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如何應對低迷困境
2011-12-24 15:0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筵本報記者 楊世新 實習記者 張成卓
當前,由于市場價格低迷,鋼廠出廠價格與市場價格倒掛,國有鋼鐵企業中已有近半數鋼企陷入困境,民營鋼鐵企業有三成陷入虧損。2012鋼鐵行業如何應對低谷?
陷入低迷
在鋼價下挫、礦價堅挺的背景下,我國鋼鐵行業贏利水平跌至歷史最低水平。“10月份77家大中型鋼企中有25家出現虧損,行業銷售利潤率僅為0.47%,利潤僅13.75億元,環比下降82.6%。”在近日召開的“2011中國鋼鐵產業鏈戰略發展與投資峰會”上,中鋼協黨委副書記羅冰生透露了上述數據。
中鋼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25家大中型鋼企虧損總額21.25億元,虧損面占到32.5%。“民營鋼鐵企業也有三成陷入虧損局面,鋼鐵企業的現狀極其艱難。”業內資深專家、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副會長宋繼軍對記者說。
對于鋼鐵行業的慘淡現狀,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矛盾的焦點是鋼鐵市場供過于求的態勢不斷積累,其二是鋼價下滑而成本大漲。
據統計,今年1~9月與上年同期比較,煉焦煤上漲13.74%,噴吹煤上漲26.38%,冶金焦上漲9.72%,國產鐵精粉上漲36.84%,進口礦上漲34.84%,廢鋼上漲24.95%。“在鋼鐵生產成本大幅上升而市場價格大幅下降的雙重壓力下,大中型鋼鐵企業銷售利潤率下降,行業的贏利水平處于歷史最低水平。”羅冰生說。
今年以來,鋼鐵行業整體處于高產量、高成本、低效益的運行狀態。“鋼鐵行業運行的突出特點是高產量、高成本、低效益。”粗鋼生產總量高增長,造成高價進口礦增加,同時由于高產量帶來國內市場鋼材供大于求,促使鋼材價格下降。“這種運行態勢同全行業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和優化,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完全背離的,應當引起全行業的高度重視,并采取果斷措施扭轉高產量、高成本、低效益的運行狀態。”羅冰生強調。
應對困局
2012年,面對全行業產能總體過剩,市場需求減弱的新態勢,全行業應當控制總量,提高鋼材品種質量。“實行低贏利狀態下的生產經營管理及措施,實現新的創新。”羅冰生認為,控制生產總量,應從社會需求的實際出發,堅持按實際需求組織生產,實現國內鋼材市場的供需基本平衡,鋼材價格基本穩定,以有利于鋼鐵行業的穩定健康發展。“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生產總量,將會出現今年以來國內市場供大于求,市場價格全面下跌,企業經營困難的狀況,甚至有可能出現更大的困難。”羅冰生強調。“健全和強化鋼鐵產業鏈,是企業提高競爭實力的基本要求。”冶金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說,在經濟全球化的前提下,特別是能源、資源價格處于高位運行,鋼鐵生產成本大幅度提高的情況下,鋼鐵企業應當以更高的視野,跳出只重視鋼鐵生產流程的觀念,加強和重視鋼鐵生產上下游產業鏈的建設。從國際、國內鋼鐵企業市場競爭的情況看,鋼鐵企業之間的競爭,實際上反映為不同企業鋼鐵生產產業鏈之間的競爭。“建設鋼鐵產品直至提供用戶使用的產業鏈,從根本上講,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以市場為中心,全面滿足用戶需求的重要途徑。”李新創認為,特別是在2012年社會需求減弱的情況下,通過企業與用戶之間建立長期穩定的供應渠道,多方位的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為用戶提供鋼材的同時提供個性化使用鋼材的解決方案,實現材料供應商向綜合服務商的轉變,并在提供服務過程中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也是避免同質化競爭的有效措施。所以強化產品至用戶之間的產業鏈建設是完全必要的。”
服務轉型
從實際來看,我國鋼鐵企業的產品銷售方式總的來看仍然是比較落后。一是企業直供的比重僅為35.99%,而通過鋼材分銷商銷售的比重達42.16%,高于直供6.17個百分點;并且通過鋼材進行加工處理后提供用戶使用鋼材的比重低。“企業為用戶提供鋼材和使用鋼材的方案嚴重不足,不僅反映了企業與用戶之間的緊密合作和聯系不足,同時也錯失了在鋼材深加工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鋼材的附加值和增加企業贏利的機會。”李新創說。
此外,我國鋼材產品實物質量整體水平不高,只有約30%的產品實物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還有,量大面廣的熱軋螺紋鋼筋等品種標準落后,不能滿足下游行業轉型升級的要求。“產品質量不穩定,下游行業還不能高效科學使用鋼材。少數關鍵鋼材品種仍需進口,高強度、耐腐蝕、長壽命、減量化等高性能產品研發生產技術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因此,加快產品升級,加強鋼鐵產業鏈延伸和協同,轉變服務理念,增強服務意識,“由生產向服務轉變,形成與下游用戶合作機制,以及健全物流配送體系尤為重要。”李新創認為。
在李新創看來,建立完善加工配送中心,要由注重數量轉向注重品種質量效益,高度重視產業鏈建設,強化轉變服務經營理念,向上游礦石、焦煤等資源,下游深加工、配送等服務轉型,或鋼鐵與上下游產業間的銜接領域。“以用戶為中心,加強合作,提高品種質量和服務。”“靠規模擴張,依靠資源、能源消耗的不斷增長,來支撐鋼鐵工業發展,這種發展方式是沒有出路的,也是不可行的。”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冶金業商會專家劉勇昌表示,加強上下游產業鏈的建設,是鋼鐵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面。“產業鏈建設還要重視對下游用戶鋼材需求的全面升級服務。”李新創認為,隨著社會的進步,下游用戶對鋼材品種質量、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鋼企不僅要滿足用戶數量、品種質量的要求,還要滿足其價格、服務的要求。“目前來看,為下游產業提供完整材料解決方案的服務體系,是行業目前的大缺口。”李新創說,鋼企要想生存和發展得更好,就必須與下游用戶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及時滿足用戶不斷增長的服務要求。“服務的要求要更高,其內涵要更廣闊,是全方位的,從產品研發、使用再到回收利用的整個材料的生命周期過程都要做好。”李新創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