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順差不斷收窄意味著什么?
2011-12-24 14:5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汪濤
最近幾個月里,中國出口增速放緩、外貿順差下降。這一趨勢或將延續至2012年。這對中國的宏觀政策、匯率、外匯儲備以及流動性來說意味著什么呢?
從全球角度來看,中國不斷收窄的外貿順差應受到歡迎——這證明中國在推動內需方面取得了進步。中國按美元計的外貿順差已經比2008年減少了一半,而外貿順差占GDP比重則從2007年的9%降至今年的略高于3%的水平。隨著2012年歐元區步入衰退、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我們預計中國外貿順差將進一步減少至GDP的2%。
因此,盡管最近幾個月美國對中國匯率政策的批評調門有所提高,但來自基本面上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已然減輕。這可能解釋了為什么過去幾周人民幣在離岸和在岸市場均承受了貶值壓力。
有必要指出的是,外貿順差的收窄主要歸結于全球需求走弱以及國內需求增長強勁,而中國整體出口競爭力并未減弱。外貿數據顯示,雖然工資成本不斷上漲、人民幣持續升值,但總體而言,最近幾年中國出口在世界貿易中份額仍繼續增長。當然,總體數據掩蓋了出口結構的變化——一些較低端、勞動力密集型行業的市場份額可能在減少,同時中國得到了一些較高附加值行業(如機械)的市場份額。
外貿順差的收窄會不會限制國內流動性和銀行的放貸能力?這是最近幾周被頻繁問到的問題。答案顯然是“不會”。我們仍然預計2012年經常項目順差會超過2000億美元,但即便順差為零、或者資本外流完全抵消了經常項目順差和外商直接投資之和,國內流動性仍然不會受到限制。就算在明年外匯儲備無增長甚至減少的情況下,央行仍擁有多種方法增加基礎貨幣供應。在中國,一個非常簡單的辦法就是下調目前高達20.5%的存款準備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