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行業分析

農業物流與冷鏈物流的價值取向

2011-12-28 0:0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首席顧問丁俊發研究員講三個問題:農業物流的重大戰略意義及其內含、對當前中國冷鏈物流的基本估價、中國發展冷鏈物流的六大任務。

  一、農業物流的重大戰略意義及其內含

  2009年3月10日國務院發布的《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高度重視農業物流,明確提出:“加快發展糧食、棉花現代物流,推廣散糧運輸和棉花大包運輸,加強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建設,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完善農資和農村日用消費品連鎖經營網絡,建立農村物流體系。”又提出“加強城鄉統籌,推進農村物流工程。進一步加強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完善鮮活農產品儲藏、加工、運輸和配送等冷鏈物流設施,提高鮮活農產品冷藏運輸比例,支持發展農資和農村消費品物流配送中心。”并明確“農產品冷鏈”要制訂專項規劃。

  中國已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既是一個工業大國,也是一個農業大國,中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要制造業、商貿業的物流先行,工業、農業物流并重。沒有農業物流的現代化,談不上中國物流業的現代化。落后的農業物流不僅拖了物流業發展的整體速度,也嚴重阻礙了現代農業與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

  2007年4月16日,我在《經濟日報》上發表了“大力發展適應現代農業要求的物流產業”提出農業物流的四大內含:

  第一,滿足農業生產資料需要的農業生產資料物流。包括種子、化肥、農藥、農膜、農機具、水利灌溉、飼料,也包括鋼材、水泥、柴油、農用車等等。

  第二,滿足全國人民消費需求的農產品物流與為了實現農產品總量供需平衡而進行的進出口物流。

  第三,為滿足農村勞動力再生產需要形成的生活消費品物流。

  第四,為推進循環經濟與建設節約型社會需要而形成的可再生資源的回收物流。

  農業物流有四大特點:

  第一,物流量特別多

  第二,物流難度大

  第三,物流時空要求高

  第四,是一個城鄉雙向物流系統

  工業化、城市化的加速,新農村建設,工業反哺農業的推進以及農民生活逐步邁入小康社會,這使農業物流的發展正當其時,我深信,經過10-20年的發展,農業物流將有一個新的面貌。

  二、對中國當前冷鏈物流的基本估價

  冷鏈物流是指易腐變質食品從產地采購開始,經過產品加工、儲藏、運輸、配送、銷售,直到消費者手中,其各個環節始終處于低溫環境下的特殊供應鏈系統。目前有三類產品必須經過冷鏈,一是生鮮農產品,如蔬菜、水果、肉禽蛋、水產品、花卉等;二是加工食品,如速凍食品、熟食制品、奶制品、冷飲制品等;三是藥品等特種商品。我下面講的主要是前二種:

  (一)取得的成績

  (1)發展速度快。

  由于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從溫飽型向小康型轉變,從生活數量的追求向生活質量的追求轉變,特別是食品安全已越來越引起全民的關注,所以冷鏈物流很快提上了議事日程,2000年至2008年,中國農副產品冷鏈物流市場規模以年均26%速度增長,2008年已達1.35萬億元。據仲量聯行測算,2008年中國人均冷凍食品消費量為3.47公斤,比2002年提高70%。據科爾尼預測,未來10年中國冷藏車與冷庫平均增長量為28%和30%。

  (2)政府高度重視,加快立法與規劃。

  政府已制定糧食物流規劃,正制定冷鏈物流專項規劃,為了貫徹好《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發布)、《生豬屠宰管理條例》(2008年8月1日施行)、《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商務部、農業部等9部門出臺了“關于加強豬肉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意見”,制定了“鮮凍肉運輸條件”、“肉與肉品物流規范”等國家標準,“速凍米面食品”、“初級生鮮食品配送操作規范”等行業標準。商務部正制定“放心菜”、“放心肉”服務體系建設意見。國家工商總局出臺了“食品流通許可證管理辦法”和“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

  (3)生產商、物流商、經銷商開始聯手打造冷鏈物流鏈。

  目前中國農副產品冷鏈物流的運作模式大體分為四類:一是以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營運商為主導的冷鏈物流模式;二是以大型連鎖超市為主導的冷鏈物流模式;三是以食品加工企業為主導的冷鏈物流模式;四是以冷庫為主體的冷鏈物流模式。目前,生產企業如上海光明乳業、河南雙匯、內蒙蒙牛、江蘇蘇食集團、上海食品公司、天津水產集團等冷鏈都有新的突破。上海百聯、北京物美、江蘇蘇果等連鎖集團以及廣東省食品進出口集團、北京二商集團冷鏈物流大步推進。錦江低溫、山東榮慶、重慶雪峰、中外運裕和、上海天天大眾低溫物流公司等冷鏈第三方物流企業快速成長。煙臺冰輪股份公司生產的制冷設備年銷售額突破30億人民幣。

