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深圳市首個冷鏈物流地方標準出臺

2011-12-2 20:1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12月1日訊(記者 傅大偉)12月1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召開了《食品冷鏈技術與管理規范標準》推廣新聞發布會,并組織深圳市相關物流企業參加了《食品冷鏈技術與管理規范標準》的第一次培訓。《深圳市冷鏈物流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也同時正式發布。 
  什么是《食品冷鏈技術與管理規范》
《食品冷鏈技術與管理規范》(編號:SZDB/Z 41-2011)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是由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組織制定,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中糧集團(深圳)有限公司參與起草的深圳市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由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自2011年8月1日起實施。這是深圳市第一個關于冷鏈物流的地方標準。 
  標準制定背景。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冷凍冷藏食品的消費越來越多,對冷凍冷藏食品的需求越來越大,深圳具有毗鄰港澳、連接內地的地理區位優勢,具有多種對外口岸,是華南地區最大的貨物集散中轉地之一,來自全國的進出口冷凍產品大部分通過深圳流向國內外,因此冷鏈物流市場潛力巨大。但在食品冷鏈的運作過程中,存在著不規范的現象,迫切需要制定食品冷鏈技術與管理規范。
  標準制定原則。
  一是適用性,標準的起草,充分考慮企業現行的做法,在滿足冷鏈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在標準內容上盡量符合大多數企業的實際操作,體現標準的適用性。二是前瞻性,冷鏈技術的發展非常之快,因此食品物流運輸和溫度測量技術不斷變化和更新,為體現科學性,鼓勵技術進步,標準在條款上只陳述原則和要求,不限制具體技術發展。引入國際通行的規范,指導我市冷鏈物流服務行業的規范性操作。三是一致性,冷鏈食品在發達國家已有成熟標準,本標準起草過程中,在標準具體技術指標方面,參考國際標準相關規范性操作條款。充分調研了國內目前現有冷鏈食品產品、食品衛生、包裝、標志、運輸和儲存等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在內容、術語上保持協調一致。
  標準主要內容。
  標準首先對冷鏈、冷凍食品、冷藏食品等術語進行了定義,在此基礎上按照冷鏈運作流程,從包裝、運輸、儲存、分揀與配送以及批發與零售每個環節均制定了規范的操作要求。如包裝環節有對包裝材料、包裝尺寸、包裝標識等要求,運輸環節有對運輸設備、運輸溫度等要求,儲存環節有對冷庫、儲存溫度、驗收卸貨、堆碼等要求,分揀與配送有對配送場地、配送車輛、分揀場地等要求,批發與零售有對陳列設備、溫度等要求。此外,還有制定冷鏈管理制度等的要求。
  標準實施意義
  。《食品冷鏈技術與管理規范》的發布,體現了市交通運輸委員會用標準化手段規范食品冷鏈行業的運作。本標準可用于企業對冷凍、冷藏食品的包裝、運輸、儲存和銷售等物流環節的操作規范的管理,是企業間冷鏈產品交易的參考,也可作為政府有關監管部門對企業的監管依據。通過標準體系的推廣落實,使標準真正起到引導、規范行業發展,在食品的供給與品質保障方面發揮應有作用,進而促進我市食品冷鏈的健康發展。
  什么是《深圳市冷鏈物流發展規劃》
  2011年12月1日,《深圳市冷鏈物流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本規劃的制定是為加快發展冷鏈物流,體現社會民生福利“幸福感”,并進一步落實《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及2007年深圳市1號文件《關于加快深圳市高端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精神。作為全國物流業領跑者,深圳將率先向冷鏈物流制高點邁進,通過冷鏈物流技術與管理的全面革新,將深圳建設成為全國冷鏈物流網絡的重要節點及華南地區冷物流基地,立足深圳、面向“珠三角”、輻射港澳臺與東南亞,示范全國。
  發展基礎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理念也迅速接近國際標準,人們對食品的消費需求從溫飽型向營養調劑型轉變,人們花在廚房里的時間越來越少,對冷凍、冷藏食品的認知度越來越高,全社會對生鮮農產品的安全和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批量、多品種、高保鮮成為鮮活易腐貨物運輸的主導趨勢。國家也推出各項質量標準和政策,來改善人民生活質量,尤其對食品還制定了有關食品安全衛生政策,如質量安全認證(QS)、綠色食品認證、“菜籃子工程”、“三綠工程”、“綠色通道”等;這些都推動了冷鏈物流的發展。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很早就重視了冷鏈物流系統的建設和管理問題,現在已形成了完整的 “從田間到餐桌”的一體化冷鏈物流體系。
