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編織農村公路“暢通網” 統籌城鄉一體化
2011-12-26 10:1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浙江省,第一個實現通村到組達戶、第一個實現“雙百”目標、第一個全面進入養護時代、第一個實現城鄉公交一體化、路網密度第一、省級文明農村公路數量全省第一……嘉興市農村公路在取得多個省內第一的情況下,正站在更高的起點上,謀劃向“高順暢”時代轉型升級。
昨天,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獲悉,在原有經驗成果的基礎上,嘉興市將按照高起點規劃,在2015年底前建設農村聯網公路里程500公里,并不斷提高農村公路等級,進一步完善農村公路“暢通網”。到“十二五”末,全市農村公路將達到7800公里,“高順暢”的農村公路將進一步推動市域一體、統籌城鄉一體化,促進嘉興市向現代化網絡型大城市邁進。
編織農村公路“暢通網”
統籌城鄉一體化
平湖谷元元飲品公司今年將產品包裝由塑料瓶換成了玻璃瓶。在許多同行看來,“谷元元”的這一步棋很冒險,因為玻璃瓶運輸的道路條件要求較高,而這家企業不在國道、省道邊上,在新倉鎮的一個村莊——杉青港村。但該公司總經理陳衛鋒卻毫不擔心運輸問題,他的底氣來自于企業周邊暢通的農村公路。
去年10月起,平湖公路管理部門按照“國標”對通往杉青港村的三港路實施了改造,不僅路面平整完好,標志標線、防撞護欄、示警樁等交通安全設施設置齊全規范,而且路肩實施了硬化,達到了四級以上公路標準,兩輛大卡車完全可以順利交會。“有了便捷的農村公路網,在嘉興農村辦企業,交通條件并不遜色于在國省道旁。”陳衛鋒說。
這只是嘉興市農村公路的一個縮影,經過多年建設,嘉興市已編織起一張農村公路“暢通網”。目前,全市等級公路通村率達到100%,路面硬化率達到100%,成為全省最早實現農村公路“雙百”目標的地市。“嘉興市農村公路在總里程上已遠遠超出‘十一五’農村公路規劃指標,農村公路密度居華東地區之首。”昨天,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全市農村公路總里程達7048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為180公里,居全國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五型公路”的打造,目前嘉興市已有14條農村公路被評為省級文明公路,數量全省第一,并率先全面進入養護時代。嘉興市在農村公路養護上,通過創新社會管理,按照“五型公路”的要求,以農村文明公路創建和農村文明公路站創建為抓手,全面建設品質優良、安全舒適、節約環保、服務到位、文明廉潔的農村公路產品和服務體系,進一步深化了統籌城鄉的內涵。據統計,目前65個農村公路養護站中,已有23家創建為文明公路站。
“嘉興既然有條件有需求實現統籌城鄉,我們就應該堅持以人民群眾利益為重、以人民群眾期盼為念,努力實現管理與服務的有機統一,構建全面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農村公路網、安全保障網、養護管理網,有效促進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市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稱。
高起點規劃
向“高順暢”時代轉型升級
“嘉興交通要率先實現現代化,農村公路工作任重道遠,‘十二五’時期,嘉興市農村公路將從‘高通達’向‘高順暢’轉型升級。”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人稱,“十二五”時期,嘉興市農村公路在原有經驗成果的基礎上將按照高起點規劃,從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路網交通發展和農民群眾實際出行需求出發,讓更多農村百姓享受到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全市率先在省內實現交通現代化。
目前,嘉興“十二五”農村公路建設規劃編制工作已經完成,規劃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中心任務,加強了與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的銜接和協調,即在農村公路大路網、主框架不變的前提下,重點做好與新市鎮建設、農村新居住點建設的路網銜接工作,與農村公交線路規劃的銜接工作及與國省道線路調整規劃的銜接工作。
另外,“十二五”時期,嘉興市將按照“穩定數量,提升質量”的總體要求,大力實施農村公路技術等級改造提升工程。著重考慮連接新市鎮、新社區、高鐵站、三級客運站等人流相對集中且變化較大節點上的農村公路改造問題,著重考慮連接內河碼頭、倉儲中心、產業基地、工業園區、專業市場、港口等重要物流節點上農村公路等級的提升問題,適當提高連接新社區聯網公路建設的比例,努力提高新建公路技術標準。
屆時,中心城市到各副中心城有兩條及以上城際快速通道;通往1000戶以下新社區公路達到三級標準;通往1000戶以上新社區公路達到二級標準,有條件的達到一級(或雙向四車道)標準并兼顧城市道路功能;相鄰新市鎮之間公路達到一級公路標準或四車道以上道路;相鄰新社區之間公路達到二級或三級標準。
在高起點規劃修建農村公路的背后,也是嘉興加快建設市域一體、城鄉統籌一體化協調發展,進一步提高城市承載力的“謀篇布局”,必將更深層次地推進嘉興市城鄉資源共享、合作共贏,促進嘉興市向現代化網絡型大城市邁進,更大地釋放城市價值與功能。(本文來源:嘉興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