  (4)外資快速進入中國冷鏈物流、冷鏈裝備與冷鏈基礎設施建設。

  美國冷鏈物流巨頭英格索蘭在中國已投資4億多美元,設立11個生產廠,3個貿易公司。其下屬冷王與開利合資生產冷藏庫與冷藏車。美國另一冷鏈巨頭普菲斯將在長三角、珠三角與環渤海進軍冷庫市場。日本三井聯手上海食品公司與大眾交通股份合資組建新天天大眾低溫物流有限公司。澳洲太古公司與廣東食品進出口集團合資成立廣東太古冷鏈物流公司。進軍中國冷鏈物流市場的還有普洛斯、夏暉、怡之航、世界速遞、意露國際等企業。

  (二)存在的問題

  1.農副產品冷藏運輸率低,損耗大,物流成本較高。目前中國大約有90%的肉類、80%的水產品、太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還是在沒有冷鏈保證的情況下運輸。果蔬在物流過程中的損耗率達25%-30%,而發達國家控制在5%以內,美國只有2%。

  2.冷藏運輸設備陳舊落后,數量很少,現代化冷庫容量不足。據《中國汽車工業年鑒》統計,2008年中國有保溫車、冷藏車和保鮮車3萬輛,而美國有20多萬輛,日本12萬輛。冷藏保溫汽車只占貨運車總量的0.3%左右,而美國為0.8-1%,英國為2.5%-2.8%,德國為2%-3%。

  據《中國交通年鑒》統計,截止2008年底,鐵路冷藏運輸量僅占易腐貨物運輸量的25%,不到鐵路貨運總量的1%;鐵路冷藏車有7492輛,占運行車輛的1.34%,機械式速凍車輛與加冰冷藏車大多是國外要淘汰的產品。目前冷庫總容量達到3800萬立方米,但大多只能供肉類、魚類的冷凍與貯藏,功能單一,使用率只有20%-30%。多功能的、適用于果蔬冷庫、加工型冷庫,批發零售冷庫嚴重缺乏。

  3.冷鏈物流是一個系統,缺乏上下游之間的整體規劃與協調,出現冷鏈斷點,冷鏈產業鏈斷裂,嚴重影響冷鏈物流的效率與效益。冷鏈物流涉及到生產商,如生產地頭、牛奶場、食品加工廠等等,存在濫用農藥、添加劑等問題;涉及到冷鏈物流商,存在冷鏈運輸車輛不合格,有的為省油而人為不制冷;涉及到經銷商,在銷售環節存在儲存、貨柜不達標,一些本合格的產品變成不合格;涉及到消費者,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也涉及到政府監管,職責不清,執法不嚴,缺乏全過程監控。

  4.市場化程度低,第三方冷鏈物流發展滯后。由于工業品物流可以規模運作,利潤率相對較高,所以起步早,發展快,而農副產品物流由于中國農業是小農生產方式,物流難度大,特別是冷鏈物流一次性投入大,回收慢。所以,農副產品物流相對來講市場化程度低,特別是專業冷鏈物流公司發展嚴重滯后,滿足不了快速增長的冷鏈物流需求。

  三、中國冷鏈物流發展的六大任務

  (一)政府統籌規劃,大力推動。對糧食物流、棉花物流、煙草物流、冷鏈物流等作出相應規劃,定出目標與達到目標的措施,并給予人、財、物方面的大力支持,國家發改委仍要把支持農副產品物流發展項目作為貼息貸款與技改項目的重點。商務部2006年以來已支持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冷鏈項目92個,新建冷庫55萬立方米,農副產品流通企業冷鏈項目171個,應當繼續加大力度。財政部的支農物流項目仍要推進。冷鏈物流要實行政府推動力與市場推動力并舉。

  (二)把冷鏈產業上下游結成供應鏈,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實行全過程監控,加強冷鏈物流信息化、精細化、標準化、智能化建設,改變各自為戰的局面。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都可以追溯,找出真正的原因。特別是推進信息共享,提高冷鏈全程透明度,要加快冷鏈標準化的制修訂,并與國際接軌。

  (三)加強冷鏈物流技術研究與新技術推廣,加強現代冷藏車、冷庫建設。包括生鮮農產品采后低溫加工包裝保鮮技術、連接生產、加工、儲藏、銷售全過程的冷凍、冷藏鏈技術,全程監控的信息化技術,機冷式冷藏集裝箱技術等等。要加快發展現代冷藏車與冷庫,適應小批量、多品種的冷鏈物流需要。要推進冷鏈物流中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的多式聯運。

  (四)加快發展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建立冷凍冷藏產品加工配送中心,推進集約化共同配送。對現有冷鏈資源進行重組與整合,提高效率。對綜合性或專業性冷鏈物流企業要給予必要的支持,特別是政策與金融支持。

  (五)進一步對外開放,引進國外先進的冷鏈物流技術與裝備,運作模式與管理經驗。可以派出去,請進來相結合。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實現創新,享有中國自主的知識產權。

  (六)大力培養冷鏈物流專門人才。目前,冷鏈物流人才短缺,包括研發人員、管理人員與操作人員,要通過學歷教育、在職培訓逐步得到解決。

  發展冷鏈物流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讓我們一起為此而作出不懈的努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