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七成運量由外地車輛瓜分 “三化”戰略將“截流”物流資源
2011-12-22 14:1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十二五”期間,市區的物流業如何駛入“快車道”?昨天,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市區物流業發展規劃(2011年~2015年)已經出爐。今后五年,市區物流增加值將朝著年均遞增14.6%左右的目標邁進。
近70%運量由外地車輛瓜分
政策鼓勁,政府支持,這幾年來,市區的物流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十一五”以來,市區物流業發展全面提速,物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達到10%。物流園區建設穩步推進,集亞物流基地、紹興港現代物流園區、中國輕紡城現代物流園區等一批物流平臺正在建設之中。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市區從事物流的經營戶214家,80%以上為個體運輸企業,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不到10家,尚無3A級以上物流企業出現。
值得關注的是,盡管我市是名副其實的物流需求大市,但由于市區物流企業缺乏競爭力,導致物流資源外流現象嚴重。統計顯示,2010年市區物流企業實現營業稅3316萬元,折算成營業收入為11億元左右,僅占13.1%。公路運輸方面,全市外地牌照貨車估計在7000輛左右,其中本地車掛外地牌照的約占一半,市區近70%的運量由外地車輛瓜分,袍江新區有80%以上的物流資源外流。
物流增加值年均遞增約14.6%
如何減少物流資源外流?在我市物流業今后五年的規劃中,提出了大力實施“本地化經營、規模化發展、集約化運作”戰略,不斷提高市區物流業發展的整體水平,努力打造紹興市物流主樞紐、浙江省重要區域性物流樞紐和長三角物流網絡的節點城市,使現代物流業成為主要基礎產業和重要支柱產業。
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市量化到了具體的指標,根據計劃,到2015年,市區物流業取得快速發展,空間布局明顯優化,以專業市場和產業集群物流、城鄉配送物流等為特色的現代物流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在服務業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對制造業的促進作用進一步增強。
今后5年,市區物流業發展的目標是:物流增加值年均遞增14.6%左右,達到85億元左右,比2010年翻一番;占市區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在20%左右,占GDP比重在12%左右。市區物流本地化經營率力爭從目前的20%左右提高到50%左右;力爭有3家以上物流企業成為3A以上物流企業。
逐步形成“一核多點”布局
市交通運輸局有關人士說,市區圍繞建設“全市物流主樞紐”的目標要求,在空間上逐步形成“一核多點”布局結構。“一核”即袍江集亞物流基地和紹興港現代物流園區;“多點”即紹興市國際物流中心、紹興濱海新城物流基地、皋埠區塊綜合物流帶等物流基地(中心)和一批骨干龍頭物流企業。
做大做強物業產業,市區將圍繞大型產業基地,大力發展產業基地型物流;圍繞大型專業市場,積極發展專業市場型物流;圍繞接軌長三角和環球物流供應鏈體系,提升發展國際空港物流;圍繞區域布局要求,引導發展特色物流;圍繞城鄉居民生活,完善發展配送物流。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進本地化經營上,我市將加大扶持力度,對市重點物流平臺項目用地在符合國家、省相關政策的前提下給予一定傾斜,并給予一定的引導資金扶持;支持重點物流項目建設、物流人才培訓、物流標準化推進,鼓勵物流企業推行甩掛運輸和購置大噸位車輛,積極發展城鄉配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