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物聯網使人類文明實現新的升華

2011-12-28 15:2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物聯網的感知社會理論體系是建立在已有的智能化與網絡化基礎之上的全新理論體系。物聯網將在人類社會與物理世界之間建立起一套社會化的感知體系,使人類文明實現新的升華

  物聯網是一個以感知物理世界為目的的物物互聯的綜合信息系統。簡單來說就8個字:物物互聯,感知世界。物聯網服務的對象是人類社會,所關注的重點是物理世界,感知是物聯網的核心。

  以計算為核心的第一次信息產業浪潮推動了信息技術進入智能化時代,以網絡為核心的第二次信息產業浪潮推動了信息技術進入網絡化時代,以感知為核心的第三次信息產業浪潮物聯網將推動信息技術進入社會化時代。

  物聯網面對的是紛繁復雜、變化萬千的客觀物理世界。它與目標及環境的關聯緊密度高,導致了物聯網端到端的規模網絡龐大、管理復雜。大量的設備管理需要類似人類社會一樣的組織行為網絡模式,好比我國由10多億人口組成,這需要一套嚴謹的組織與管理體系,使得國家與社會井井有條。在這種情況之下,勢必要求物聯網的感知體系需要一套類似于人類社會的協同分工體系來支撐。

  這一理論體系被稱為感知社會論,也是支撐物聯網的核心理論體系。如果簡單地把“傳感器的采集+通訊網絡的傳輸+計算機的處理”就理解成是物聯網的本質的話,那等于說所有成員的活動聯系,都要由一個指令來指揮,那就會導致什么問題都解決不了,就算發明“宇宙計算”都解決不了問題。物聯網的感知社會理論體系是建立在已有的智能化與網絡化基礎之上的全新理論體系。

  我們于2004年就提出了物聯網的感知社會論,并開始對它的理論體系的研究,同時將把這一理論體系的應用延伸到其他領域。在浦東機場應用的防入侵物聯網系統,是首次大規模的物聯網感知社會理論體系的初步驗證與應用。

  我們從能源、物流、公共安全、交通等行業不斷地提煉出行業對于物聯網時代的新需求,并進行攻關。多年的跨行業跨領域的實際應用的積累與驗證,也使我們的物聯網感知社會理論體系更加堅固與充實,為我國占領國際標準的制高點奠定了理論基礎。

  如今物理世界本身正在成為一種信息社會,按照感知社會理論體系構建的物聯網系統,會使得物理世界更加順暢地融入到人類社會當中。利用物聯網這一高新技術在人類社會與物理世界之間建立起一套社會化的感知體系,使得人類文明實現新的升華。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