  深圳作為我國經濟的前沿陣地,在國內最早引入“現代物流”理念,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深圳也是冷鏈物流的 “特區”,一方面由于深圳本地市場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深圳是跨國企業中國總部的聚集地,外籍員工的飲食習慣和食品冷鏈運輸的要求。深圳毗鄰香港,來自全國的出口冷凍產品大部分通過深圳流向國內外。正是這樣的需求促進了深圳冷鏈物流的發展。深圳市現具有規模的冷庫容量約15萬噸,另有8萬多噸冷庫正在籌建中,15萬噸分別集中在筍崗、西麗、南山、鹽田、龍崗等地,其中筍港物流園區占5.3萬噸。深圳市擁有專用公路冷藏運輸車輛近500臺。
  面臨形勢
  。近三十年的發展使深圳冷鏈物流初具規模,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起步晚、冷鏈物流意識不強、冷鏈行業成本高,投入回收期長以及冷鏈行業缺乏行業標準規范等是當前面臨的問題。
  目標定位
  。根據國家發改委關于家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的要求,參考成熟冷鏈物流城市的建設經驗,按照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發展低碳經濟的原則,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深圳冷鏈物流的發展目標為實現冷鏈物流技術與管理的全面革新,初步建成完整的冷鏈物流服務體系,成為全國冷鏈物流網絡的重要節點及華南地區冷物流基地,立足深圳、面向“珠三角”、輻射港澳臺與東南亞,示范全國。扶持一批有示范帶動作用的、具有國際競爭性的冷鏈物流企業,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高標準的冷鏈物流人才隊伍,建成幾個效率高、規模大、技術新、功能全的冷庫,打造幾條設施先進、功能完善、管理規范的示范冷鏈。
  主要任務
  。一是普及冷鏈物流理念,加大對全程冷鏈重要性的宣傳力度,全面提高冷鏈從業人員對冷鏈的認知度及冷鏈意識,同時也提高公眾對冷鏈的認知度;二是制定冷鏈物流標準,積極推行質量安全和市場準入制度;三是建設冷鏈基礎設施,從大型冷鏈企業入手,從關鍵物流節點入手,逐步完成舊設備、舊設施的升級及節能、低碳、環保的新設施、新設備的上馬。四是打造冷鏈示范品牌,通過培育經濟實力雄厚、經營理念先進、管理模式先進、核心競爭力強的冷鏈物流企業,鼓勵其打造全產業鏈知名品牌,示范帶動全市及全國。五是建立冷鏈物流信息平臺建立冷鏈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實現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健全冷鏈物流作業的信息收集、處理和發布系統,推廣冷鏈物流信息技術,全面提升冷鏈物流業務的信息化水平,為建立冷鏈物流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控、業務監督和追溯系統奠定基礎;六是培養冷鏈物流人才,完成全市冷鏈物流從業人員的系統培訓,建立冷鏈物流行業的人才激勵機制,推動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
  重點工程
  。一是冷鏈物流標準建設工程,2010年根據深圳冷鏈行業的具體情況制定深圳市冷鏈物流標準,2011-2013年重點在加工型企業、專業冷鏈運輸企業、冷鏈倉儲企業試行,2015年全市強制執行深圳冷鏈物流標準。二是冷庫升級與再建工程,鼓勵企業現有低溫儲藏設施的基礎上對于技術、管理落后的設施設備進行技術改造與更新。三是冷鏈運輸車輛及制冷設備再建工程,到2015年全市以專業的冷鏈物流公司為依托新增冷藏運輸車輛,對于新增車輛給予信貸等各方面支持,提高深圳市生鮮家產品的冷鏈運輸率,逐步減少“斷鏈”現象的發生。四是冷鏈物流企業培育工程,根據深圳冷鏈物流基本情況,重點培養一批發展潛力大、經營模式先進、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冷鏈物流企業,采用信貸、稅收等政策傾斜,鼓勵其創新物流服務模式,拓展物流服務網絡,強化資源整合,打造從生產源頭到最終銷售的全產業鏈知名品牌,以示范帶動全深圳市的冷鏈物流發展。五是冷鏈全程監控與追溯系統工程,按照規范化、標準化的要求,建設全程溫控和可追溯系統,充分利用現有的企業管理、市場交易、信息跟蹤、信息反饋與追溯平臺,建立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冷鏈物流監控與信息追溯系統。六是冷鏈物流監管工程,在全市推行冷鏈物流標識, 推出冷鏈物流崗位資格證書,全市冷鏈物流從業人員需參加專項培訓及測試,憑資格證書上崗。完善冷鏈物流生產、加工、儲存、運輸、中轉等主要環節的監管和查驗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冷鏈物流的行業及政府監管力度,嚴格執行冷鏈物流標準,提高監管水平。
  保障措施
  。一是政策措施保障,包括拓寬融資渠道與方法,確保每年重點物流企業、物流項目的評審保障以及冷鏈物流崗位資格證書優惠待遇等,2013年前參加冷鏈物流崗位資格證書培訓的人免培訓費,參加資格證書考試的免考試費,同時對于取得中級及以上資格證書的人給予調深圳市戶口優先待遇。二是法律法規保障,完善冷鏈物流法律法規體系,有建立全面質量監控體系,計劃的強制執行冷鏈物流標準逐步與國際接軌,充分發揮政府、機構、行業協會的作用,補充完善監督檢測項目和內容,建立全程質量檢查與監督機制。三是信息化建設保障,政企共建冷鏈物流信息平臺,以現有冷鏈物流企業的信息系統的基礎,政企共建,健全冷鏈物流作業的信息收集、處理和發布系統,實現信息共享、數據共用和資訊互通,全面提高物流運作效率。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