題。
“目前三地口岸通關方面存在最突出的問題就是重復查驗、耗時耗力,粵港澳間往來不便的問題更為突出。”為此,盧小周在提案中建議,首先改革簡化通關程序,縮短旅客和貨物通關時間,提高人流物流通關效率。建議有關部門抓緊研究實施“一地兩檢”或“兩地一檢”、“單邊驗放”的模式,“管進不管出”只對進入當地的人貨進行查驗;推進“一站式”、“一條龍”、“一個窗口”的聯合查驗方式,避免多次查驗;適當放寬粵港澳三地車輛跨界車牌申請限制,試行車輛預購一次性的“通車證”往返三地;簡化人流簽證手續,擴大“自助式通關”的應用范圍,讓廣東居民享受與港澳居民同樣的通關便利。對于目前正在建造的港珠澳大橋口岸建議,探討實行“一站式”通關。
同時,建議有關部門針對通宵過關的實際需求進行調研,開放更多的口岸實行24小時通關。另一方面,提案還建議“加快口岸建設,整合口岸資源”,以及加快跨境交通基建項目對接、優化交通配套設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