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物聯網讓中央空調變“聰明”
2011-12-22 13:5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央空調總有點“笨笨”的——冷熱不均,過冷或過熱,不僅令人體感不適,而且浪費能源。這是很多公共建筑共同的“煩惱”。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的中央空調,最近變得“聰明”起來——該校學生的科技創新項目“環境監測與節能系統”,經B區閱覽室的半年試用,證實有控溫、節能的效果。
傳統控溫“忽冷忽熱”
和大多數公共建筑一樣,上海交大圖書館閱覽室的空調采用統一調控的控溫模式,由于日照、季節等不確定因素,控溫效果并不理想,常能聽到同學們“熱死了”或“凍死了”的抱怨聲,而且浪費能源。如何根據讀者的“冷熱”來調節環境溫度,是上海交大圖書館館長、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陳進教授給學生們出的一道題。
于是,深有同感的學生們,設計了科技創新項目“環境監測與節能系統”,通過對室內溫度和濕度的實時監控,及時調節空調溫度,并在圖書館B區閱覽室內“實驗”了半年,運行穩定,有效解決了圖書館閱覽空間的溫度不均現象,同時還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學生團隊代表周徐寧很感謝圖書館提供的科技創新平臺:“讓我們有機會將想法變成現實。”
實時監測自動調溫
據介紹,該系統基于物聯網概念。通俗地說,閱覽室內大范圍安裝了無線傳感器,用來實時監測和傳輸室內溫度、濕度和空氣質量等環境參數,這些數據由三維建模分析、作優化處理。物業通過節能監控系統上的立體模型圖和溫度場顯示圖,可以直觀監控圖書館各個閱覽室的溫度情況,并且對空調進行實時控制。在確保室內舒適度的前提下,系統會降低由不合理的空調控制策略所造成的高能耗,實現控溫和節能減排。
為方便學生實時查詢室內溫度數據,圖書館還構建了基于因特網的數據采集與訪問機制,學生們不僅可以在圖書館內的大型顯示屏上實時了解室溫分布狀況,還可通過網絡在任何地點接入系統,查詢圖書館當前的環境參數。這樣一來,學生們可以隨時根據圖書館的溫度分布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狀況的圖書閱覽室。
運行半年表現良好
圖書館作為公共建筑,其能耗是普通住宅的5-15倍。有數據顯示,在空調使用率較高的夏季,交大圖書館空調和新風機一個月耗電量占整個圖書館一個月耗電量的77%。陳進教授透露,基于該系統半年來的“良好表現”,目前正計劃將其擴展到整個圖書館大樓的其他閱覽室中,以實現更大范圍的節能。
據悉,該成果已經申報《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控系統》專利,未來可推廣應用至大型空間(如商場、車站等)的空調系統。該項目學生科研團隊也獲得首屆全國虛擬儀器設計大賽三等獎、第四屆全國節能減排大賽三等獎及LabVIEW畢業設計大賽一等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