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快遞跟蹤服務成空文 年底網購“悠著點”

2011-12-15 17:1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現如今,多數快遞公司為了增加用戶體驗,紛紛提供了快件跟蹤服務。然而,據《北京商報》日前報道,快遞信息追蹤暗藏眾多“貓膩”,快件還沒簽收,快遞網站跟蹤信息就顯示快遞已經完成了。

  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網購人群日益壯大,這使快遞行業規模不斷擴大。然而,快遞物品不翼而飛、快遞變“慢遞”、快遞人員代為簽收快件、理賠難等問題也隨之而來。面對已經打響的年底網購大戰,快遞行業的諸多問題亟待解決。對此,相關部門應加強監管,快遞公司也需要進行自身規范、增強服務質量,消費者網購時更應學會加強自我保護。

  快遞跟蹤服務信息不對稱

  隨著網購消費方式的流行,作為電商企業與消費者的中間物流環節,快遞公司在電子商務的運行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讓消費者能夠了解其網購商品所在的位置,多數快遞公司提供了快件跟蹤服務。這一舉措原本是為了提升消費體驗,如今卻備受用戶詬病。

  據《北京商報》日前報道,快遞信息跟蹤暗藏著眾多“貓膩”。首先,快遞追蹤信息顯示發往某個地區后,便沒有任何追蹤信息,出現快件信息空白,快遞追蹤服務的時效性有待提高。其次,由于中轉站的運輸分配問題,快件有時候變成了“慢件”。最后,由于年末件量較大,當日來不及送的快件,快遞公司有時會以“疑難件”輸入系統,而消費者卻不知如何判斷“疑難件”。

  快件跟蹤服務出現信息不對稱問題應該歸咎于誰的責任呢?這首先是由于快遞公司操作不規范。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表示,快遞追蹤信息應該真實反映快件狀態,快遞公司應實事求是體現快遞過程,不能給消費者造成誤導。另外,在快遞公司操作不規范的背后,也和網商近期高密度集中促銷導致件量大增有關。徐勇認為,網商實行集中促銷,給快遞企業帶來的壓力過大,超過了快遞公司的承受能力,使整個行業運行不健康,“這對消費者和快遞行業都不負責任”。

  快遞行業仍問題不斷

  我國電子商業呈現高速發展的態勢,規模不斷擴大。據淘寶此前公布的2011中國網購服務市場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網購服務市場規模額為20億,預計2011年交易額達50億,同比增速達到了150%,2012年預測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125億,未來三年將迎來井噴式發展。

  網購人群不斷壯大帶動了快遞行業的快速發展。以海峽西岸經濟區為例,據國家郵政局日前公布此前制訂的《海峽西岸經濟區快遞服務發展規劃(2011-2015年)》顯示,2015年末,海峽西岸快遞年業務量將突破7億件,年均增幅達35%以上。

  然而,快遞行業高速發展的背后卻也暗藏隱憂。盡管多次遭遇媒體頻頻曝光,也有不少消費者多次反映快遞存在著的問題,卻仍然未見改觀。大面積送貨延遲、快遞物品不翼而飛、快遞變“慢遞”、快遞人員代為簽收快件、巧設名目多收費、物品丟失理賠難等問題不斷困擾著消費者。快遞行業的亂象不僅影響了網購顧客的購物心情,有時甚至還會耽誤用戶的大事。

  網購規模不斷增長,本來應該是快遞行業發展的大好時機,但由于人員調配、天氣、運輸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等問題,導致快遞公司頻頻出現“爆倉”,甚至虧損。業務量越多,虧損越多,于是漲價成為了民營快遞企業的一個必然選擇。也導致快遞行業陷入服務態度差了、速度慢了,快遞費用卻不降反增的怪圈。

  快遞行業問題亟待解決

  臨近年底,特別是在緊接下來的圣誕節、元旦以及春節期間,各大電商網站紛紛推出瘋狂促銷活動,想要趁著這一“良機”網購的消費者為數不少,物流行業也將迎來一年里最具挑戰的業務高峰期,快遞行業存在著的種種問題亟待解決。

  首先,相關部門要加強監管。據《京華時報》報道,為防節日期間出現快遞企業擅自停止經營影響市民生活,國家郵政局日前要求,各快遞企業不得擅自停收或停投快件,對因停止收寄或停止投遞導致全網不能暢通運行的企業,要交回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

  其次,快遞公司應加強自身規范,提供服務質量。目前我國快遞行業面臨著的一大問題是,快件不斷增多,配套卻跟不上發展速度,處于運能不足的狀態。從而導致了快遞變“慢遞”,消費者對此的投訴也時有聽聞。對此,快遞公司的工作人員在表示理解的同時,又感覺很無奈。有快遞人員表示,“現在每天快遞量激增,我們的快遞員每天都要比前段時間增加兩三個小時的工作量,有時候還很難送完。”因此,快遞公司或可增加快遞人員,以應付年底網購高峰期。快遞行業歸根結底還是一個服務行業,為用戶提供良好的服務是其最基本的經營之道。其實,快遞行業的諸多問題使消費糾紛日趨增多,“傷”的不僅是消費者,還“傷”到整個快遞行業的信譽。

  對于消費者來說,面對快遞業的種種問題,網購時應做好準備,切勿出現問題時既影響了心情,又耽誤了事情。一是要選擇信譽度較高的快遞公司;二是收貨時,切記要先開箱驗貨再簽收,快遞公司要求先簽收后開箱驗貨,消費者應予以駁回;三是在填寫送貨單時,寄運貨物的種類、數量、名稱、價值一定要填寫清楚;四是看清楚投遞委托單背面的條款,確認交運的物品填寫是否全面、清晰,發現快遞公司單方面擬定對消費者不利的限制性不公平格式條款,應盡量不要委托這些公司服務,避免交運物品受損失后追償困難。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