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入世十年浙江民營企業發展變化

2011-12-14 21: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轉眼,中國加入WTO已經走過了10個年頭,世界看到了更開放的中國,浙江的民營企業也借此從步履蹣跚到昂首走向世界。10年來,中國的紡織品、服裝、家用電器和電子信息等比較優勢產業潛能得以極大釋放,不僅滿足了國內需求,而且使"中國制造"蜚聲世界。 
  回顧入世10年,中國實現了承諾,換來的是日漸活躍的經濟。 
  走過的這十年,是中國融入世界的十年,也是"中國制造"建立自信的十年。回首,我們將看到哪些令人欣喜的變化? 
  特征:與"入世"同齡 
  "腳下的路越走越寬廣" 
  "我們公司成立,和中國"入世"差不多是同一個時間。"2000年,為適應市場化競爭,浙江萬馬集團特種電子電纜有限公司正經歷市場重組,該公司辦公室負責人童健也于同一時期進入公司。這家專門制造高性能電纜的公司,90%的電纜出口美國,為美國的衛星電視傳輸信號提供輸送材料。 
  "10年以前,我們要出口電纜產品,必須通過別的國營外貿公司出口。"2004年7月1日,中國放開對外貿易經營權承諾,以登記備案制取代實行50年的外貿權審批制,這是萬馬集團特種電子電纜有限公司真正邁向世界的開始。"10年前的出口額大約是3000萬元人民幣,而去年則已達到7000萬美元。每年還在以20%的平均速度穩步增長。" 
  "首先,我們是出口退稅的受益者,按照17%高新科技產品的最高退稅標準,讓企業得以有生命力。"談起入世后的變化,童健深有感觸,"作為一家生產型企業,加入WTO之后,我們對市場一體化的概念越來越強,最深的體會是出口環境的改善,信息的開放,我們腳下的路越走越寬廣。" 
  童健說的路,不止是把產品賣到世界的渠道寬了。"當初出口產品的質量要求不是太高,只要符合最基本的要求就行,現在客戶對于產品的要求,已經上升到產品的內涵了,包括傳輸的速度、安全性、防火技術等等,還包括了品牌的美譽度。就好比一只手機,以前我們只要求可以打電話,現在從手機性能到外觀到功能,我們的需求越來越多。"正因為10年來守住了這個行業,并且開發出了一系列高科技含量的新產品,讓童健感受到企業能夠打破貿易壁壘,以優良的品質贏得世界市場的信心。"在阿聯酋有一個電纜集散地,在那里銷售的電纜是2-3毛錢一米,我們的電纜成本就是1元多,一根電纜光專利就有20多項。" 
  "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經歷了外貿行業從價格競爭到差異化競爭的歷程。"童健說,10年前的外貿行業還處在價格競爭的階段,誰便宜誰就賣得好,這顯然已經不符合當前的局勢,"成本高攀,電纜的成本幾乎占到了銷售價格的90%,拼價格只能走入死胡同,大家沒飯吃。"近幾年,電纜行業逐漸走向差異化,"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優勢,有的做高端產品出口歐美,有的做低端,出口南美洲等等。我們企業出口到美國的電纜標準就是3000兆,而普通的國內使用的電纜標準大約是1000兆。" 
  "各自定位,做自己的優勢產品,互利共贏。"童健認為,這也是世貿的精神之一。 
  特征:"入世"外圍受益者 
  曾經找退路的老板,現在企業規模翻番 
  "入世"給外貿企業帶來勃勃生機,同時把雨露灑給了與外貿息息相關的產業,貨代行業就是其中之一。 
  10年前,貨代行業幾乎沒什么競爭,單筆生意的利潤并不低,但依然舉步維艱,主要因為對外貿易經營權的限制;10年后,外貿進出口數字翻番,大大小小的貨代公司出現了,義烏小商品市場內到處都能看到貨代公司的小廣告。 
  以前利潤高,但業務少 
  浙江雙馬國際貨運有限公司是浙江排名靠前的貨代企業,得益于浙江外貿企業及外貿出口量的增長,發展成為擁有國際貨運代理和無船承運人雙重資質的專業國際貨運代理企業。 
  雙馬貨運副總經理陳璐告訴記者,雙馬企業已有18年歷史,她對"入世"帶來的影響深有感觸。她說,10年前,企業想做進出口生意是需要外貿經營權的,貨代公司也是如此,必須以國企身份,或合作、合資的方式才有這個資格做。"當初老板找了蕭山一家國企做掛靠,跑了許久的商務部,終于把這個"資格"搞定了。" 
  陳璐說,最初業務量極少,但競爭也少,單票業務的利潤高。 "雖然利潤大,但業務量很難提高,因為當時做外貿生意的實在太少了,有一段時間老板一邊做著企業,一邊在讀德語準備出國,可想而知當時的境況。" 
  "入世"后,外貿經營權的限制放寬了,而且降低了貨代企業的門檻,只需要工商部門的行政報備即可,注冊資金從最早的500萬元,降低到50萬元。"我們以前是40多平方米的場地,10多個員工,每年100萬元的營業額和二三百個標箱的出柜量,而如今變成近300名員工,每年4億元的營業額和7.5萬個標箱的出柜量。"陳璐說。 
  外貿帶動了貨代企業興盛 
  "入世"給貨代公司的最大好處間接來自外貿企業,尤其是"入世"對工廠進出口經營權的放開,浙江外貿進出口從2000年的278.3億美元,上漲到2010年的2534.8億美元。浙江的外貿最早以紡織和五金為主,而如今幾乎所有種類出口都有。外貿進出口的數量、種類的變化,讓貨代公司分到了一杯羹。 
  柳青是義烏一家外貿公司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七八年前的義烏,貨代公司還不多,一般哪家公司報價低,大家就往哪家發貨。而如今到處都是這樣的公司,收費基本上差不多,印幾張名片,發幾個廣告。一個業務員,帶著一只手機,這就可能是一家貨代公司。 
  貨代行業最常見到的員工跳槽單干和一家企業只有一個業務員的情況,都是因為外貿形勢的好轉,讓更多的人轉向了貨代行業。行業如此"百花齊放",陳璐認為,這就是"入世"后形成的局面。 
  當然"入世"也是把雙刃劍,同樣也給國內貨代企業帶來壓力。"2005年,外資企業進入國內,與國際貨代企業競爭也是有的,只是杭州市場面臨的少一些罷了,像寧波、上海等地貨代公司遇到的困難相對多一些。" 
  今年外貿形勢不佳,這同樣給貨代公司帶來不少壓力,不少小的貨代公司開始主動找尋大公司來談兼并,這必定是一次大浪淘沙之后的行業洗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