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濱州:年底網購多 快遞變“慢遞”
2011-12-16 17:0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現在網購的人越來越多了,人們把網購催生出來的經濟稱為“宅”經濟,本來網購的人多,按說快遞公司的生意該越來越好,可現實卻并不是那么樂觀。
快遞變慢遞,網購一族們肯定不滿意;可惡性的“價格競爭”,在這個物價飛漲的年代,快遞公司又“傷不起”;如何打破這種兩敗俱傷、惡性循環的局面呢?恐怕,這得從單純的“低價惡戰”轉變到“服務為重”,我想,電視機前的宅男宅女,網購一族們更看重的,低價是一方面,能夠安全快捷的到達更為重要。
快遞,第一首先做到快捷,第二也要保證我們的質量和完好無損。面對當前巨大的業務量,快遞企業更應當從優質服務入手,加速企業整合力度、健全完善配送網絡、避免行業不正當競爭才能適應國內電子商務不斷提高的需求,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在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某單位上班的小閆,是個網蟲,經常在網上買東西。可這到年底了,小閆卻發現網購到貨的時間比原來的時間慢了不少。
小閆:“平常三天左右就要到貨,現在可能快遞貨比較多,一周左右才能到貨,快遞成了慢遞了。”
記者了解到,像小閆一樣不滿快遞公司的買家并不在少數,無論是買家還是賣家,似乎都對快遞公司有意見,那么快遞變慢遞的原因又是怎樣的呢?記者對一家快遞公司進行了走訪調查。
快遞公司工作人員小王:“從十二月份以后我們淘寶網搞的這兩次活動,讓我們每天送30票到60票,讓我們從開始的一上午送完到現在的一天送不完。”
楊素芳是小王所在物流公司的經理,她告訴記者從今年10月份以后,公司接貨的數量幾乎是平時的兩倍,但由于成本提高,公司并沒有獲得相應的利潤,幾乎處于一種低利潤超負荷運轉狀態。
楊經理說除了微利,還有就是競爭問題。光在惠民縣城,從事物流行業的公司就不下十家,其中還有一些沒有注冊的小公司,為了在快遞行業經營下去,不少公司選擇比照對方價格進行降價的惡性競爭行為。
快遞公司楊經理:“各項費用都在上漲,快遞收入沒有增加,只能擴大業務量,去維持下去,可是有些小公司費用比較低,和我們競爭的特別厲害,他們已經到了6塊錢左右我們確實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