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企業收購謹慎 貿易商需求放緩
2011-12-2 21:2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農民的水稻賣不出,貸款也還不上,連過年的錢都成問題。那么加工企業現在生產狀況如何?去年搶糧的貿易商和企業今年為什么都停止了收購呢,繼續看記者調查。 在益海嘉里水稻加工廠的原料場地上只有六堆大米,工作人員告訴我們 每堆大米只有兩千到三千噸,這些庫存只夠他們生產四五天。而去年的這個時候,場地上的水稻最少比現在多出一倍。盡管益海嘉里幾年來水稻收購策略一直比較穩定,然而負責人告訴我們今年新水稻的收購確實比去年減少了不少。
2010年,水稻價格一路攀升,不少企業收購了大量的原料,再加上倉儲以及擠占資金的成本,到今年七月份,每斤水稻的成本就達到了一塊六毛錢。按照70%出米率,大米的成本就達到了每斤兩塊二毛錢。而大米當時的售價也只有兩塊零幾分。
去年巨額的虧損,加上今年水稻再獲大豐收,供大于求,市場價格步步走低,企業更愿意觀望后市,慢慢采購以降低成本。而業內人士告訴我們,去年從農民手中大面積收糧的除了企業還有貿易商,他們囤積了大量的水稻等待后市出售,然而沒想到的是大米價格始終上不去,而水稻加工企業不斷虧損,有的小企業甚至倒閉,需求放緩,結果大量的糧食就砸在了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