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流成深圳經濟強勁支柱
2011-12-29 2:0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物流暢則城市興。
如果沒有這輛物流業戰車,特區經濟的迅速騰飛、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步伐,恐怕將寸步難行。
30多年來,深圳物流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快速發展,成績斐然。截至去年,深圳已建成七大物流園區和兩大配送中心,并實現深圳物流產業增加值突破600億元,物流業已成為深圳經濟發展不可動搖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一。
今天,當深圳開始以全球化視野謀劃城市物流布局之時,這個行業也將推動深圳贏得新一輪對外開放的發展機遇。
行業發展日月劇變
從港口碼頭、機場的崛起,到民營物流業的萌芽,嘗試著利用資金聚合資源到物流市場秩序的日益規范,再到國際競爭中出現深圳企業的身影,深圳物流業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
目前,以第三方物流企業和供應鏈管理企業為主體的現代物流體系已經基本形成,并涌現出騰邦物流等一批第三方物流企業。
當內地傳統運輸企業剛剛艱難完成角色轉換之時,深圳培養出的怡亞通、招商局物流、騰邦物流等一批出色的物流企業,已開始與國際物流企業接軌,并向供應鏈管理轉型。這其中,怡亞通、騰邦和飛馬國際(002210,股吧)還成功上市。
平湖、龍華、筍崗-清水河、鹽田港區、前海灣、大鏟灣、機場航空七大物流園區運營表現良好,更增強了深圳市物流業的整體抗風險能力。
還有一些數據也凸顯著深圳物流業發展的迅猛:超過1300億元的物流年總產值、逾3000家跨國物流企業及本地物流企業,IBM、沃爾瑪、索尼、通用等在內的300多家知名跨國公司在此設立采購機構,有效拓寬了深圳現代物流業的發展空間。
深圳港躋身全球第四港
實現物流“幾何式”增長的,還有深圳海港和空港。
1996年,深圳港首次突破50萬標箱大關,而從1997年至2000年的3年則是深圳港歷史上驚心動魄的“三級跳”時期,每年增量都達百萬標箱。2003年及2007年,深圳港氣勢如虹,連超高雄、釜山,進入千萬級港口序列,并在此后的8年時間內牢牢地占據世界第四的排位。深圳港以大跨越式的發展,創造了世界港口發展史上的奇跡。
并且,作為我國國際班輪公司開辟定期班輪航線最早的港口之一,深圳港也是我國遠洋班輪航線最多的港口之一,其遠近洋國際班輪航線覆蓋了世界十二大航區主要港口,形成了龐大的航線網絡,是我國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最多、覆蓋范圍最廣的港口之一。
而1991年開航的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到2003年,已實現了1000萬人次的吞吐量,2007年,首次突破2000萬人次大關,貨郵吞吐量達61.6萬噸,躋身民航機場第四,深圳機場(000089,股吧)由此步入世界最繁忙的機場行列……短短14年,深圳寶安機場便晉升全球百強。
深圳機場的通航,也標志著深圳形成以海港、空港雙港齊飛的物流基礎設施格局。
雙港齊飛,為深圳物流業的發展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以水路運輸、船務和貨運代理、倉儲、陸路運輸為主要服務內容的現代物流服務開始起步;深港之間的跨境物流和對香港的支線船中轉運輸業務也活躍起來。
與此同時,深圳“七橫十三縱”高快速路網和“十五橫十八縱”國省干道網建設不斷推進,打通了深圳的“主通道、主動脈、主骨架”。
深圳經濟的強勁支撐
城以港興。
“深圳海港、空港的跨越式發展,得益于深圳經濟的高速增長,同時壯大了的海港、空港也為深圳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兩者的經濟聯系已經由開始的單向拉動變成雙向互動。”業內專家表示,正因如此,深圳把“發展港口經濟”、“以港興市”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
目前,僅就鹽田港,平均每6個小時就有一艘發往國外的貨輪駛出港口。“深圳港集裝箱吞吐量80%以上來自珠三角地區!丙}田港相關負責人強調說,珠江三角洲經濟增長迅速,為深圳港提供了充足的發展空間,源源不斷的貨源促使深圳港不斷壯大。
如今,深圳共有港口企業30多家、駐深圳港開展國際班輪運輸業務的航運企業40多家,圍繞港口開展業務的物流、報關、拖車等相關企業上千家,從業人員約11萬人。
深圳港、航業每年不僅為深圳貢獻了約200億元的直接經濟效益,并且帶來3~4倍的間接效益。港口產業體系已成為深圳社會經濟的強勁支撐之一,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嚴格執行深圳市政府的《深圳市現代物流布局規劃》,到2010年,深圳建成了七大物流園區和兩大配送中心,并實現深圳物流產業增加值突破600億元。目前,物流業已成為深圳四大支柱產業之一。
經濟效應輻射珠三角
當然,深圳海港、空港的輻射效應并不僅僅局限在深圳,其發展還對廣東乃至整個珠三角地區的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就深圳港而言,目前,深圳港還承擔了廣東省內外貿集裝箱生成量至少35%左右的運輸份額。同時,通過實施海鐵聯運發展,構筑深圳與中南、大西部等內陸地區間便捷、高效的物流大通道,促進了鐵路沿線及縱深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
業內專家對此表示,這為進一步吸引外資到內陸尤其是鐵路沿線地區投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內陸地區進出口貨物運輸、改善投資環境、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條件,為推動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和發展區域物流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